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湖水清 才有江水清

2022-03-11 08:08:15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鄭思雯

  長江流域湖泊眾多,這些湖泊是長江水源補給的重要來源,也是長江的重要生態屏障。

  一湖清水,才有一江碧流。長期以來,長江流域湖泊生態環境積累問題較多,重點湖泊的水生態服務功能普遍下降。開展重點湖泊生態環境修復勢在必行。

  了解重點湖泊的健康狀況是開展修復工作的前提。“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湖泊生態環境修復,關鍵措施之一就是通過開展湖泊生態健康評估來找準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進中央常委、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説。

  重點湖泊健康狀況要心中有底

  目前,我國尚未形成系統的湖泊生態健康評估指標體系。

  “目前的評估主要以化學和富營養化指標為主,一些以生物要素為核心的指標由於缺乏生態監測資料、生態指示物種不明確等原因而難以應用,評估結果不能全面反映湖泊的健康狀況,更無法很好體現湖泊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態服務功能等方面的價值。” 王毅告訴記者。

  “目前還缺乏針對長江流域重點湖泊的生態健康評估的科學研究與技術方法。”王毅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江西省委會主委、江西省政協副主席湯建人也表達了相同的擔憂:“目前,我國尚無系統的水生態環境評價制度。”

  對此,民進中央建議,要強化指標體系頂層設計,因地制宜確定具體指標。建立長江流域重點湖泊健康評估指標體系。

  具體而言,以物理指標評估重要生物棲息地的變化情況,包括水位變化、透明度、自然岸線保有率等;以化學指標評估生物生長的基礎條件狀況,包括總氮、總磷、溶解氧等;以生物指標評估生物完整性,包括重點野生動物和旗艦物種、浮游動植物、葉綠素(用於評價湖泊富營養化)、魚類、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等;以毒性指標評估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包括微囊藻毒素、重金屬等。

  王毅補充説:“在建立整體指標體系的基礎上,也要根據不同湖泊的實際情況,設置差異性的具體指標,特別是提高江湖連通、自然恢復等指標的權重,更加科學合理地評價湖泊生態健康狀況。”

  推動湖泊生態監測體系發展

  開展湖泊生態健康評估,需要有科學系統的湖泊生態健康基準數據作為參考依據,但這項工作在我國還處於研究探索階段,基礎數據缺乏,制約了相關工作開展。

  實際上,2007年—2008年,我國開展了全國重點湖泊水庫生態系統調查、評價,並通過後續“水專項”在湖泊營養物基準和標準、“三河三湖”污染治理等方面開展了專題研究,為湖泊生態健康評估奠定了一定基礎 。

  2012年,原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啟動了“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其中包含對水生態環境變化的掌握。

  但是,由於缺乏系統的制度安排與科研支撐,湖泊生態健康監測與評估工作進展較慢。對重點湖泊開展全面“體檢”和健康診斷迫在眉睫。

  民進中央建議,由生態環境部門牽頭,會同自然資源、水利等部門,研究建立長江流域重點湖泊長期生態健康監測網,實現各部門相關監測數據的互聯互通。

  針對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推動湖泊生態監測體系發展,則需要建設一支業務熟練的調查監測隊伍,強化技術培訓和經驗交流,統一培訓、統一指導,提高湖泊生態監測體系建設水準和成效。

  以鄱陽湖為切入點完善水生態環境考核評價制度

  湖泊生態健康評估是一項長期性、綜合性、系統性工程。王毅表示,應儘快制定工作方案,將長江流域重點湖泊生態健康評估工作作為相關規劃的重點任務,選取具有代表性、較為成熟的湖泊率先開展試點。

  鄱陽湖區生活著約佔整個種群數量一半的江豚,世界上98%以上的瀕危動物白鶴,80%以上的東方白鸛,以及60%以上的白枕鶴。

  生物多樣性是鄱陽湖重要生態功能之一。“建議把重點野生動物和旗艦物種(如江豚)變化情況及生物完整性納入水生態環境考核評價體系,同時密切關注直接影響水質的浮游植物、浮游動物、葉綠素等變化情況。” 湯建人説。

  除了生物多樣性考核指標,鄱陽湖地區作為水源涵養地的作用也十分重要。然而,因受內河及長江洪水雙重影響,這裡多年水位變幅之大居長江中下游各湖之首。

  湯建人表示,應該從國家層面加大力度支持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合理調蓄鄱陽湖水資源和水位變化,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助力上下游削洪抗旱和湖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同時,鄱陽湖河湖相轉換明顯,是典型的吞吐型、季節性淡水湖泊,是具有多種內陸濕地類型的世界級複雜濕地生態系統,其水質標準設置還需因地制宜。

  具體而言,要把生物多樣性、水源涵養、綜合性水質等均作為水生態環境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標準來評價鄱陽湖水質情況,為區域生態環境改善提供更加科學的指導。

  “以鄱陽湖為切入點,深入探索完善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考核評價制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才能推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更大成效,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湯建人説。

  未來,沿江各省市應齊心協力,切實為我國長江流域重點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提供有力支持。(中國環境報記者 肖琪)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