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 北京迎接無人車時代
來源:北京日報  |  2020-10-23 09:24:01

 10月10日,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 Go正式在北京開放載人測試運營。居民無需預約,僅需打開Apollo Go App、百度地圖或者百度App小程式,便可直接呼叫體驗用車。此次無人車測試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大量關注,據了解僅在測試開放後三天,Apollo Go運營狀況就突破了此前測試的最高峰值。數據顯示,僅10月12日當天,Apollo Go單站點自動駕駛計程車約車最高峰值達到了600單,全天累計高達2608單。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百度擁有北京最多的40張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牌照,但運力還遠不足以滿足如此集中的體驗需求。

自動駕駛 北京迎接無人車時代

  無人車時代不再遙遠

  百度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無疑將成為中國自動駕駛領域建設之路上的里程碑,他代表著我國無人車研發水準進入了全新階段。事實上,在新基建的浪潮中,與國家的政策引導下,以百度為首的各個科技行業龍頭企業,紛紛為自動駕駛研發領域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科技力量,在全行業的推動下,我國自動駕駛行業發展速度著實驚人。

  從自動駕駛汽車的具體使用體驗來説,目前,依靠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無人車不僅可以做到真正的“完全無人駕駛”,甚至還可以實現“自主泊車”。

  在共享汽車場景,用戶可以實現對共享汽車的定點遠程召喚、自主泊車和自動充電等功能。該功能解決了其取車找車、停車找車位等難題,極大改善了用戶對於共享汽車的使用體驗,促進了自動駕駛汽車在實際應用場景的商業化落地。

  在私家車場景,搭載自主泊車功能的車輛能完成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在常駐點實現遠程取車、還車、自動充電等等。同時,通過自主學習能力,無人車還能不斷適應更多、更複雜的場所,從而實現隨時隨地,召車用車。

  若是想真正讓無人車自如地出現在百姓的生活中,高效的量産便顯得尤為重要。據了解,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進步,無人車配套的自動駕駛套件也在持續更新。迄今為止,部分駕駛套件已實現了硬體駕駛能力及安全性成倍提升,而成本卻折半下降的成果。有關專家認為,此舉進一步促進了全無人車的量産,而這些令人振奮的成果,無疑都在向我們宣告著:無人車的時代已經不再遙遠。值得一提的是,據業內人士透露,搭載百度自動泊車技術的威馬汽車將在明年上市,這也將是中國首款搭載自主泊車技術的量産車型,老百姓離無人車的距離又進一步拉近。

  北京成為自動駕駛“第一城”

  自動駕駛技術的迅猛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推陳出新,更離不開實際的測試。而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北京,則成為了無人車的大型“試驗田”,為自動駕駛技術測試研發階段提供了有力支持。事實上,北京也確實擁有著獨特優勢以支持自動駕駛的研發與測試。

  首先,無論是在大眾的印象裏,還是在專家學者的論述中,近年來,北京擁有著較為複雜多變的交通情況,也擁有著眾多頗具代表性的交通場景、模型。而這與自動駕駛測試需求有著極高的適配性。

  其次,北京市交通委、經信局和交管局等部門、機構一直以來都對自動駕駛領域持認可與支持態度,並相繼出臺了各項政策,引導、促進自動駕駛産業的發展。早在2017年12月,北京市就率先出臺了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的指導性文件,內容涉及了自動駕駛車輛開展道路測試的政策法規、管理主體、測試場地、測試流程、事故保險賠償及測試監管等系列問題。統計顯示,近幾年,北京市在測試牌照規模、測試主體數量、車輛類型豐富度上均居於全國首位。

  此外,北京還匯集了大量科技創新性企業,以及諸多科研氛圍濃厚的名校,為自動駕駛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技術支持,輸出了大量的人才資源。例如,2019年3月25日,由百度、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牽頭,聯合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13所智慧駕駛相關領域優秀高校共同發起的智慧駕駛協同育人工作委員會正式宣佈成立。此舉繪製了智慧駕駛領域“産學研結合”的創新藍圖,備受各方好評。越來越多企業與學校的加入,不斷為自動駕駛産業輸送著養分,成為其發展之路上堅實的後盾。

  憑藉著這些優勢,北京自動駕駛産業發展成效顯著。數據顯示,截至6月20日,北京市已在海淀區、順義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房山區共開放了151條,503.6公里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而今年9月在北京首鋼園區進行的無人車直播測試中,通過5G技術實現的遠程雲代駕功能也令所有觀眾感到驚喜。

  毫無疑問,北京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影響著全國的走向。而在自動駕駛領域,以“安全第一、有序創新”為原則,通過最早政策支持引導,與最多資源投入,北京成為了中國目前自動駕駛産業發展速度最快、配套最完善的城市。

  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對於自動駕駛技術加大投入,一方面是越來越多地區重視自動駕駛産業,支持無人車技術的實驗與應用。在二者的推動下,中國正朝著世界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強國大步邁進,無人車廣泛滲透應用於生活的場景的未來已不再遙遠。文/劉鑫

編輯:宋姝君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