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挖河工”重出江湖 垃圾溝再現清澈

2018-10-18 08:59:4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挖河工”重出江湖,垃圾溝再現清澈

崇明:“挖河工”重出江湖 垃圾溝再現清澈

圖片説明:老一輩開河人員拿起鐵鍬參與村溝宅河清淤。(資料)

  清晨6時,67歲的張敏和10多個村民穿著長筒膠鞋、手持鐵鍬,來到崇明港沿鎮同滧村劣Ⅴ類河道吳炎平東溝邊。在張敏的號令下,大家紛紛下河挖泥清淤,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這是今年國慶長假期間的一幕。為什麼不用挖掘機等機械設備,而要用人力清淤?同滧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陳麗花説,很多村溝宅河邊空地較小,挖掘機等大型設備難以週轉,老一輩“挖河隊”的“土辦法”“土經驗”對農村河道清淤保暢非常管用。“在確保人員安全和工程品質的基礎上,我們讓有經驗的挖河‘老法師’上第一線,成為河道‘消黑除劣’的主角。”

  “集體開河”場面熱鬧又壯觀

  張敏回憶,上世紀70年代,崇明農村還處於集體生産模式,以生産隊為單位,隊長按點敲鐘,社員們要參加集體勞動。“每年秋收後,鄉里都要興修水利設施,挖溝開河。那時挖河沒有機械設備,全靠人工,大家拿著鐵鍬去挖,沿岸上全是人,熱鬧又壯觀。身處在這樣的隊伍裏,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張敏是港沿鎮同滧村一名生産隊長,四十多年前就參加過多段河道開挖。他説,隨著時代進步,機械化挖河逐步取代人工挖河。“不過,集體挖溝開河雖然年代久遠,卻是我們這代人的珍貴回憶。”這種“集體開河”的壯觀場面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滲入崇明人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崇明鄉下至今還有人會唱挖河時的勞動號子,崇明有些地方的地名中就有“開河”二字。

  在同滧村,有一條名叫吳炎平東溝的村級河道,這條河呈南北向,河面寬約3米,總長320余米。兩側民宅林立,挖掘機難以進入,30餘年未清淤。“長久以來,河道兩側居民在河邊搭建大量阻水違建,並將建築垃圾、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入河,導致吳炎平東溝成了幾近乾涸的斷頭河。村幹部就想到張敏他們這一批老挖河隊員,希望他們的寶貴經驗能讓河道變美變清。”陳麗花説,張敏聽聞一口答應:“當初這條河很清澈,幹活渴了我就撥開蘆葦用手直接舀水喝,現在哪行?我願參與清淤!”

  就這樣,村裏和張敏一起找了幾十年前一起開過河的“老夥計”們,全村有十來人,大家再次當起了挖河工。

  有時“土辦法”更管用

  “河道清淤”只是簡單四個字,操作起來卻不簡單。挖多深多寬?河道截面是矩形還是梯形?如果是梯形,坡度應保持多少?對於村溝宅河來説,不可能每條河都有水務專家勘察、評估、確定解決方案,老一輩挖河隊的經驗正好派上用場。“比如,河道是不是挖得越寬越好?如果沒有開河經驗,當然認為越寬越好。其實,寬闊的河道流速會放緩,淤泥沉澱會加快,而且河道寬了就不會太深,沒過幾年又要清淤。把寬度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就能加快水的流速,讓河泥不容易淤積。所以,一條河要挖多寬、多深,要根據水動力等具體因素來決定。”張敏告訴記者,這樣的治水道理“是老祖宗傳下來的”。

  張敏和他的“老夥計”雖然都已60多歲,但就崇明農村而言,這個年齡的男性大部分還處於“當打之年”,而且他們有經驗和技巧的優勢。年輕人固然體力更好,但開河經驗和技術欠缺,需要人帶一帶。

  在同滧村的河道“消黑除劣”戰役中,用人力開河是比機械化開挖更明智的選擇。同滧村共有村級河道188條,其中4條為黑臭河道,40條屬劣Ⅴ類河道。由於村裏宅溝、田溝大多遍佈百姓宅前屋後,挖機不便進場,強行進入可能造成宅間路面損壞、溝河塌陷等問題。根據過往經驗,機挖岸坡往往太陡峭,容易雨後崩塌。於是,村裏召集骨幹力量商討對策,最終決定打破機械挖河的常規思路,採取人工開河的老方法,為問題河道“治病”。“相比機械挖河,傳統人工開河更精細,對周邊住戶的影響更小。”陳麗花説。

  村民成為治水的最大功臣

  截至目前,同滧村4條黑臭河道全部完成整治,40條劣Ⅴ類河道有四分之三實現治理。“這背後,最大的功臣是我們可愛的村民。”陳麗花説,這次所有影響河道的違建和阻水物都要清除,村民十分配合。“大家覺得把環境弄好,幸福感也能提升。”

  村裏雖然組建拆違清障和挖河隊伍,但人手有限,於是村委會以支付一定酬勞的方式,在全村招募有閒時、有力氣幹活的村民共同治水。一支近20人組成的治河志願者隊伍在黨員幹部的帶領下參與河道整治,女的清理雜草、整理河坡,男的拿起鐵鍬清淤保暢。為了杜絕回潮現象,同滧村還發動黨小組長、黨員志願者、生産隊長、婦女隊長等擔任“民間河長”,協助河長做好河道巡查工作。

  記者了解到,作為港沿鎮河道“消黑除劣”試點村,同滧村總結出一系列治水好經驗、好方法在全鎮推廣。9月底,崇明區黑臭水體整治現場會選擇在港沿鎮舉行,“港沿模式”得到肯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