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在線旅遊業應該如何走?在近日舉辦的中國旅行社協會在線旅行服務商分會會員代表大會上,業內相關人士分享了他們的看法。
中國旅行社協會副秘書長劉念認為,“近兩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旅遊行業經歷了最困難的時期。面對困境,業內企業應該抱團取暖,利用好自身在數字化領域的優勢,跳出傳統業務思維,突破創新,深入到旅遊目的地和産業鏈中,開闢新的市場。”
過去兩年間,在疫情的衝擊下,旅遊産業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力消費群體更加年輕,旅遊場景越發多樣化,旅遊消費分級明顯,旅遊新玩法層出不窮。
在同期舉辦的“2022數字化旅遊創新論壇”上,來自中國旅遊研究院和馬蜂窩旅遊、飛豬旅行、路書科技、譜見文旅、輕馬旅行、藝鼎動力等會員單位的專家分享了其對行業的最新洞見,分別從産業變革、體驗消費及産品開發、沉浸式文旅項目、旅遊直播及IP打造、小車小團運營、現有人才技能迭代等方面,深入解讀了數字化旅遊的新玩法、新産品、新行銷。
與會專家和嘉賓認為,當下,整個旅遊市場已經從過去的觀光需求和門票經濟,不可逆地走向了體驗經濟和個性消費時代,而想要使個性化服務實現規模化的運營,內容是連接用戶與體驗的關鍵。作為全國在線旅遊行業的引領者,在線旅行分會各成員單位也將強強聯合,協同創新,助力供應端提供更多個性化的産品與服務,為旅遊消費市場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疫情發生至今,在線旅行分會也一直在發揮著聚合作用。在線旅行分會會長,馬蜂窩聯合創始人、CEO陳罡在工作報告中就提到,“雖然疫情帶來的衝擊很大,但分會各會員單位一直都在堅守,分會在協調境外供應商為中國遊客退改倡議、建立行業標準、旅遊電商和定制師人才培養、紅色旅遊線路開發、組織會員單位考察國內旅遊目的地、行業榜單評選、分會品牌建設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為迎接旅遊産業復蘇打下了堅實基礎,也有利於會員單位拓展旅遊産業互聯網業務。”
中國旅行社協會在線旅行服務商分會于2019年年底正式成立,是第一家全國性的在線旅行社會團體。旨在推廣“互聯網+旅遊”模式,依託中國旅行社協會和各在線平臺會員的優勢資源,助力國內旅遊産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同時為會員單位連結更多商業合作機會。
在2020年1月疫情挑戰最嚴峻時,在線旅行分會向各海外旅遊供應商發起《關於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擴散給海外旅遊供應商的倡議》,及時地幫助各會員單位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境外訂單的退改損失。同時,依託各會員單位的專業優勢,在線旅行分會積極開展線上公益培訓,幫助會員企業穩崗提升。同年又牽頭起草了《旅遊電子商務師等級劃分與評定》人才標準,並逐步展開全國統一的旅遊電商人才測評考試,首次為中國在線旅遊人才的技能評定提供了一套權威的衡量標準。(記者 劉旭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