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濱江:感受近代工業的心跳

2017-03-06 12:12:28|來源:東方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據《勞動報》報道,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她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滄桑和繁榮。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黃浦江共有45公里的濱江岸線,到2017年年底之前將全部貫通開放,這意味著市民可以從楊浦大橋開始,毫無障礙地步行至徐浦大橋。在未來的藍圖中,依託母親河,留住記憶,激活歷史文化遺存,聚集人氣,打造時尚,帶動文化産業,將黃浦江兩岸打造成世界濱水區,和倫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納河一樣,成為開放的江岸、人文的江岸和充滿活力的江岸,為上海邁向全球城市增色。曾經為了這座城市的成長而立足浦江岸邊的企業和職工,如今又為了這座城市的進一步成熟,以大愛無疆的精神和壯士斷腕的氣勢默默離開了這裡。去留之間,留下的是城市的記憶,以及對城市未來的翹首盼望。

  上海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而楊浦區則是上海近代工業的搖籃。在120多年的工業化進程裏,這裡曾經幾度輝煌。楊樹浦發電廠曾是國內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楊樹浦水廠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楊樹浦路沿線因處於黃浦江下游,沿江大量灘地售價低廉,且與租界中心區相通,交通便利,從1902年至1937年,外商相繼涌進楊樹浦路沿線辦廠。這裡有日商開辦的裕豐、大康、公大等17家紡織廠、4家冶金廠;英商馬勒等造船廠3家、怡和等6家紡織廠,中國肥皂公司等14家輕工業廠,上海煤氣廠等2家;美德等商人還開辦了10家工廠。那時候,這裡是整個上海的工業中心。黃浦江沿岸的楊浦老工業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稱為“世界僅存的最大濱江工業帶”。而隨著楊浦進入新世紀後巨變式的轉型發展,地處黃浦江西北岸沿江帶的“最大濱江工業帶”也正在悄然嬗變。

  楊浦濱江是浦東之外濱江岸線最長的一個區域,共有15.5公里,規劃分為三段:南段,秦皇島路到定海橋;中段,整個復興島及周邊區域;北段,軍工路沿線。其中南段長5.5公里,已經開放的全長約550米的示範段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卻足以令人讚嘆。楊浦濱江示範段東起丹東路輪渡客運碼頭,西至懷德路楊樹浦水廠墻邊。經過設計師的精心構思設計,將原江浦路水産中心批發市場和上海第一毛條廠的生産場所和碼頭,既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又盡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工業元素和歷史記憶碎片。

  漫步其間,似乎能感受到近代工業的心跳。

  始於清朝年間的丹東路輪渡

  楊浦濱江示範段由生態複合型濱江公共空間和雨水濕地公園組合而成。沿著楊樹浦路從北向南走,丹東路進去便是丹東路輪渡碼頭。丹東路輪渡站位於丹東路65號,南至浦東民生路輪渡站。

  這條輪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年間,不過它最初浦西的輪渡站並不在丹東路,而是從蘭州路港口至浦東賈家橋的民渡。航線開設初期只配置了兩艘帆船,後來發展為4艘。1904年,英商太古公司在浦東購買土地時,賈家橋渡口被劃入購買範圍內,渡口向西遷至民生路。1930年,購入慶和輪載客航行。抗戰爆發後,航線停航,慶和輪被侵華日軍拖走後沉沒在浦東高橋。抗戰勝利後,該航線申請復航,但由於浦西蘭州路港口已有至浦東洋涇港的輪渡,於是將浦西渡口碼頭西移至安東路(今丹東路)。1946—1948年,航線先後購置民安1—4號輪投入運營。上海解放後,又購入民安5號輪運營。1955年,航線併入上海市輪渡公司,命名為民安線輪渡,航線由浦西安東路至浦東民生路。1955年11月,航線併入上海市輪渡公司,同時將航線命名為民安線輪渡。1965年3月16日,浦西安東路更名為丹東路,民安線輪渡同時更名為民丹線輪渡,名稱沿用至今。

