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更加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持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連日來,新華社記者奔赴多地採訪,各地正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守護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發展,以行動描繪美麗中國畫卷。
以切實行動守護碧水藍天
冬日的遇龍河,河水波光粼粼,兩岸樹木蒼翠。河長徐文通正忙著在河畔巡查。
“遇龍河最終匯入漓江,保護好支流才能更好保護漓江。旅遊旺季的時候,我們一天最少巡查兩次。”徐文通説,2018年他成為河長,主要負責遇龍河雞窩渡村段的垃圾處理和污水排放等巡查。
在廣西陽朔縣雞窩渡村,河長徐文通在遇龍河畔撿拾垃圾(12月29日攝)。新華社發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廣西壯族自治區河長制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陳潤東感慨地説,近年來,漓江流域著力解決污水直排、採石挖砂、亂砍濫伐等問題,河長在推動清理整治採石場、非法採砂及網箱養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1至11月,漓江水環境品質保持“優”。
廣西陽朔遇龍河風光(7月8日攝)。新華社發
陳潤東表示,要將全會精神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系統謀劃、凝心聚力抓實抓好河湖長制各項工作。廣西積極探索“河湖長+檢察長”“河湖長+警長”等協作機制,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機銜接,有效預防和嚴厲打擊破壞水環境、危害水生態的違法犯罪行為,不斷擦亮廣西“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污染防治攻堅戰打響,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遊客在北京頤和園南湖島拍攝“金光穿洞”(11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
從前幾年的霧霾鎖城,到如今藍天白雲成為常態,北京空氣品質改善成果有目共睹。
為解決“心肺之患”,北京市聚焦細顆粒物(PM2.5)污染,深化“一微克”行動,頒布實施了幾十項地方標準,通過壓減燃煤、治理機動車污染、治理企業污染、整治揚塵等舉措,藍天保衛戰取得明顯成效。
“生態環境品質改善是這五年北京最大的變化之一,北京大氣污染防治經驗被聯合國環境署納入‘實踐案例’。”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賢姝説。
北京永定門城樓及周邊景色(11月8日攝)。新華社發(牛雲崗 攝)
北京市剛剛發佈的“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描繪了一幅綠水青山、生機盎然的美好藍圖。劉賢姝表示,下一步要落實全會精神,著眼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面臨的差距和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的重點、難點,聚焦市民反映集中的生態環境問題,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和治理能力不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