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題:復蘇蓄力,期待驚喜——從業者展望2024年體育産業
新華社記者林德韌
2024年,體育産業迎來了新的起點。
以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為標誌,中國體育産業的發展步入快車道。經歷了十年的風雨滄桑後,從業者們日前在2023體育大生意年度大會上再次相聚。
2023年,復蘇蓄力;2024年,期待驚喜。對於現在和未來,從業者們有著新的領悟和期待。
回望10年,高速發展
國家統計局、國家體育總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體育産業總規模為33008億元,與上一年相比增長5.9%。這一數字與2014年相比增長了143.2%。2022年實現體育産業增加值13092億元,佔當年GDP比重為1.09%,而2014年體育産業增加值僅佔當年GDP的0.64%。
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原司長劉扶民對過去十年體育産業的發展總結道:十年來,體育産業蓬勃發展;十年來,體育産業創業活力持續迸發;十年來,全民健身水準持續提升。
“十年沉浮,體育産業經歷了重大變遷,大家都是親歷者、參與者、見證者。”劉扶民説。
樂刻運動創始人韓偉透露,疫情影響下的三年,公司業務實現逆勢增長。2020年之前,在全國範圍內樂刻的規模是四五百家店;三年後,樂刻的門店數量已超過1300家。面對未來,樂刻提出了“百城萬店”的目標。
“樂刻活到今天沒有倒閉,還在持續發展,原因可能在於樂刻是一個會‘種地’的公司,有農夫精神。很多公司覺得難,是不想春天種秋天收,而想春天種春分收。此外,我們堅持在求真的範圍內做創新,沒有因為膨脹、自以為是而走錯方向、走錯路。”韓偉説。
本屆大會也是體育大生意的第十屆年度産業大會。體育大生意創始人李濤説:“無論大家在十年裏經歷過哪些欣喜與失落,我們都通過自己的親力踐行,讓體育在大眾生活中越來越不可或缺。”
2023年,行業復蘇
2023年,疫情的陰霾散去,中國體育産業迎來了復蘇的一年。體育用品業從製造向服務轉型,競賽表演業在城市和鄉村煥發強大活力,戶外休閒産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體育與各領域融合逐步加深,衍生出諸多新“玩法”,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作用愈加凸顯,為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動能。
劉扶民介紹,2023年中國體育賽事重新步入正軌,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成功舉辦,馬拉松熱重新回歸,端午節的龍舟賽、引發上億網友關注的“村超”和“村BA”等賽事,都成為體育行業新的亮點。“體育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體育賽事加上地方文旅‘雙輪驅動’,將擁有巨大發展空間。”劉扶民説。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表示:“2023年體育産業發展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不可預測性。一個是消費者行為的不可預測性,比如我們沒想到‘村超’會以這樣的形式爆發出來,這要求企業不得不快速試錯。我們永遠不要低估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很多時候成功都是出其不意的。”
“我們把2023年稱為疫情之後的體育復蘇之年,並不是説體育産業一下子就爆發了,而是説在2023年有利於行業發展的環境中,快速重新成型。行業經歷了三年低谷期,但體育的價值絕對沒有在低潮期被扼殺,反而積蓄了能量,讓從業者對體育産業的春天再次感受到希望。”李濤説。
2024年,期待驚喜
對於2024年,華體集團董事長顧灝寧充滿信心。他表示:第一,要牢牢抓住體育大年這個機遇,無論是巴黎奧運會還是其他賽事,如何突破傳統的觀賽旅遊模式,值得精心策劃;第二,要關注新市場,新的市場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第三方面,體育産業總規模將達到5萬億的目標,體育賽事、體育消費已經成為新的經濟引擎;第四,隨著體育改革的深入,一定會釋放出更多的體育資源;最後,按照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的要求,更貼近民眾、更貼近社區的中小型便民體育設施的需求會大大增加。
“2024年一定是充滿希望的一年,這種希望正是基於中國體育産業的新機遇,體育産業發展與大眾健康意識提升形成越來越緊密的結合。”顧灝寧説。
對於2024年值得關注的體育行業投資趨勢,普華永道中國體育行業合夥人畢瑋多認為有以下幾方面:一、電競項目的商業化變現與盈利能力相對較高,受到投資者青睞;二、隨著中國體育産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體育科技潛力巨大;三、聯賽、球隊俱樂部等板塊依然是長線投資的重點,也是體育內涵和商業價值的最大體現;四、戶外經濟和小眾運動成為過去兩年投融資市場的熱點;五、女性體育日益成為重要的長期投資標的;六、青少年體育、體育教培呈現快速發展趨勢。
“作為一個觀察者和研究者,在2024年,我們特別期待有很多新的驚喜出現。”王裕雄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