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河:元造漕船逾8千
昔日的漕運碼頭
通運橋
燃燈佛舍利塔
盧自有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兩大文物古跡,堪稱世界文化遺産之最。其一是屹立祖國北部山巒上的萬里長城,其二是水路運輸大動脈——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建設起源於春秋時期,隋代全線貫通,唐宋時期最為繁榮。歷史上的隋煬帝雖然昏庸無道,然而他卻督辦完成了京杭大運河的浩大工程。這條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可與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媲美,都是十分偉大的文物奇跡。京杭大運河在世界上獨一無二,里程最長、工程量最大,它全長1794公里,經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8省市;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它的長度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
京杭大運河建成以後,為社會發展和調配南北方的物資發揮了重要作用。
楚漢時期,從山東向河北轉運糧食,將關中糧食漕運前線供軍需,漢軍因糧足而獲勝。
西漢定都長安後,每年從關東運輸穀物供貴族食用。漢初,每年運量為幾十萬石。武帝初年,增至一百多萬石,以後又增到四百萬石。元封元年,漕運一度增到每年六百萬石,平年四百萬石左右,漕運使用兵卒達六萬人。東漢建都洛陽,從山東、河北、江淮等地轉運漕糧到京,路程較近,又不需經過砥柱之險,改善了漕運困難的局面。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運東方的糧食供長安。西漢時東方的糧谷多從此西運,東漢時置敖倉官,屬河南尹管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淮河、長江流域是南北對峙政權的前沿,各方均以通漕積谷為主。北魏于水道沿線設立官倉十二處,儲糧以供軍需。唐初,水陸並運,僅一二十萬石。因河南至關中運道艱險,東南運路長年失修,運糧受阻。貞觀六年設“管理漕政”,後撤銷。唐中期以後,因漕運日重,唐朝由宰相和大臣主管漕政。綱運制度形成後,制定相應獎懲制,責成地方長官負責,後由沿河縣令主持漕運。北宋分四路向京都集運:淮汴糧食由江南轉淮水入京;陜西糧食轉黃河再入汴水進京;陜蔡糧食入汴水達京;京東糧食由齊魯地達京。南宋漕運以杭州為中心。建炎年間,江浙、四川糧食運往沿江重鎮及抗金前線,後改運臨安,運數達六百萬石。長江及江南河流為運輸主幹道,官運為主、商運為輔。元初漕運以大運河舊道入京,因舊河道失修,只能取水陸聯運。明代漕糧從浙江、江西、河南和山東等六省籌集,分為南糧和北糧,數額高達六百七十四萬石。明初以海運為主,河、陸兼運為輔。推行支運法、兌運法、改兌法。除民糧仍由民運外,均為軍隊護運。
漕運就是利用水道調運糧食,水路不通以車載陸運,合稱“轉漕”或“漕輦”。運送的糧食供宮廷消費、百官俸祿、軍餉支付和民食調劑。這種糧食稱漕糧,運輸稱漕運,分為河運、水陸遞運、海運三種。
為了將運抵漕頭的糧食和物資轉運到京城,元代開鑿通惠河,啟用河北邢臺人郭守敬監理,開鑿從通州到京城長達75公里的通惠河,直入城內什剎海。據《元史》記載,當時積水潭“舳艫蔽水”,各種貨物堆積如山。元朝曾三次造漕船8000多艘載運。通惠河于明初洪武中期荒廢,永樂遷都北京因建故宮宮殿,再次疏挖通惠河故道,便於運送漕糧和建築物資。後多次疏理,修閘十幾次,也難奏效。明嘉靖六年(1527年),嘉靖皇帝準奏開挖通惠河。在吳仲等人主持下,通惠河開挖工程歷時三月余完工,成功通航。重新開挖的通惠河西起北京東便門外的大通橋,沿元代通惠河故道向東,至通州城西北。
元、明、清三朝長達700年,北京的宮殿、寺廟、官府、民房所用建築材料及工匠、糧食等官用和民用物資的供應,大都來自這條通惠河。老北京人曾説,從大運河漂來的北京城。是説修建北京城的所有建築材料基本上都是通過大運河漕運而來。無論是元大都城,還是明清北京城,都需大量磚石、木料,而這些材料來自四面八方。磚石多來自山東的臨清,那裏不僅靠近大運河,便於水運,且土質細膩,燒出的磚石堅固結實;木料多來自江南的深山老林,當時大批的木料運輸只能靠水運。
元代至明代中期,張家灣是通州重要的水陸轉運碼頭。漕運糧船抵張家灣起卸貨物。張家灣位於通州城東南7公里處,元明時期,潮白河、通惠河、蕭太后河和涼水河等數條河流在此交匯,水量充沛,水勢澎湃,利於航運。張家灣碼頭成為漕運樞紐,分為石壩和土壩碼頭,被稱為京東第一大碼頭。
明末清初,京杭大運河南北暢通,全長3500華里。800多年來,通州地區一直以漕運及倉儲為重地,被譽為“一京、二衛、三通州”。
京杭大運河在通州境內達42公里,清末民初,被封禁270年的清東陵後花園霧靈山解禁,大批原始森林樹木被砍伐運出山外。于霧靈山下曹家路村雇傭畜力馱運到40公里以外的潮河邊,捆綁在木筏上,拋入潮河,順流而下至通州的漕運碼頭,再裝入貨船,轉運到北京、天津等地銷售;中藥材轉運到河北的安國縣銷售。曹家路與通州漕運碼頭路途遙遠,兩地相距120公里,如走旱路需三天時間,走水路只需一天一夜的時間。
一條大運河連接著大江南北,不僅繁榮了歷史上各個朝代的經濟,也在繁榮經濟的過程中植播下了數不清的文物古跡。且不説京城裏定國寺、白塔寺、鐘鼓樓、天壇、地壇等名勝古跡,在通州就有眾多文物景觀,分別是燃燈佛舍利塔、大光樓、漕運碼頭、皇木廠、三教廟、八里橋(又名永通橋)、西海子公園、李卓吾墓、張家灣城墻遺跡、通運橋、寶光寺、伏魔大帝宮、通州清真寺等。
如果溯源而上,在潮白河的兩岸還可以看到更多的文物古跡。其中密雲城裏有恭王府,城外有外八景。這些數不清的文物古跡,如一顆顆璀璨耀眼的明珠,鑲嵌在京北的大地上,再被大運河文化帶串聯起來,光彩奪目,靚麗光鮮。
清朝,南方的大批商人從水路而來,幾天幾夜的路程讓他們心灰意散,一旦到了通州漕運碼頭,看到了那座燃燈佛舍利塔就會信心百倍,因為他們知道已經到達北京了。燃燈佛舍利塔成為了當時北京的標誌。
今天,漕運河道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身影,護城河也被填埋在二環路下。然而建在東直門和朝陽門內的祿米倉、南新倉、北新倉等古老建築,還在見證著漕運的非凡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