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0.1米至1米不等的碎石塊被裝入大型破碎機,經篩分、粉碎、細碎等工序,成為直徑不到1毫米的成品方磚優質材料。在浙江紹興上虞城市資源再生利用綠色綜合體項目現場,成堆的碎磚石“搖身一變”,從“城市傷疤”變為環保建材,整個過程僅用20分鐘。
紹興市是全國“無廢城市”試點之一,也是浙江唯一的試點市。紹興在東南沿海城市中具有一定樣本價值:人口500多萬,地域約8200平方公里,産廢工業企業超4萬家,工業和生活領域固廢量大,生活垃圾、建築垃圾、農業廢棄物等固廢門類多。
“試點建設兩年多來,我們始終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以大宗工業固體廢物、主要農業廢棄物、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危險廢物為重點,實現源頭大幅減量、充分資源化利用和安全處置。”紹興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方林苗坦言,在生態環保産業化方面,紹興有基礎,但也面臨壓力和挑戰,處理能力不足、專用設施缺乏是一塊短板。
“只有後端具備充足處理能力,前端分類才更有意義。”方林苗説。
今年起,除應急處置外,浙江49個垃圾填埋場全面終止作業。對紹興來説,禁止填埋後,生活垃圾可通過焚燒等方式處理,但建築、印染、紡織業等工業固廢處置較難。為此,紹興在上虞區打造首個城市資源再生利用綠色綜合體,項目總投資約1.3億元,處理規模每天500噸,讓周邊工業固廢實現無害化、資源化處置。
“項目投産不久,這些從工地拉回的建築垃圾,經過一系列工序,成為受市場歡迎的環保磚材。”參與項目建設的上虞環集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陳亮向記者演示:在電腦上確定不同配方比,點擊“確認”,建築顆粒被輸送至攪拌平臺,攪拌後通過傳輸管道送到生産主機,規格各異、節能環保的多孔磚、標準磚、空心砌塊磚就誕生了。利用這套資源化處置系統,每年生産環保標磚上億塊,既破解了以往固廢堆砌庫容資源有限問題,解決了處理“老大難”,又有可觀的經濟效益。
資源化利用固然重要,源頭減量同樣不可或缺。在紹興柯橋區中國輕紡城,曾分佈著數百家大大小小的印染企業,産出的各類固廢不計其數。近年來,柯橋下大力氣推進印染業搬遷集聚、改造提升,印染企業縮減一半以上。
“從粗放發展到整合集聚,本身就是轉型過程,雖有陣痛,但這道關卡必須過。”柯橋區中國輕紡城建設管委會黨工委委員王小東表示,在“無廢城市”建設中,要跳出固廢抓固廢,除了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還應增加科技投入、採用先進工藝,從産業源頭減廢,佔據綠色印染制高點。
作為輕紡城率先轉型企業,柯橋寶紡印染有限公司給每台定型機器配備先進的廢物處理裝置,並投資1.2億元,以綠色環保設備替代高能耗、高排放設備。“技改投入大,效果顯而易見。”企業負責人虞寶木説,“同樣能耗下,工業固廢減少30%,公司年均産值增長20%。”
用固廢減法做大産業,用科技加法賦綠産業。眼下,“無廢城市”建設在融入紹興城市發展戰略的同時,更加速催化當地産業轉型升級,讓綠色成為高品質發展的美麗底色。(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