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博物館日京城99家館免費開放

2018-05-09 08:52:06|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玥

  原標題:全市博物館 市民掌中游

  本報記者 劉冕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本市99家博物館免費開放,93項主題活動供市民選擇,其中包括46項展覽、5項講座和42項活動。不僅如此,本市還將推出“超級‘鏈’接下的博物館:網絡5·18”活動,博物館也要開直播,市民通過手機、電腦,就可以暢遊全市博物館。

  副中心考古文物首博展出

  目前,北京地區各類博物館達到179家。5月18日,99家將對市民免費開放,其中包括國有及非國有博物館。不少博物館根據自身資源特點,策劃了93項主題活動,其中包括46項展覽、5項講座、42項活動。

  首都博物館將在5月16日推出《畿輔通會——通州歷史文化展》,講述城市副中心的前世故事。據策展人介紹,展覽將以近幾年通州考古中發現的出土文物為依託,重點展示郡縣制這一行政管理巨變背景下通州“路縣”的縣城特點,及漕運與通州的關係與遺存。目前,已經敲定的展品包括鴨形壺、金代環耳洗、京魯段運河圖等新出土文物。

  同時,故宮博物院推出《哥窯瓷器展》、《單士元誕辰110週年紀念展》、《銘心擷珍——卡塔爾阿勒薩尼收藏展》;各名人故居紀念館推出“為了民族的文化繁榮——文化名人與文化自信”巡展等;中國海關博物館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聯合推出了“必忠必信——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銅鏡展”, 展覽通過近120面銅鏡文物以及拓片、典故、詩歌等多種形式,娓娓講述中國鏡子的故事。

  “網上博物館”將永久保留

  5月18日9時,一場博物館互聯網盛宴——“超級‘鏈’接下的博物館:網絡5·18”活動的專題頁面將準時上線。該專題頁面將分為動態和靜態兩個區。動態區以虛擬演播廳的形式展現,實時展示各家博物館的最新“節目”。靜態區將下設“5·18談今與昔”“5·18聊再創新”“5·18對話京津冀”“5·18邀您來普查”板塊等,以文字、圖片、視頻、連線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展現北京地區博物館事業繁榮發展的全貌。

  “我們希望通過更便捷的方式,吸引未曾走入博物館的市民了解博物館,讓‘走進博物館’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市文物局新聞發言人于平表示,此次專題頁面將永久保留,並實時更新、擴充博物館近況。

  互聯網除方便市民參觀博物館外,還將匯集各方智慧,推進博物館的發展。 北京地區各博物館館長、北京各區文委、專家學者等近200人將就博物館文化資源的融合利用、學術研究、促進成果産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等內容開展交流。市文物局將與中國知網合作,通過聯合打造北京地區博物館科研成果共享平臺、數據資源中心,提高博物館科研實力和業務創新發展水準,提高學術成果的轉化利用和傳播效果。

  京津冀博物館嘗試互通

  本月15日,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恭王府博物館、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將簽訂合作協議,搭建三地博物館間合作綠色通道。一些博物館已經開始嘗試打通“京津冀”。

  北京雨燕作為古都北京常見的候鳥之一,每年7月底至8月初,飛過津冀,最終抵達南非開普敦、博茨瓦納、納米比亞等地過冬,次年春分之後陸續返回北京繁衍生息,全年遷徙距離逾3萬公里。作為這些候鳥在北京的家——正陽門管理處今年推出“關注北京雨燕、策動文化扶貧”系列活動。5月18日晚,正陽門管理處將通報雨燕糞便對古建影響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相關新聞

  博物館衍生商品反哺公共服務

  本報訊(記者 劉冕)一場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意設計大賽將於5月18日正式啟動。本市正在探索博物館通過授權開發和銷售衍生品反哺公共服務的新模式。

  市文物局介紹,此次活動旨在以博物館館藏資源為中心,遴選一批優秀的衍生設計作品,並通過後續相關的版權登記、授權開發、生産經營與模式創新等配套服務,為博物館文創提供有力的支持,為博物館文創産業的發展拓寬新的道路與途徑,助力讓文物活起來。

  北京市地方標準《博物館服務規範》也將正式實施,這是本市文博領域地方標準體系中的首部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