  不起眼的丹東路輪渡站藏著上海昔日從浦西到浦東的輪渡歷史。在黃浦江上還沒架起橋梁的那段歲月中,這條輪渡承載著兩岸相通的重任。丹東路輪渡站旁邊一排高高低低的寫字樓和碼頭之間,藏著一條慢行道,這就是通往楊浦濱江示範段的入口。

  東方漁人碼頭曾是全國最大的魚市場

  在楊浦濱江500米的示範段上,當年中國最大的海洋魚市場,如今已“蝶變”成新建的東方漁人碼頭的主體部分之一。碼頭邊,有兩個地標式的建築,一個是高聳入雲達161米的高層建築,造型酷似一條淩空躍起的魚,頂部的“魚頭”對著蒼穹;另一個長70米的平躺著的低層建築,頭部為橢圓形,尾巴如槳,呈“臥魚”欲入江遨遊的狀態。這兩條“魚”的六角菱形和長方形的玻璃幕墻凹凸有致,在對岸浦東升起的太陽映照下七彩斑斕,仿佛一爿爿魚鱗在波光裏閃爍,似乎在提醒後人,這裡曾經是檣桅林立,船進船出的漁港。

  作為國內首個以“海洋文化”和“漁文化”為主題的漁人碼頭,其概念來自於舊金山的漁人碼頭,那裏原是漁民出海捕魚的港口,上世紀60年代在失去了碼頭功效後,經商業包裝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休閒、文化地帶,成為舊金山的象徵之一。沉澱著老上海記憶的東方漁人碼頭是碼頭文化與海派文化的象徵。當年魚市場留下的建築已被修繕改建,樓層立面被改造成高低交錯的琴鍵狀,富有靈氣和韻律感,紅白相間的色彩十分明艷,體現出典型的現代派風範。為了不阻礙濱江觀景效果,老樓一層被全部打通,成為通透的公共空間,營造了“漁港再現”的場景。門前的一組鐵藝雕塑形象地展現了當年情景:一個挑著擔子的魚販子正在步履蹣跚地行走,旁邊有兩個“魚販子”正將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倒入籮筐,瞬間將人帶入歷史的場景中。

  上海開埠後,逐漸形成人口稠密、帆檣輻輳之地。“民以食為天”,黃浦江畔的魚行應運而生。1864年,十六鋪一帶已出現兩三家魚行。之後,魚行猶如森林裏的蘑菇般越長越多。至1908年,十六鋪小東門大街即今方浜東路已有魚行300多戶,形成了品種齊全的魚行街,並設有專用碼頭。到了1934年,上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水産品集散地,十六鋪魚行難以承擔整個上海的魚貨交易。國民政府實業部為壟斷漁業交易市場,以“為謀平衡魚貨供應,發展漁業經濟”為幌子,向魚行老闆籌款建設魚市場,但那些魚行老闆對國民政府抱有戒心,都以經濟困難,力不從心為理由婉言謝絕。最後只能由實業部撥款,籌備建設統一的魚市場。1934年,國民政府實業部上海魚市場籌備委員會成立,他們實地考察後,選定了今復興島為新建魚市場的地址。弓狀的復興島是上海唯一的人工島,它處於黃浦江下游,江中汽笛長鳴,舳艫相接,交通頻繁,為海洋魚貨必經之地。1935年元旦,復興島魚市場奠基,當年冬天竣工,7層辦公大樓氣魄宏偉,外形猶如一艘漁輪,大樓東面建造了用鐵鏈固定的浮動碼頭三座,可同時停靠漁輪28艘,大樓南面建造漁業交易場地,大樓北面建造魚貨倉庫6座。還有冷藏庫五間、制冰房、冷凍機房各一間,二層經紀人辦公樓一座。主樓屋頂裝有霓虹燈,“上海魚市場”5個大字熠熠閃光,船進吳淞口就能看到,入夜更加醒目。

