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鼓勵小區居民通過協商制定停放規則

2023-02-07 09:11:37|來源:人民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石悅

  原標題:上海鼓勵小區居民通過協商制定停放規則 共治共管,讓停車更有序(一線探民生·解決停車難③)

  核心閱讀

  停車難是不少城市小區面臨的共性問題,上海部分小區居民探索通過民主協商制定“停車規約”,共享車位錯峰停車,取消公共固定車位,讓小區停車更有序。居民共治共管,共同探索創新舉措,為解決小區停車難題提出更多新思路。

  停車難是城市居民小區面臨的共性問題。一邊是車位緊張、缺口大,一邊則存在車位閒置現象,如何盤活資源,化解停車難?

  2020年12月底,上海市將停車難綜合治理工程納入全市16個民心工程之一。上海部分小區,在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等各方合力牽引下,居民率先探索通過協商制定“停車規約”,共享車位錯峰停車或取消固定車位,激活“沉睡”車位,讓小區停車更有序、道路更通暢,從而達到共治共管。這些“破題”創新舉措為解決小區停車難提供了新思路。近日,記者來到上海市金山區幾個共治“停車難”的小區,聽聽居民們講述小區停車的故事。

  鼓勵共享車位——

  開發小程式 巧用積分制

  金山區金山衛鎮禦景龍庭小區居民陳秀霞,在微信小程式“共享停車”上發佈了一則停車位共享信息。此時,同小區居民李輝英正在這個小程式上查找空閒車位,一張小區地面停車位平面圖和空閒車位信息在她的手機螢幕上“鋪開”,她很快“認領”了陳秀霞提供的車位。

  兩人不見面便完成了一筆雙贏的“交易”。陳秀霞獲得5個積分,來年可用於抵扣停車位租賃費5元,李輝英不僅解了停車燃眉之急,停車費還享受半價折扣。這樣的隔空共享,每天都在禦景龍庭小區“上演”。而居民們自主開發的“共享停車”小程式,上線3個多月已為200多人次提供了800多個小時的共享停車。

  積分制共享停車的小發明是如何誕生的?這得從小區過去的停車難問題説起。

  曾經,小區非機動車停放亂象叢生,居民樓大廳經常被電動車擠得水泄不通。2021年5月起,《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金山區各街鎮持續開展電動自行車專項整治行動。禦景龍庭小區所在的東門居民區組織了50多名居民志願者,勸阻小區內的電動車亂停放、違章充電行為。

  “這支隊伍由黨員、樓組長、普通群眾組成,被大家親切地叫做‘文明工程師’。”東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燕説,有居民提出,何不趁熱打鐵,借助“文明工程師”的力量,把機動車停車亂象也解決一下。禦景龍庭小區的高層區域住有1356戶居民,卻只有地面固定車位307個、臨時車位50多個,停車難問題一直很棘手。

  於是,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文明工程師”隊伍、居民代表湊在一起,共商出了《禦景龍庭小區共享停車及積分規則》。“我們摸索了4個月,為了鼓勵業主把車位共享出來,規則細之又細,比如共享出來的車位沒有被使用,業主也會根據共享時間每次積1—2個積分。”

  從事互聯網軟體設計的“文明工程師”康永波自告奮勇設計出“共享車位”操作文檔。東門居委會就趁著打造“智慧村居”管理系統,聯合該系統的運維方開發出“共享停車”小程式。

  “如今,小區裏大車小車停放井然有序。”王燕説。

  取消固定租賃車位——

  業主投票表決 各方群策共商

  居民袁文瑞2017年搬進金山區山陽鎮禦龍景苑小區後,連著一個月,天天晚上到小區裏“數”車位,有時一晚上竟“數出”三四十個空位子,但有些車子仍然沒地方停,橫七豎八地停在小區草坪、通道上,造成居民出行不便,車輛剮蹭摩擦時有發生。

  建於2013年的禦龍景苑小區有866戶住戶,僅配有737個車位,其中産權車位418個、長期租賃的固定車位209個、臨停車位110個。雖然有些業主對部分車位“佔而不用”一事頗有微詞,但無奈小區業委會沒成立,車位資源分配不公,擰不過來。袁文瑞為了解決停車煩惱,不得不花了5萬元從開發商那裏購置了一個産權車位。

  2019年小區業委會成立,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著手破題。他們琢磨過幾種方式——共享車位、讓業主們抽籤決定車位租賃資格、輪流租賃等,但一番調研下來,已租賃固定車位多年的業主普遍不願意共享,還有些業主買了新能源車,提出要在租賃的車位上安裝充電樁。

