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首個老舊小區外挂電梯8月底在靈境小區運行

2017-06-28 10:05:41|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勝蘭

  原標題:五次改方案終獲居民都贊同

  西城首個老舊小區外挂電梯8月底在靈境小區運行

  豐儀家園的10棟老樓已全部加裝電梯。 曹政攝

  西城首個老舊小區外挂電梯8月底在靈境小區運行

  本報記者 曹政

  歷經14個月方案制定、施工改造後,豐儀家園的10棟老樓、43個單元已全部完成加裝電梯。“一個小區就裝了43部?!”這個記錄讓人驚嘆。在全市力推老樓加裝電梯多年後,目前僅裝上了45部電梯,僅豐儀家園就佔了43部。

  諸多小區加裝電梯的“老大難”,豐儀家園是如何破解的?又能否為北京老樓加裝電梯摸索出經驗?

  村集體出資解“融資”難

  力推加裝電梯的張儀村原黨總支書記姜志強透露,此前有老人重病後行走不便,直到去世都沒能下樓走走。

  2000年,位於西四環與西五環路之間的張儀村納入首都綠化隔離地區舊村改造項目,建設村民回遷安置的豐儀家園小區。由於早期規劃並未考慮電梯問題,村民剛一“上樓”就遭遇“下樓難”。尤其是這幾年,小區裏60歲以上的老人從剛入住時不到200人猛增至500余人,再加上60名殘疾及行動不便人員,“下樓難”愈發棘手。

  2015年下半年,張儀村決定給一期的10棟樓、43個單元加裝電梯。

  但決定一齣,問題隨即而來:錢從哪來?

  “起初是考慮由居民分攤這筆錢,但最終覺得對於我們這種性質的回遷房不太合適。”姜志強説,小區裏的居民大多祖祖輩輩都是村子裏的人,有的人收入也不高,村集體應該理解。“如果是居民分攤,難度太大,指不定啥時候才能裝上呢!”

  於是,張儀村老樓的電梯錢由村集體出資,這也給北京老樓加裝電梯的資金模式探出了新路子。小區增設了43部電梯,總投資約2800萬元。其中,電梯加裝費用約2000萬元,管線改造工程約800萬元,平均每部電梯約65萬元。

  第六版方案終獲100%同意

  在加裝電梯這件事上,張儀村10棟樓、572戶是100%同意。

  其實,本市力推老樓加裝電梯試點,一些小區在解決了“錢”的問題後,又卡在了民意這關上。

  根據本市相關規定,加裝電梯得過兩個三分之二關口,即“徵得所在樓棟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不過,雙“三分之二”的原則更多是針對整棟樓加裝電梯的方案論證。具體到一個樓門的加裝電梯,不少試點小區都執行必須全部同意的原則。“實際施工過程中,如果有一戶不同意、阻礙,電梯都很難加裝成功,這是最難辦的事兒。”相關部門負責人説。

  難題也在豐儀家園上演。去年初,10號樓2號門成為了“樣板間”面向居民開放。“電梯門基本就在單元門的位置。”姜志強站在單元門口,給記者比劃出轎廂最初的安裝方案。

  但這個第一版方案剛一開始就收到不少意見——堵在門口出行不便;第二版方案把電梯間向外傾斜,留出過道,但老百姓對這一版本的意見是“擋住了窗戶”;再改,第三版方案是在單元門口伸出1米多空間,設置玻璃轎廂,居民樓也多出些空間,可又有仔細的居民發現大約半米的電梯口推不進輪椅;第四版方案把電梯口加寬,設備由於離居民太近又成了新的問題,繼續改……

  姜志強沒想到,方案一輪接一輪修改,直到第6版才敲定。

  居民徵求意見與設計方案修改同步推進,待100%簽字同意立馬動工。今年初,43個單元門電梯啟用。

  老樓裝電梯擬擴大試點範圍

  記者從本市多個老樓加裝電梯的試點項目了解到,一層居民往往是反對意見最多的——與自家沒多大關係、還有可能被遮擋光線。

  但在豐儀家園,村民代表的一席話,讓很多一層住戶痛痛快快簽了字:“您想想,您以後串門也更方便了,那些住在您樓上的老街坊下樓也能舒服點。”

  在加裝電梯的意見徵詢階段,小區裏三四十位村民代表,挨家挨戶聽老百姓對加裝電梯的想法和建議。這樣的溝通機制,讓加裝電梯逐漸成為共識。

  截至目前,本市老樓完成電梯安裝並投入使用的共計45部,除了豐儀家園,還有東城區和平裏一區4號樓4單元、海淀區大柳樹5號院6單元。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説,在已經完成安裝的小區中,村委會、居委會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計劃進一步發揮社區居委會等基層組織的積極作用,促進居民群眾儘早達成加裝電梯的方案。

  另據了解,本市還有23部老樓加裝的電梯正在施工,分別位於西城、海淀、朝陽、豐臺和石景山區。這位負責人介紹,未來計劃擴大試點範圍,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推動形成加裝電梯管理服務的市場化機制。

  相關新聞

  靈境小區3棟樓開裝電梯

  本報訊(記者 王海燕 通訊員 曹蕾)“都盼著呢,進度再快一點就好了。”在西黃城根南街靈境小區,3棟臨街居民樓正在實施外挂電梯安裝工程。有心急的居民天天到現場督進度,希望電梯早日運行。

  靈境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共有11棟磚混結構樓房。小區老年人多,60歲以上的就有800多人。

  因為老樓沒有電梯,老人們上下樓非常不方便。“走兩步就得歇一氣兒,好不容易下一趟樓,且捨不得回去呢。我都80多歲了,來回爬樓實在太費勁了。”家住9號樓六層的楊大爺告訴記者。

  去年底,西黃城根南街社區通過民意立項機制,率先啟動靈境小區3棟居民樓的外挂電梯試點工程。這3棟樓分別是靈境小區5、7、9號樓,共3個單元,涉及60戶居民,計劃每棟樓安裝一部電梯。

  工程於今年4月29日開工。新增電梯承重結構為鋼框架,週邊護結構為玻璃幕墻。電梯除首層起始停站外,上部共停四站,分別為2層半、3層半、4層半、5層半樓梯休息平臺處。

  眼下,3棟樓的電梯鋼框架已經架設起來,接下來將進行幕墻安裝、電力外線施工,預計7月15日電梯進場安裝。8月31日竣工運行。

  這項工程總投資340萬元,全部由政府投入,後期電梯的維修運營費用由住戶承擔。“一樓住戶肯定是免費的。”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正式運行後,二樓至六樓的住戶繳納的費用各不相同,至於是按月繳費還是按次刷卡,目前收費方案還沒有確定,“最後還是要看絕大部分居民的意願。”本報記者 方非攝

  (責編:孟竹、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