  1936年5月11日上午10時,這個全國規模最大的魚市場舉行揭幕典禮,翌日淩晨3時開秤營業,當天碼頭停靠三十幾艘漁輪,進場交易的魚販子約4000余人,年交易魚貨6萬餘噸。可惜復興島魚市場的繁榮只維持了一年多的時間,1937年“八·一三”抗戰爆發,魚市場被侵華日本海軍佔用,部分建築毀於炮火,8月18日,魚市場宣佈暫行解散,1個月後,魚市場被正式通告結束。當時吳淞口已被侵華日軍封鎖,魚市場貨源告乏,全市漁業交易中心仍返回十六鋪一帶。1938年8月,侵華日軍夥同偽官商,在江浦路碼頭再建魚市場。他們打著“華中水産株式會社上海魚市場”幌子,利用軍事手段,在海口江面攔截漁船,攫取魚貨,強搶豪奪,並硬拉漁民進場內交易。抗戰勝利,國民政府派專人前來接管。1946年3月,江浦路卸漁港重建,魚市場正式複業,上海市海關、警察局、招商局和鐵路局協助魚市場交易,當年全市200余個菜場經營的海、淡水魚及眾多魚攤小販所經營的水産品全都靠魚市場供應,成為上海交易量最大的魚市場。

  江浦路魚市場碼頭岸線長達200多米,這一段地處黃浦江要津,堪稱黃金水道,幾乎整個東海、黃海上的漁船都到上海來投售,若逢魚汛期間,江浦路魚碼頭近處的江面上,桅墻如林,魚旗飄揚,汽笛應對,鷗鳥翔集,一派興旺景象。漁業交易逐漸繁榮,每日淩晨1點到7點,魚市場裏人頭攢動,人聲嘈雜、交易忙碌、運輸頻繁。雖然交易興旺,但管理不善,秩序混亂。

  1949年6月,解放軍上海市軍管會接收魚市場,並進行了一系列整頓改革。1953年,上海市魚市場改名為“上海水産市場”,1956年成立中國水産供銷公司上海市公司,上海水産市場改為公司下屬的第一批發部。改革開放後,存在半個多世紀的江浦路魚市場因設備簡陋,廠房陳舊,于1983年翻建廠房,更新設備,于1988年建成一座面江而立的棕色4層大樓,大樓上部另建起兩層望臺,可以鳥瞰黃浦江,在大樓後側,改建了10排平屋卸貨房,以便於魚貨裝卸,還備有卸貨碼頭4座。魚市場的旁邊建有7層高的冷凍廠和一座冷庫。7000平方米的堆場呈長方形,前後用數十根水泥柱子支撐著。船靠上魚市場碼頭後,船員們將卸魚機械搬上甲板,打開魚艙門蓋,在上面架起起吊機,搭好黑色的橡皮傳送帶。幾位身穿雨衣雨褲的船員,帶著一疊竹籮筐和釘耙下艙。艙裏的魚貨是一層魚、一層冰,層層疊加上去的,魚有平鋪散裝的,亦有木箱箱裝的。遇到散裝,他們就把魚耙進籮筐裏,堆成四五個一組,係好上面拋下來的繩子,起吊;箱裝的,疊上六七箱,紮好繩子,也起吊,然後把魚通過傳送帶從船上送到堆場間。春夏秋三季的魚汛期,日卸魚量可高達數千噸。卸魚時,濃烈的魚腥味隨風飄散,成了丹東路輪渡上的擺渡人難以忘卻的海洋味。

  1990年,江浦路卸漁港建成佔地5萬平方米的國家級上海水産品中心批發市場,並改名為“上海市水産供銷公司第一分公司”,名稱雖不同,但魚市場始終承擔著上海市民的水産供應任務。2007年,漁人碼頭一期工程開工建設,經歷了60餘年滄桑變遷的魚市場降下了帷幕。

