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一灣碧水長流

2022-03-21 09:56:57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鄭思雯

護一灣碧水長流_fororder_1

  廣西柳州水系發達、水網密布。然而,工業廢水直排、水體黑臭、管理粗放等一系列問題,曾經影響著這裡的水環境。通過源頭截污、工業減排、精細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柳州水環境品質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2020年以來,柳州在生態環境部公佈的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排名中已連續兩年名列第一。“作為柳州人,我驕傲!”家住竹鵝溪旁的廣西柳州市民何貴鳳説,“以前的竹鵝溪污染比較嚴重,如今,我每天都要沿著清澈的竹鵝溪走兩圈,看看風景,感覺很幸福。”

  柳州是如何改善水質、實現有效治理水環境的?

  源頭截污,杜絕工業廢水污染

  走在竹鵝溪邊的小道上,只見碧波盪漾的河水映著岸邊綠樹。“以前河裏的水發黑髮臭,不要説來散步了,在家連門窗都不敢開。”何貴鳳回憶。

  柳州水系發達,水網密布,地表河流均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境內河流有35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30條。“然而,不少河流以前都出現過水污染的情況。”柳州市水利局副局長、河長制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蔣勇説。

  “工業廢水排放是導致柳州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柳鋼集團技術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阮志勇回憶,一度,大批工廠依江而建,生産污水直排柳江,柳鋼便是其中之一。

  “後來,柳鋼開始轉變發展思路,走綠色發展道路。”阮志勇説,近十年來,柳鋼積極探索利用先進的水處理技術,投資約8億元,建成90多套大型水處理設施、4座廢水集中處理站,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8.3%。

  如今,柳鋼本部廠區有幾個很大的“空中水池”,工業廢水抽進這裡,經處理變成了涓涓清流,並全部輸送至現有的工業供水管道循環利用。“廢水不僅實現了零排放,還變成了資源。”柳鋼動力廠水電車間主任黃俊傑説。

  柳鋼的綠色轉型,也是柳州工業整體優化升級的一個縮影,處理好工業廢水成為企業運行、發展的前提。“2021年,市、縣兩級執法機構共檢查企業1987家次,堅決杜絕工業廢水污染,從源頭截污。”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覃國琴説。同時,柳州市實施搬遷一批、改造一批、關停一批、整治一批的系統治理,559家“散亂污”企業全部完成整治,40家重點行業企業完成清潔化改造。

  精細管理,水環境治理不放鬆

  “你好,我看見柳江大橋下面有個塑膠瓶子漂在江面上,請你們處理一下。”接到市民的電話,柳州市水上保潔所大隊長韓緒軍立刻協調附近的垃圾自動收集船前往處理。

  “市民看到江面上有垃圾會給我們打電話,我們必須在當日處理完畢並回復。”韓緒軍説,在柳江幹流的江面上,每天都有數條裝置濾網的垃圾自動收集船來回穿梭。

  成立於2009年的柳州市水上保潔所又稱柳州市水上綜合執法大隊,綜合水利、環保、漁業、國土、交通等多部門的部分行政職能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我們對柳江主河道市區47公里水域和市區5條支流40公里水域實行精細化管理。”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黃慶麟説。

  不僅人看著,還有機器監測。柳州市開展大規模區域重點小流域監測,通過手機終端就能了解水質;同時建設了柳江幹流河道“天眼”監管系統,實時監控柳江幹流上的情況。

  “連江面上漂個瓶子都要開船去撿,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這恰恰體現了柳州人對如今來之不易的優質水環境的珍惜。”蔣勇説。

  近年來,柳州實施竹鵝溪水質提升工程、新圩江綜合整治及尾水深度治理工程等,消除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提升江河水質;建成了五大污水收集系統,收集管網超過1000公里,建成運行的污水處理廠11座,污水處理能力大幅提升。尤其是河長制全面落實以來,柳州市設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嚴格執行河長日常巡河及成員單位聯動制度,建立“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將柳州市河湖管理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納入公益訴訟,過去頻發的非法侵佔水域岸線和垃圾傾倒等環境問題如今基本杜絕。

  加強合作,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

  柳鋼通過氨法脫硫工藝,在處理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時,得到工業原料硫酸銨;污水處理廠沉澱下來的淤泥經過高溫煅燒變成了水泥熟料……這些年來,柳州市工業總産值不斷增長,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擺脫了“酸雨之都”的帽子,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氣和清澈的柳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實踐告訴我們,發展越是面臨挑戰,越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越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以創新促轉變,以轉變促發展,在綠水青山中找出路,向生態環境要效益。”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鴻鵠説。

  柳州市積極開展區域協作,與來賓市、河池市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與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立都柳江流域市(州)級跨區域環境聯合交叉執法和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治機制。

  “下一步,我們將突出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深化區域流域協同共治,強化地表水、地下水協同防治。”覃國琴介紹,柳州已謀劃“十四五”污染減排等工程項目超130個,以實現進一步推動水環境保護與修復。(人民日報記者 李 縱)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