上海頒發首批8位《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

2018-01-16 09:05:50|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頒發首批8位《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 多來自高校及科研院所

  1月15日上午,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外國專家局)為8位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外資研發中心等單位邀請的外國高端人才簽發了首批《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相關用人單位代表到市人才服務中心領取了確認函。這些高端人才持《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將可在我駐外使領館獲得5至10年多次往返的外國人才簽證(即R字簽證),享受每次最長可達180天的停留期,同時,對持人才簽證外國人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將獲得相同期限、多次入境、相應種類簽證。

  2017年11月28日,國家外專局、外交部、公安部聯合印發了《外國人才簽證制度實施辦法》。該辦法進一步健全完善了人才簽證制度,將進一步增強中國人才引進的開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外國人才參與到中國的經濟建設中來。凡符合《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標準(試行)》中外國高端人才(A)類標準條件人員,均可申請R字簽證,這將大大便利外國高端人才來華從事管理、技術、科研、教學、指導、諮詢等事務。此次針對外國高端人才的簽證呈現出以下幾大亮點:一是最短審發期。外國人才資質確認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高端人才及其配偶子女簽證申請最短可在申請次日獲得簽發,申請辦理工作許可相關事務最短可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二是最長簽證有效期。對於符合外國人才主管部門認定標準的外國人才簽發5至10年多次往返簽證。三是最長停留期。每次停留期限不超過180天,這是目前給予的簽證類型中單次停留時間最長的期限。四是最優惠待遇。包括“零費用”辦理,即外國人才及其家屬免交簽證費和急件費,同時對持人才簽證外國人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簽發相同期限、多次入境、相應種類簽證。

  截至2017年底,上海的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業務辦理量和許可證發放量均居於全國首位,其中上海的外國高端人才(A類)佔比15.83%,遠超全國平均水準。

  此次上海作為首批《人才簽證》試點城市之一,于2018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外國人才簽證制度,這也將成為本市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引進海外人才、提升在全球範圍內配置高精尖缺海外人才資源的“助推器”、釋放人才紅利的“催化器”,它將和正在穩步實施的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一起,攜手為本市營造更具吸引力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引才用才環境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同時也將成為大力推進上海人才高峰建設的有力抓手。

  據了解,上海已有高校、科研院所、國企、跨國公司等類型單位在積極準備為外國高端人才申請人才簽證。

  附:首批頒發《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人才簡介

  一、上海交通大學Peter L.Andresen博士

  首席科學家,2013年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是核電廠材料在高溫高壓水環境中老化研究方面國際上的一流大師,原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全球研究院工作近40年,在他的努力下,GE建成全球最強的核電廠材料腐蝕實驗室,並提出了預測核電廠材料腐蝕開裂的Ford-Andresen模型,開發出NobelChem等專利技術,解決了核電廠材料腐蝕開裂等多項重大問題,為通用電氣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他幫助交大建設核電材料腐蝕性能研究聯合實驗室,同時把交大該專業方向推向國際研究前沿。通過五年的交流工作,交大在核電材料在高溫高壓水環境下的腐蝕性能研究及實驗室建設方面取得了飛躍性進步,成為本專業領域內國內規模最大的實驗室,並獲得國際同行認可。

  二、同濟大學Fabio Marchesoni教授

  是世界公認的平衡態和非平衡態統計物理權威,歐洲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會士,英國物理學會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士。他在布朗馬達,相對論布朗運動,相對論熱力學,引力波探測等研究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關鍵的貢獻。Fabio Marchesoni教授是布朗馬達,隨機共振等研究領域的創始人之一。

  三、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Henri Kennedy教授

  國際著名神經生物學家,在皮層發育以及皮層結構功能的相互關係方面做出重要貢獻。Henri Kennedy是法國國家卓越實驗室LabEx CORTEX的主任,他也是里昂幹細胞與腦研究所的創始人和聯合所長,曾獲多項國際學術獎。他對成熟大腦的研究建立了一個有向加權矩陣來解釋大腦中的腦區連接。他詳細分析了遠程連接在構建皮層網絡特異性方面的作用,以及連接強度在預測網絡幾何特徵上的作用。他對發育皮層的研究揭示了靈長類動物神經上皮記憶體在獨特的萌芽區,並描述了這個萌芽區在皮層區域化中的作用。他目前與Colette Dehay進行的研究,探索了皮層前體異質性和譜係在形成靈長類特有特徵上的重要性。

  四、上海外國語大學Michael Herzfeld博士

  英國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獲哈佛大學社會科學最高成就Ernest E. Monrad教授榮譽稱號,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曾獲美國研究學院頒發的斯特雷獎,皇家人類學學會頒發的瑞瓦斯紀念勳章。他長期從事實地調查研究,致力於跨文化比較研究。在社會人類學、語言人類學、符號學、國別與區域研究、文化政治學、批判遺産學等領域起著國際學術帶頭人的作用。

  五、同濟大學Polichronis-Thomas Spanos教授

  201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技合作獎獲得者,美國萊斯大學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曾獲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頒發的Freudenthal獎章、Newmark獎章和von Karman獎章。保羅·斯潘諾斯教授長期從事隨機動力學、非線性力學等領域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具有廣泛影響。他現任兩個國際權威期刊的主編、國際結構安全性與可靠性協會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

  六、復旦大學施揚教授

  201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國際知名錶觀遺傳學家,甲基化動態調控領域的奠基人,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附屬中山醫院、附屬兒科醫院特聘教授,哈佛大學教授,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施揚教授長期從事表觀遺傳學以及染色質生物學的研究,近25年來,他系統性地闡明瞭該領域中十分關鍵的甲基化動態調控規律,奠基了甲基化研究的理論體系。2004年,他發現了首例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結束了長達40多年來高等生物甲基化信號是否可逆的爭論,並應用到制藥領域,已在腫瘤治療中取得突破。

  七、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Dale Sander教授

  植物細胞信號和植物營養領域的領軍人物,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曾獲得Korber European Science Prize。他長期從事離子在植物細胞膜上傳輸方面的研究,在離子信號傳遞和營養狀態中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他找到了跨植物膜運輸鋅的膜轉運體,定義了人體必需礦物營養的糧食作物,在該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2010年,Dale Sanders教授被任命為英國John Innes Centre所長,該中心是世界上植物和微生物科學領域頂尖的研究機構。

  八、馬勒集團副總裁Ivan Anthony Lenehan

  馬勒是全球領先的汽車行業開發夥伴和零部件供應商,也是引領未來交通解決方案的先驅和技術推動力量。至今,馬勒已在全世界34個國家建立了170處生産基地,6個研發中心。Ivan Anthony Lenehan是馬勒集團副總裁,主要管理馬勒發動機系統和零部件系統事業部亞太區業務。他曾任馬勒伊之密日本東京公司總裁,埃克森美孚國際日本公司規劃經理等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