  處處留存著碼頭文化的記憶

  漫步楊浦濱江,眼前是一大片毫無遮擋的江岸,黃浦江在面前豁然開朗。江潮輕拍著堤岸,隔數米直立著一盞古樸笨拙的煤氣燈。一簇簇一叢叢蘆葦隨風搖曳,蘆葦是原來碼頭之間的野生植物,這些蘆葦叢見證了昔日碼頭工人在碼頭間穿梭往來,日日辛勞的身影。雖然碼頭在這裡已成為歷史,而岸邊保留的遺跡,隨著腳下潮水的拍打聲,還隱隱迴響著那段嘈雜、熱鬧的場景,讓人想起楊樹浦在上海開埠初期的風情。斑駁的石墻、殘存的燈塔基座,城市的工業記憶撲面而來。

  丹東路至懷德路段原來零星分佈著多個分屬於不同單位且相對獨立的工業碼頭。2002年,緊挨原有碼頭又逐步新建了多個碼頭,不同時期建設的碼頭之間由角鋼分隔,分縫的痕跡在現在場地上依然清晰能辨。2016年,原生産性碼頭改造成為景觀親水準臺,原有碼頭串聯貫通後形成濱江一線的公共景觀帶。行走其間,感覺腳下的地面不是很平整,部分地方還有深深淺淺的坑洼,這不是沒做好,而是設計師為了充分體現碼頭文化特色,故意保留了原有工業碼頭粗骨料混凝土地坪的質感,並讓所有的係纜樁柱墩等突出於地面。原先這些粗骨料都滲透在混凝土地坪裏面,經過歲月風化後露了出來,這正是這個碼頭年代感和歷史積澱的象徵。成片的纜樁像一座座雕塑,營造著碼頭特有的氣氛。一個個混凝土墩上,曾經佇立著一座座燈塔,這些土墩就是燈塔的基座。昔日,在燈塔的光影下,碼頭工人們在這裡餐風沐雨地勞作,如今,這些燈塔早已失去了原有功能,但這僅存的基座,卻是當年繁忙碼頭歲月的見證。

  為了充分體現碼頭的歷史感,江邊所有的扶手、柵欄都採取了整舊如舊的手法,採用具有凝重感的鐵銹色。高高的路燈電線桿是由舊水管改造的,垃圾桶則是採用高壓容器形狀設計而成的,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向百年楊浦工業致敬,並無言地訴説著當年的輝煌,讓人感受到消逝的工業印記。江堤上每隔幾步就“停泊”著一艘可以供遊人棲息的“工業之舟”,其形態宛若黃浦江上運輸貨物的船隻,舟中間種植著花花草草,舟頭、舟尾和兩邊可坐,柵格狀的扶手圍著座位,有一種小隱私的舒適感,創造出背靠綠化面江而坐的愜意情景,一眼看去猶如一個個漂浮的生態島,和地面交叉延伸的工業之軌相互呼應,岸邊的躉船係柱還保留著原有的尺寸。這些獨特的設計似乎在盡力喚醒人們對碼頭文化的記憶,讓人頃刻間融入碼頭情懷。

  濱江公共空間擁有極富特色的“四帶十四景”。“四帶”是指工業之軌、眺望之堤、健身之道、浮線之園等四條風景線。十四景是指工業之舟、伴林浦舍、臺地草徑、最美夕陽、海港再現、濤聲迴響、望江引渡、躉船係柱、紡織記憶、草海遺構、紗廠廊架、海綿城市、蘆池杉徑、燈塔基礎等景觀。這些景觀,並不一定專門劃定界限,但通過點點滴滴的細節卻營造出了觸手可及的老工業元素,在漫步中可細細體驗。在伸向岸上高地的一大片斜坡上,矗立著4個姿態不同的扛大包的碼頭工人鐵藝雕塑,形象地還原了歷史場景,因為當年怡和紗廠用的棉花和羊毛全都是靠碼頭工人從船上一包包背下來的。斜坡中間呈倒三角狀排列著14隻拴纜繩用的樁墩頭,往昔這裡要停泊許多裝卸水産品的船隻,這些樁頭就是為之配備的。現在集中放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路上還留存著當年的排風管道、行車鐵軌、吊車底座等,保留下來的車間墻面上刷著:“生命寶貴,安全第一”“品質是企業的生命,用戶是我們的上帝”“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等宣傳標語。處處可見的老工業元