  “一旦裝上充電樁,停車資源更難流動,將加劇停車難,所以只有取消長期租賃的固定車位,才能破題。”海雲居委會黨支部書記翁國鋒説。

  取消固定車位阻力重重,如何克服?2021年8月,《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區域機動車停放管理規定》出臺,規定“車輛在全體共用部分的停放、收費標準、費用列支和管理等事項,由業主大會決定。”這讓禦龍景苑小區找到了實操依據。

  通過多輪居民意見徵詢,禦龍景苑小區2021年12月召開了業主大會,由866位業主代表投票表決,以佔62%的同意票通過了“先到先停”方案,並採取階梯租賃費的形式,“每戶居民在小區內停第一輛私家車的費用為100元/月,第二輛加倍至200元/月,第三輛則按照臨時車輛計費。”

  同時,在海雲居委會黨支部、物業等多方努力下,一墻之隔的酒店劃出45個車位供給小區,而且為了鼓勵居民使用,租金僅為900元/位/年,並開了扇小門,方便停車居民進出。

  然而,儘管新的停車方案是由各方群策共商出來的,又經全體業主集體表決通過,但仍有一些反對的居民以搬板凳佔車位、停放小區主幹道的方式表達不滿。關鍵時刻,居民自治的力量發揮了作用。袁文瑞等熱心居民耐心地在業主群裏反復“普法”、登門拜訪、擺事實講道理。經過幾個月的磨合,大家發現停車位雖飽和,但不管多晚回來都能找到車位,而且極少看到空閒車位,再也沒有佔道現象。

  開放內部車位——

  激活沉睡資源 方便夜間停車

  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金山區朱涇鎮臨源二村小區是開放式小區,沒有門崗管理,外來車輛可以自由出入、停靠,讓小區本就稀缺的停車位更加緊張。35幢樓住著831戶居民,車位不足70個,小區周邊有中學、銀行和20多家商戶,經常堵得水泄不通。由街鎮提供的物業“托底”管理負責小區日常清潔、基礎設施維護等,卻無法管理車輛問題。

  地處臨源二村小區內的金山區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同樣深受其苦。“在小區找不到車位的車主,經常把車停到我們單位門口,導致我們公務車出行都困難。”該中心黨支部書記盧春光説。

  “何不乾脆開放你們的內部停車位?既能解決單位門口的停車亂象,又能方便居民們夜間停車。”2017年底,臨源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徐茜找到盧春光,設想一道出,兩家本就是黨建結對共建單位,一拍即合。於是,動物疾控中心30個車位在每天下午下班後至第二天上班前免費向小區居民開放。

  開放後,新的問題來了。臨時停在動物疾控中心過夜的車輛經常不及時出場,導致該中心的車輛停不進來,甚至發生車輛被剮蹭向動物疾控中心索賠的情況。盧春光沒想到一心想解決共建單位的停車難,反倒給自家惹了麻煩。“開放車位資源是好事,但如果管理和技術手段沒跟上,就會變成好心辦壞事。”

  好事辦好,重在規範。居委會、業委會召集有車居民開會協商,制定文明停車規定,並共同簽署居民停車公約。這份公約中最惹眼的當屬自製了停車信用賬本,違反停車規定三次且勸誡無效的,將被取消在動物疾控中心停車資格。

  僅靠動物疾控中心門崗在值勤時段管理這本信用賬本,難免吃力。何不調動社區現有的居民志願服務力量共治共管?徐茜想到了“60+互助小組”,這支由小區裏10位60歲以上居民組成的志願服務隊,平日裏頭戴小紅帽、身穿黃馬甲,輪流在小區裏治安巡邏、宣講健康知識。

  徐茜的提議很快得到“60+互助小組”的積極響應。老師傅們兩人一組,每5天輪換一組,輪流在每天上午7點至9點、下午5點到6點兩個停車高峰時段,在小區裏勸阻不文明停車、及時電話聯繫車主挪車疏通交通等。

  “雖然我們自己沒有停車需要,但小區不文明停車堵住通道,開不進來、出不去的經常按喇叭,也會影響我們生活。”“60+互助小組”成員、72歲的沈忠兵在臨源二村住了30年,堪稱小區“活地圖”,如今沈師傅發揮所長,每回執勤都巡邏兩萬步,為小區規範停車貢獻力量。(記者 黃曉慧)( 《 人民日報 》2023年02月06日 第11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