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

2022-03-07 17:30:32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鄭思雯

  海南是全國唯一一個熱帶島嶼型省份,擁有豐富的熱帶雨林資源和海洋資源。如何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記者日前從《海南省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海南省將探索行之有效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走出一條資源環境保護與促進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伍曉紅介紹,建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不僅能增強自我造血功能,也將有效推動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高水準保護的同時,實現高品質發展。

  依託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相應特色産業

  森林覆蓋率62.1%,排名全國前三;本島海岸線長度為1944公里,是全國海岸線最長的省份之一;生物物種種類及特有類群均居全國前列……作為全國唯一一個熱帶島嶼型省份,特殊的地理環境給予了海南獨有的生態優勢。

  圍繞良好的生態和資源優勢,《方案》提出發展相應的特色産業:聚焦熱帶雨林,培育高山種植,發展多元化雨林旅遊;圍繞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挖掘生物基因資源,適度發展生物制藥、園藝育種等産業;聚焦海洋,提升碧海旅遊品質,培育深海科技産業,推進漁業現代化綠色轉型升級,探索建設一、二、三産業高度融合的現代化海洋牧場。

  依託生態資源優勢,海南的特色産業發展已有清晰脈絡。“將依託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發展以南繁科研為基礎、以種業創新為核心、以熱帶農業為特色的産業體系,做優做強橡膠、檳榔、椰子、熱帶水果等優勢品種,發展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同時,依託清潔空氣、潔凈水源、適宜氣候等本底資源和産業基礎優勢,發展現代生物醫藥和康養業。”伍曉紅説。

  明晰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時間表路線圖

  為確保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蹄疾步穩,《方案》分別提出了2023年、2025年和2035年3個階段的主要目標。

  根據階段目標,到2023年,全面完成全省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基本建立生態産品價值核算體系,試點市縣探索形成一定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模式和可視化成果。

  到2025年,基本形成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制度框架,生態産品的調查監測、價值評價、經營開發、保護補償機制持續完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特色機制和模式基本形成,生態産品價值轉化走在全國前列。

  到2035年,全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制度體系,建立面向國際的生態産品交易平臺、認證體系和生態品牌,完善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海南經驗”。

  綠色是海南自貿港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為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提供優良環境支撐,海南將在“十四五”期間,全面推進海南清潔能源島建設。

  據此,海南省將加大“去煤減油”力度,安全發展核電,有序發展氣電,禁止新建獨立小水電,嚴禁新增煤電。堅持分佈式和集中式並舉發展光伏發電,積極開展海上風電項目開發建設。積極推進海洋能開發應用示範,推動波浪能、潮汐能發電等海洋能新技術應用。

  “至2025年,初步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海南清潔能源島初具規模。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到50%左右,清潔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85%。至2035年,能源清潔轉型基本實現,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1%左右,清潔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94%。”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處處長王遠松説。

  同時,海南省林業部門也將推動落實在以提供生態産品為主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取消經濟發展類指標考核,重點考核生態産品供給能力、環境品質提升、生態保護成效等方面的指標,推動將生態産品價值核算結果作為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的重要參考。

  開展六大重點工作,立足優勢破解難題

  伍曉紅介紹,圍繞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為推動解決生態産品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等問題,海南省將開展六大重點工作 。

  六大重點工作包括:摸清資源家底,開展生態産品調查監測;科學量化評估,建立生態産品價值評價制度;挖掘生態價值,將生態環境資源轉化為特色産業優勢;放大品牌溢價,促進生態産品價值增值;培育交易市場,推動生態産品交易國際國內雙循環精準供需對接;引導多方參與,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利益導向機制。

  將生態環境資源轉化為特色産業優勢該如何破題?伍曉紅説,將聚焦熱帶雨林資源,培育高山種植業、發展林下經濟,開發多元化雨林旅遊;發展海洋經濟,提升濱海旅遊品質,培育深海科技産業,推進漁業現代化轉型升級。

  同時,做優生態農業,探索從空間佈局、産業模式、種養方式、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等方面協同發力。依託良好的生態本底資源,發展現代生物醫藥産業集群和數字新産業。探索形成文旅融合發展和“體育+”發展模式。穩步推進“清潔能源島”建設。

  如何實現生態産品價值“外溢”?海南將塑造綠色低碳生態産品公用品牌,建立海南綠色低碳生態産品品質認證標準體系,增強品牌效應,提高生態産品經濟價值;推動生態修復、産業發展與生態産品價值實現“一體規劃、一體實施、一體見效”,持續開展礦坑生態修復和後續産業建設,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和資源溢價,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等綜合效益。(中國環境報記者 孫秀英)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