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8月14日電(記者韋驊、吳俊寬、劉藝淳)首屆全國青少年田徑運動會目前正在瀋陽進行。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司長李輝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比賽的舉辦,可以進一步推動田徑作為基礎大項在廣大青少年人群中的普及,為國家培養後備力量。此外,各種主題活動的舉辦,也能深挖賽事的育人作用。
8月13日,參賽選手在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田徑運動會男子200米預賽中。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此次運動會共設56個比賽項目,實現走、跑、跳、投、跨欄、全能、接力等田徑項群的全覆蓋,參賽人員主要是16至17歲的青少年。就已經結束的比賽來看,賽事的效果已經基本達到了預期。
李輝表示,相較于其他項目,田徑在校園中較為普及也易於開展,在學生中接受度高。但據他觀察,現在很多學校出於安全考慮,校運動會娛樂項目較多,失去了體育競賽原有的意義。
“體育作為一項競賽,有其自身的教育價值,尤其是挫折教育。體育比賽有贏有輸,孩子們只有在激烈的競爭中,全身心付出,才能得到鍛鍊和成長。我們要讓他們真正感受比賽氛圍,比如《運動員進行曲》一響,孩子們都是興奮的,這是最大的意義。所以從推廣普及田徑運動、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的角度,舉辦這次比賽是非常有必要的。”
8月13日,廣東隊選手賽後和計時牌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吳青昊 攝
本次比賽是繼去年的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之後,由國家體育總局主辦的又一項針對青少年的全國性專項賽事。除了普及,本次比賽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國家培養後備人才。李輝表示,田徑是一個大項,也是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田徑的發展進步對於體育強國建設具有重要的輻射和支撐作用。本次賽事,中國田協圍繞男女競走、女子投擲、男子跳躍等我國優勢項目進行重點設項,在常規個人比賽項目的基礎上,比賽還設置了男女5公里競走、男子跳遠、女子鉛球等團體項目。
“田徑是奧運會上的金牌大戶。很多其他項目的運動員,最早期也是從田徑項目中練出來的。所以賽事的舉辦,有助於我們選拔人才,增加人才儲備的厚度。”
李輝表示,各省區市也能通過比賽,提高對青少年人才、基層體校的重視,著重體育特長生的培養,有利於強化田徑後備人才的根基。
8月11日,浙江隊選手陳妤頡(前)在衝線後慶祝。新華社記者 吳青昊 攝
比賽尚未結束,就已經有多人多隊多次超全國少年甚至亞洲少年最好成績,涌現出多位潛力新星,陳妤頡、嚴子怡因出色表現受到格外關注,這是對培養單位的肯定,同時這些運動員以良好的運動表現和精神風貌,成為了賽後觀眾們紛紛合影的對象。李輝認為,需要鼓勵榜樣的正向效應,這會在同齡人中起到帶動作用。
“如何讓賽事在青少年當中更有感召力和吸引力?我們需要在比賽中找到榜樣。”李輝説,“從發展青少年體質健康的角度,社會是需要榜樣的,他們身體健康、陽光大方,很多人學習成績還很好,他們對同齡人有著很好的正向激勵,吸引他們多參與。同時可以讓他們覺得,擁有體育特長,也可以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青少年運動員們來到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參觀學習。圖片來自主辦方
作為注重體教融合的國家級賽事,賽事主辦方還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進行主題實踐。賽事期間,運動員們來到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和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緬懷先烈。此外,還有反興奮劑教育活動的舉辦也讓更多的孩子加強了反興奮劑的意識。
為了更好地推廣田徑和賽事影響力,本次比賽的部分項目還走進了學校與街頭。男女1500米、3000米等幾個項目在瀋陽市奧星學校進行,讓在校生更好地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男、女子跳遠決賽在渾河三號碼頭進行,比賽與自然風光、周邊的市井氣息相融合,引得大量市民現場觀賽。據了解,為營造更好的賽場氛圍,瀋陽文旅集團每日還提供3000張門票,吸引市民、遊客來到瀋陽奧體中心為選手加油打氣。
“比賽場地與城市煙火相結合,對於老百姓來説,是非常好的休閒場景。比賽也因此帶動了旅遊和消費,有助於城市自身的推廣。”李輝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