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美術館賞繽紛絲路之美
來源:北京日報  |  2022-08-16 09:28:09

  原標題:112國藝術家作品相聚北京,絲竹之樂與美術經典交相輝映 在中國美術館賞繽紛絲路之美

在中國美術館賞繽紛絲路之美

“藝匯絲路”藝術展上展出了吳為山青銅雕塑作品《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王廣燕攝

  清脆婉轉的竹笛、激昂有力的琵琶等民樂之聲交織迴響,一支嗩吶以高亢熱情的曲調,將全場觀眾的熱情推向高潮……昨天,中國美術館一層大廳,伴隨著中央民族樂團的精彩表演,“藝匯絲路”藝術展拉開了序幕。展覽匯集了來自五大洲112國藝術家的193件作品,以異彩紛呈的藝術語言詮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開幕式上,中央民族樂團演繹了《踏歌》《光明行》《絲綢之路》三個民族室內樂代表作品,選曲與“藝匯絲路”的展覽主題交相應和。“儷人行”女子室內樂團和“青衫渡”男子室內樂組合的演奏盡顯國樂魅力和絲路風采,博得了在場17位駐華大使、2個國際組織代表以及來自35個國家的59位外交官的陣陣掌聲與喝彩。

  此次“藝匯絲路”藝術展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藝術家受邀來華采風創作的作品、中國美術館國際藏品以及12位知名藝術家為本次展覽特邀創作的作品,涵蓋油畫、中國畫、雕塑、綜合材料等多種藝術形式。展覽分“悠久·豐厚”“多元·浪漫”“神秘·多彩”“奇幻·奔放”和“創作背後的故事”五個篇章,作品既體現出各國藝術家對本國藝術的繼承與發揚,也展現出他們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尊重,以及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期待;既有藝術家對絲路文明的理解,也有對中國自然風光、人文生活的感受。

  著名畫家靳尚誼的經典代表作《塔吉克新娘》現身此次展覽。這幅創作于1984年的作品,被稱為中國“新古典主義”的開山之作。畫家筆下的新娘一身紅衣,低眉淺笑,動人的神態中既有嬌羞,也飽含對於幸福生活的嚮往。展覽中還呈現了董希文《哈薩克牧羊女》、吳冠中《藏民青年》、常書鴻《蒙古包中》等名作,吳為山青銅雕塑作品《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則以寫意雕塑的手法表現了孔子和蘇格拉底的睿智與風采、精神與哲思,展示出人類內心世界情感的相通和對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景。

  展覽還特別推出“創作背後的故事”篇章,用視頻和文字的形式呈現不同國家藝術家在中國采風創作期間的心得體會,分享藝術家們在中國這片文化熱土上的收穫與感動。約旦藝術家穆罕默德·賈盧斯作為中國文化的粉絲,不僅自己經常來華寫生創作,還多次邀請中國藝術家參加國際藝術創作營。哈立德·阿勒·貝奇旅居於巴塞羅那和卡薩布蘭卡,2015年來華采風使他對竹子、中國畫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2019年創作的《大灣區風光》中,他運用水墨畫般的黑白表現風格,表達了對大灣區風光的讚嘆以及對中國文化藝術的熱愛。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談到,近年來,中國美術館與諸多國際著名藝術博物館保持良好聯繫,通過策劃“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項目”“國際交流系列展”等活動,拓展國際間文化交流的維度,展出並收藏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藝術家的優秀作品500余件,以經典作品促進了人與人、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溝通。

  多年來,文化和旅遊部先後邀請全球數十個國家的優秀藝術家來華采風、駐留、創作,他們將所見所聞所感,轉化為形式多樣、感情真摯的視覺創作,創作出一批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具有強烈吸引力與感染力的作品。

  此次展覽還特設互動展區,運用全新數字化技術對部分藝術精品進行二次創作,以BOE畫屏、數字標牌、墨水屏等新型顯示技術及數字多媒體技術,讓觀眾身臨其境,沉浸在美妙畫作中,體驗科技與藝術帶來的視覺衝擊力。展覽由文化和旅遊部指導,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中國美術館、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共同主辦,將持續至8月25日。

  (北京日報記者 王廣燕)

編輯:趙春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