  素讓人感受到近代工業的心跳,它們是祖祖輩輩的産業工人為當代上海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的象徵。

  歷史悠久的上海第一毛條廠

  名為“伴林浦舍”的是臨近楊樹浦水廠的一幢老洋房,坐落在雨水公園邊上的這座老式小洋樓是原先上海第一毛條廠唯一保留下來的建築。“上海第一毛條廠”最早是怡和洋行在1915年集資150萬兩白銀創辦的“英商新怡和紗廠”,這棟建於1918年的透著英倫味道的小洋房就是新怡和紗廠英國大班的住宅。這座近百年的老宅見證了楊浦百年工業的興衰歷程。圍繞老洋房的是一排花園式廊架,廊架以紗廠紡織廊架為原型,選取繩索盤繞圓柱這個在紡織廠裏最為常見的建構形式為母題進行轉譯和設計,將鋼索和鋼條盤繞于鋼管之上,同時容納防汛墻坡道,形成座椅、攀爬索和屋頂遮陽登封構件。從坡道穿越廊架而上,猶如穿越時空回到紡織機嗡嗡作響的大工業時代。紗廠紡織廊架雖不是原有的,但借用它的造型,融合防汛墻坡道、座椅等功能,和旁邊毛條一廠印有安全標語的圍墻融為了一體;兩座紅褐色金屬製成的織機以及兩尊圍繞著紗廠廊架操作機器的紡織女工鐵藝雕塑,仿佛讓人聽到了大工業時代織機的嗡嗡轟鳴聲。廊架周圍是一片長滿蘆花的濕地,中央有個池塘,上面架著鐵橋,池塘上鋪設的紅褐色金屬格柵板上鐫刻著上海毛條一廠重要歷史階段的記錄,猶如一段中國的紡織記憶。一側的健身步道上則清晰地標明瞭這段濱江地塊的原主人,工廠裏的運輸軌道仿佛帶你走進了當年機聲隆隆的紡織廠。

  怡和紗廠是上海開埠後外商在滬開設最早的紗廠。清末我國備受列強欺淩,馬關條約簽訂後,外國投資者來華享有設廠特權,1896年,英商怡和洋行投資50萬銀元在楊樹浦路670號創辦了怡和紗廠,它開創了資本主義“棉紡織時代”在華橫行的起端。怡和洋行在嘗得了在滬設廠的甜頭後,1915年再次投資在楊樹浦路威妥瑪路(今懷德路口)開辦了新怡和紗廠(又稱楊樹浦紗廠)。英商把在香港紡織工場中的全部機器設備遷到上海,並於當年開工投産。1918年全年盈餘已達56萬餘兩白銀,用於日常運行的費用僅需其15%。當時同樣面臨黃浦江畔的新老怡和紗廠在楊樹浦路上東西相望。1921年同屬怡和洋行的怡和紗廠、新怡和公益紗廠聯合組成怡和紡織有限公司,形成了棉、毛、麻紡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是當時英商在滬投資的最大工業企業。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英國大班被日軍關進集中營,老怡和紗廠受在滬日本紡織同業會監管,大部分機器被移至日本軍隊管轄的工廠,甚至將部分機器變作軍火材料。新怡和紗廠作為敵産被日方劫收,日軍將紗廠停産改為專門修造武器的兵工廠。1945年8月日軍投降後,走出集中營的洋大班看到新怡和紗廠僅剩幾幢空廠房。怡和洋行隨即籌劃復廠,重新開工後生産規模大為縮小。1954年1月,政府正式接管,新怡和紗廠同怡和紗廠合併,更名為“公私合營上海裕華棉毛麻紡織廠”。1959年國內仿製的毛紡梳條設備建成投産,棉麻紡相繼撤出,廠名也更改為上海國營裕華毛紡織廠。1964年,楊樹浦路1056號的裕華東廠確定為行業生産毛條的定點企業,定名為國營上海毛條廠,1966年更名為國營上海第一毛條廠,並逐步成為遠東生産毛條能力第一的企業。1989年國家統配原毛計劃減少,出現建廠以來首次虧損。1991年銷售市場開始啟動,産量迅速回升,利稅相比去年增加十二倍。

