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張園二期啟動保護性開發
來源:解放日報  |  2023-01-06 09:22:54

  原標題:張園二期啟動保護性開發,25棟老建築將平移或托換,增設8萬平方米地下空間 老建築探索更新中“向下”發展

【房産】上海張園二期啟動保護性開發_fororder_6

1月5日,張園北區第三幢樓平移到位。 記者 張海峰 攝

  上海現存規模最大的石庫門群張園局部煥新之後,迅速聚集人氣。最近,張園二期啟動保護性開發,計劃新增8萬平方米地下空間,9棟老建築要暫時移位。整個開發過程中,一共會有25棟老建築平移或托換。

  在業內,給老房子“搬家”已不稀奇,近十幾年裏全國就有數百個案例,但仍有人擔心,“脆弱”的歷史建築是否能夠挪動,以及為什麼要暫時“搬家”。

  日前,22位國內外院士和眾多知名學者齊聚上海科學會堂,參加“2022建築可持續發展國際大會”,共同探討城市更新與地下空間發展。

  拓展地下空間,延伸深度和廣度

  “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標,是保護歷史城區的整體歷史關係和空間肌理格局,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推動城市更新和環境提升。”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華建集團總工程師王衛東説,上海共有44處歷史文化風貌區、1058處優秀歷史建築,量大面廣,但一些片區存在地上建築密度高、商業氛圍不足、軌道交通不連通、道路交通壓力大、生活設施不完善等痛點,品質有待提升。

  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是,在歷史建築或風貌區的周邊或者底部“向下”發展,拓展地下空間,這樣既能滿足歷史價值傳承,又能滿足區域功能轉型、交通和經濟發展需求,不斷延伸城市建設的深度和廣度。

  給張園老房子“搬家”,正是為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在南京西路商圈工作的上班族們深有體會,到南京西路地鐵站換乘其他線路,需要先刷卡出站才能換乘。上海市區“寸土寸金”,在建築和管線密集的黃金商圈,很難開闢出單獨的連通要道。因此,張園二期增設的8萬平方米地下空間,就有一部分用於地鐵連通,其他空間用於停車和地下大型綜合商場。如果直接在歷史建築下部開挖空間,可能會帶來破壞。所以,才有了讓老建築暫時“搬家”,等地下工程告一段落後,再進行平移歸位的做法。

  文物和空間融合,地下“地面化”

  “好的設計可以拓展地下空間的想像空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説。

  全球一流城市如巴黎、紐約、東京等,很早就開始探索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在提升地下空間的舒適性和體驗感上做足了文章,目的是把地下空間“地面化”。

  巴黎盧浮宮將博物館主要公共空間都放在盧浮宮歷史建築前廣場的地下。玻璃金字塔不僅是展館主入口,而且為地下空間帶來了更多自然光線。紐約世貿中心地下有地鐵站和高鐵站,建築師把車站和世貿中心用一座地下廣場巧妙連接,形成了當地網紅天棚“眼窗”,魚骨架般的天棚結構也能讓陽光自然穿透。

  在中國很多歷史底蘊深厚的城市裏,很多文物建築開始探索“向下延伸”並給空間賦予內容,強調文物和空間的融合。

  崔愷介紹,位於西安古城的碑林博物館,在擴建中挖掘出一處地下遺址,為了保護古城歷史街區,同時展示地下的最新考古發現,設計團隊決定把博物館的主要展示空間放在地下,同時引入自然光線。遊客從地上步入地下,反而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張園二期平移修繕,挑戰高於常規

  我國為了方便開發地下空間而進行的老建築移位技術走在前列,上海在這方面更是加速發展,體現全國一線城市的先行示範作用。

  記者了解到,上海最早的老建築移位出現在1993年。當時,建於1844年的外灘天文臺為配合外灘二期改造工程,塔樓整體平移22.4米。十年之後,上海音樂廳也配合延安路高架的拓寬建設,以5800噸的“體重”被整體抬升3.38米。

  正在施工中的張園二期綜合性保護開發項目,其面臨的施工挑戰難度遠遠高於常規工程,如此規模體量的成片風貌保護區實施修繕疊加地下空間同步更新的做法,在歷史建築風貌區平移及修繕歷史上尚屬首次。

  除了積累數十年的技術經驗,建築工業化給建築移位打開了“一扇窗”。在外灘第二立面煥新開發中,歷史建築數字孿生與智慧感知監控技術,為歷史建築有機更新和地下空間和諧再生提供技術支撐。

  當然,更為關鍵的進步不在於技術,而在於社會共識。“上海作為我國最先一批與國際接軌、最先開展現代化建設的國際化大都市,目前正嚴格落實《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對作為城市第二空間‘地下空間’的開發和保護、對地下空間資源的綜合治理和利用均予以高度的重視。”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歡成認為,地下空間開發需要全社會多部門加強協同參與、統籌謀劃、合力配合,從而形成可實踐路徑和可顯現成果。(記者 戚穎璞

編輯:彭麗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