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螺旋”天橋亮相 成北京中關村新地標
本報訊(記者 王斌)雙螺旋雕塑是中關村的標誌,中關村創新精神的象徵。經過改造施工,一座飛架中關村大街東西兩側的雙螺旋造型過街天橋將於明天恢復通行,與南側的雙螺旋雕塑遙相呼應。這座建於10年前的海龍科貿過街天橋,改造提升後將成為中關村大街的新地標。
昨天傍晚,北京青年報記者穿過北四環,由北向南進入中關村大街,經過的第一座過街天橋就是海龍科貿過街天橋,橋上亮起雙螺旋造型燈光,在夜空中格外絢麗。這座過街天橋長約122米,寬約9米,于2008年建成開通,今年6月開始改造施工。
據了解,海龍科貿過街天橋建成之初,極大地方便了中關村周邊電子賣場的商戶和消費者來往大街兩側,緩解了中關村大街的交通壓力。經過10年使用,其外觀逐步老化,部分鋼結構已經生銹,地面鋪裝也存在不同程度破損。
今年6月10日,海龍科貿過街天橋正式啟動改造施工。在外形設計上,以創新文化、創新精神為內涵,以中關村精神的象徵雙螺旋為造型,打造具有科技感、現代感的地標建築。在內部改造上,本著簡潔、實用的原則,在對原有結構進行加固的基礎上,重點對主鋼架、橋身、地面鋪裝、欄杆等進行集中改造。
此外,夜景照明上,除常規夜景照明美化外,還在主橋扶手欄杆內安裝人體感應互動式LED條形洗墻燈,這種燈具由人體感應裝置控制,人動而亮、人離而熄。
工程還在主橋小龍骨外側安裝定制了全彩LED星光燈帶,營造橋內星光效果,通過星星點點的燈光,營造出“時空隧道”的穿越感。目前,改造工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放行前的收尾工作,將於12月8日正式恢復通行。
作為中關村科學城的主縱軸,中關村大街今年啟動了節點城市設計、景觀提升、立面改造、夜景照明等系列改造提升工作,海龍科貿過街天橋改造就是其中一項重點工程。下一步,海淀區還將對黃莊路口現有的雙螺旋地標進行改造,通過採用新材料、新技術,結合光文明、光文化,美化升級夜景照明,與北側“雙螺旋”過街天橋遙相呼應,共同打造區域創新文化景觀,詮釋中關村創新創業精神。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