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業界資訊  > 正文

首位女性艾滋病“治愈者”研究細節公佈

2023-03-17 16:08:03 | 來源: 科技日報 | 責編: 陳晨
分享到:

  在去年2月的第29屆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年會上,美國科學家公佈了首位女性艾滋病“治愈者”案例。16日出版的《細胞》雜誌分享了這位“紐約病人”的全部治療細節,科學家認為從臍帶血中移植幹細胞以治愈艾滋病的新方法,已取得長期良好的結果。

  “柏林病人”是2009年第一個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其後,另外兩名男子——“倫敦病人”和“杜塞爾多夫病人”也已擺脫了這種病毒。這3人都接受了幹細胞移植作為癌症治療的一部分,供體細胞都來自攜帶兩個CCR5Δ32突變副本的相容或“匹配”的成年人,這是一種自然突變,能阻止病毒進入並感染細胞。

  然而,CCR5Δ32突變的純合子在廣泛人群中十分地罕見。這一稀有性嚴重限制了幹細胞移植成功的可能性,因為這一方法需要供體和受體之間的“強匹配”。

  “紐約病人”是一名中年婦女,自稱是混血兒,同時患白血病和艾滋病。在知道幾乎不可能找到與其相容的成年捐獻者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團隊轉而從儲存的臍帶血中移植攜帶CCR5Δ32/Δ32的幹細胞,試圖同時治愈她的癌症和艾滋病。

  手術將臍帶血細胞與一名患者親屬的幹細胞一起注入,以增加成功的機會。移植手術成功地使患者的艾滋病和白血病都得到了緩解,且這種緩解已持續了4年多。移植後37個月,患者停止服用艾滋病抗病毒藥物。自從停止抗病毒治療以來,她已30多個月艾滋病病毒檢測呈陰性。

  使用CCR5Δ32/Δ32細胞的幹細胞移植,為艾滋病感染者和血癌患者提供了二合一的治療方法。迄今為止,所有相關的成功治療案例都是使用這種突變的細胞群,在移植新幹細胞的研究中,沒有這種突變的細胞依然無法治愈艾滋病。(記者 張夢然)

  【總編輯圈點】

  全世界有近3800萬人感染艾滋病,抗病毒治療雖有效,但必須終生服用藥物。目前大受矚目的是幹細胞移植法,但其存在另一個問題——艾滋病病毒的流行在種族上是多樣化的,而那個突變基因卻不是,因此對於更多種族的人來説,找到一個充分匹配的成年捐贈者,難度非常大。此次科學家們利用臍帶血細胞為不同血統的艾滋病感染者拓寬了治愈機會。但需注意的是,在患者接受移植之前,他們還要化療或放療來破壞其現有的免疫系統,因此這一方法並不能用於單獨治愈艾滋病,而只適用於同時患艾滋病和血癌的人群。

 

 

   

國際線上版權與資訊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線上”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線上”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線上”的所有資訊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線上”自有版權資訊(包括但不限于“國際線上專稿”、“國際線上消息”、“國際線上XX消息”“國際線上報道”“國際線上XX報道”等資訊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線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每人平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線上”網站的自有版權資訊産品。否則,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線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豐富網路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