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先生紀念圖片展舉行

2018-03-09 13:16:03|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潘光旦先生紀念圖片展舉行 以圖片、文字、視頻等展示其生平事跡

  “‘物理’的翻譯受到莊子《知北遊》中一段話的啟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萬物有成理而不説。夫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原來我們物理工作者就是探求世間萬物的道理,追溯自然之美的聖人!”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復旦大學理論生命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郝柏林曾這樣表述。前天,這位一生探求世間萬物之理的83歲老者,這位曾説“物理是一種文化”的先生走了。

  重建原核生物的生命之樹

  “郝老師的研究生涯富傳奇色彩,大學修俄語派到蘇聯學習礦業經濟,中間轉學物理,一生中將自己的能量散發到多個科學專業領域,並且花費很多心血普及科學教育,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科學家。”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宋元和説。

  郝柏林是國內最早一批投身於生物信息學領域的物理學家,中國生物信息學領域奠基人和開拓者。1997年,他又開闢一個理論生命科學研究方向,致力於使用數理方法解開基因組的奧秘,他利用全基因組學分析方法重建了原核生物的生命之樹,完美解決了進化學家一直以來的爭論。同時,他在理論物理、計算物理、非線性科學和理論生命科學等領域頗有建樹。1960—1970年代,郝柏林求得了三維伊辛模型的一個封閉近似解。在1970年代,郝柏林與于淥院士一起用骨架圖展開方法把連續相變臨界指數計算到高階,是中國大陸物理工作者對重正化群早期發展的唯一貢獻。在1980—1990年代,郝柏林與鄭偉謀一起,發展了實用符號動力學。在1984—1994年,郝柏林解決了多峰連續映射在整個參數空間中週期軌道數目的計數問題。2004年,郝柏林提出了從完全基因組數據出發、不用序列聯配來構建細菌親源關係的組分向量方法,對構建整個生命之樹作出貢獻。

  對學問的理解深遠悠長

  復旦大學博士生張奕林曾讀過郝柏林的《生物信息學淺説》,書中嚴謹翔實地介紹了生物信息學的理論框架,尤其是分子演化和親緣樹的構建內容。“從參與‘三線’技術物理建設到轉向生物物理研究,他總是用自己的科研工作來回應國家與時代的要求,體現了一名物理人、一名卓越的科學工作者的社會責任與理想擔當。”張奕林説。

  在他所著《物理是一種文化》,有這樣一些話:“學習物理學,就是要學會用少數大道理,講明白許多小道理。物理學教導我們尋根溯源,追求真理。物理學又是方法論,它訓練我們從事實和數據出發,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我們分清主次,善於抓住主要矛盾,不被細節引入歧途”“物理教育是文化教育”“文化需要沉澱和積累,中國的傳統文化裏需要從事科學試驗、演繹推理、證實排偽的精神。教育工作者更要注意通過物理學來培育年輕人的現代實證方法和科學精神”。“物理是一門藝術”“同音樂、繪畫一樣,物理學,或廣而言之自然科學有著不同背景、不同深度的大量欣賞者和愛好者,這是現代人文化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位科學大家對學問的理解如此深遠悠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