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獲贈金磚金箔用於古建修繕
昨天(4月16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向故宮博物院捐贈一批古建築修繕的重要材料,包括金磚100塊,金箔100萬張。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昨日(4月16日),故宮博物院接受太湖世界文化論壇捐贈的古建築維修保護所需重要材料——100塊金磚和100萬張金箔。該院院長單霽翔説:“這是今天送給未來的禮物,為紫禁城下一個600年儲備優質古建築維修保護材料。”
如今,故宮正在經歷著自1911年以來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時間最長的一次古建築維修保護。到2020年,紫禁城開放面積將擴大到85%以上。之後,宮廷殿宇的修繕保養也不會停歇。故宮已經啟動一輪故宮官式古建築材料基地掛牌,為未來提前選擇更合適、穩定的“皇商”集團。
一塊金磚要經29道工序
所謂金磚,並非金子做的磚。地處陽澄湖西岸的蘇州陸慕,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土質細膩溫潤,製作的磚石料細密質堅。其中質地最為堅細者,敲之若金屬般鏗然有聲,稱為“金磚”。太和殿等故宮主要建築裏都是“金磚”墁地。
2006年,蘇州陸慕禦窯金磚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産名錄,而陸慕禦窯金磚廠成為金磚技藝唯一責任保護單位。2008年起,該廠啟動古法重制明清原味金磚項目。匠人們根據明嘉靖時期磚窯督造官張問之等人所著零星古籍中所載方法,歷經7年後研製出新金磚。樣品隨後被送檢。國家陶瓷品質監督檢測中心給出結論:新磚的品質已經非常接近古金磚。
此次故宮獲捐的金磚就是古法新造。每一塊磚,要經過取土、煉泥、制坯晾坯、燒窯窨水四個大的環節、29道工序。“傳統工藝、手工製作。光是取土煉泥就需3個月,制坯晾坯大約需5至8個月,燒窯窨水大約需5個月,全部工序完成大約需要1年多時間。”單霽翔介紹,古法金磚的成品率最高只有20%。
一張金箔捶打兩三萬次
雖然金磚不是金,但故宮古建築並不缺真金。比如裝飾金有鎦金、貼金、掃金等工藝。其中貼金是傳統古建築油漆工藝的主要內容,金箔是主要材料。史料記載,南京生産加工金箔的歷史悠久,最有名的起源於龍潭。
此次故宮獲捐的金箔産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基地——南京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金箔錦線廠,1955年由64位金箔老藝人聯合成立。2006年,南京金箔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金箔的材料要求十分考究。黃金本身柔軟,強度不足,單純用純度極高的黃金難以打出極薄的金箔,必須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其它元素,使其合金化,以增加金的強度。由於銀與金能完全互溶,且其延展性僅次於金,因此銀為最主要的添加元素,其次為銅。”單霽翔説,製作工藝更繁雜,需要12道工序。“一包金片需要捶打兩三萬次才能得到薄如蟬翼的金箔,正常標準金箔厚度為0.12微米,為故宮定制的金箔厚度每張0.15微米。”值得一提的是,金箔沒有成品率,沒成型的金箔全部回爐重打。
故宮“皇商”3年考核一次
如今,蘇州陸慕禦窯金磚廠和南京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都算是“皇商”,分別作為故宮官式古建築金磚材料基地和故宮官式古建築材料(金箔)基地被掛牌。
而未來,木材、城磚、琉璃、漢白玉等門類都將設置基地。“成為基地即是榮譽,也意味著更多的責任,故宮古建築維修保護過程中,為保障高品質研究型維修保護,最大限度地保留歷史信息,必須選用優質的傳統材料。”單霽翔説,所有基地必須以保障故宮傳統材料的品質為前提,做好古建築傳統材料項目的實施和研究。
目前,故宮建立了材料管理辦公室,負責制定符合故宮古建築維修保護要求的材料性能標準,重點研究傳統材料品質檢測、生産流程規範、傳統工藝、價格評估、性能試驗等。對於失傳或瀕臨失傳的傳統材料製作工藝,故宮也選擇優質的廠家合作,進行搶救性保護,以求最大限度保存故宮古建築文物價值。單霽翔説:“故宮每年會組織專家和研究人員對基地進行考察。每3年,還要對基地進行重新的評估和認定。”
本報記者 劉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