  2009年東方漁人碼頭二期工程啟動,這個遠東第一的毛條廠也隨風而去,融入以文化産業為內涵主題,融合了休閒旅遊、商務辦公和文化活動的綜合性集聚區楊浦濱江中。而原先英國大班的小洋房底樓則開出了一家咖啡屋,逛累了到昔日大班家去喝杯咖啡,體驗一下英倫風情,倒是很不錯的。

  英國古典城堡式的楊樹浦水廠

  漁人碼頭位於楊樹浦水廠圍墻邊,可別小看這裡,楊樹浦水廠廠區內的英國古典城堡式建築群不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上海市僅有的建於企業單位內的近代保護建築,其深厚的歷史背景和豐富的文化底蘊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為浦江兩岸綜合開發的重點保護、保留單位。

  坐落在楊樹浦路830號的楊樹浦水廠所在地,最早是由立德爾邱裕記等4人投資3萬兩紋銀,購地115畝,于1875年建成的水廠。1880年,上海英商在倫敦成立上海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于1881年買下楊樹浦路830號的水廠,當年8月翻建,兩年後竣工。1883年6月29日,時任北洋通商務大臣的李鴻章擰開閥門開閘放水,標誌著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正式建成。20世紀30年代,該水廠不斷擴建,佔地面積增加了三倍,成為當時遠東第一大水廠。

  楊樹浦水廠建築由英國設計師哈特設計,外形為英國古典城堡式,墻體為清水磚鑲嵌紅磚飾帶,屋檐有雉堞式壓頂,門窗洞採用四心尖券。周圍墻身壓頂缺口,雉堞的壓頂及窗框、腰線等均用水泥粉出凸線,墻面轉折交界處為水泥隅石形狀,如同一座中世紀的英國城堡,尤其是那些裝飾性元素,使這座建築成了滬上工業廠房中的另類。水廠以楊樹浦為界,分南北兩個區,南區為生産區,入大門為三層廠房辦公大樓,其左右兩旁為水庫和出水車間,西側為修理車間,南沿黃浦江有進水車間、制水藥劑加注車間和化驗室,其餘都是各類濾池。目前該廠是全國供水行業建廠最早,生産能力最大的地面水廠之一。這座出自英倫設計師之手,又由英國休斯頓公司督建的現代化工業建築,至今以其華美、莊嚴與先進、優異傲然矗立在黃浦江畔。

  楊浦濱江示範段濃縮了前後一百年的城市工業記憶,傳承了歷史文脈,留存了城市記憶。緩步其中,追尋百年楊浦工業的舊跡,不經意間就拾取了昔日紗廠生産線與卸漁港碼頭的往昔記憶碎片。坐在工業之舟上,眺望對岸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傲然屹立的身姿,陡見黃浦江上一座緩緩駛過的白色豪華遊輪,一種歷史的跨越感油然而生,而眼前這幅有著歷史縱深感的畫面又好似默默地詮釋著海派上海特有的風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