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環境補短板邁入2.0時代

2017-01-04 10:51:53|來源:文匯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

圖片默認標題

  拆違後的地塊變成現代景觀綠地,融入50多個停車位以及健身場所、百姓步道,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休憩交流的好去處。(虹口區委宣傳部供圖)

  ■本報記者祝越

  在曾經“滬上最大城中村”閔行區許浦村呼吸泥土芬芳,在虹口區20年老大難拆違地感受時尚活力,在靜安區老居民小區感受“美麗城區”……新年開工第一天,記者探訪曾經的違建重地,感受著“五違四必”綜合整治之後的“大變臉”,當以“許浦速度”為代表的大規模拆違漸漸進入尾聲,申城的生態環境補短板行動也將邁入更加精細化的2.0時代。

  “五違”帶來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上海發展的短板。昔日“五違”重災區如今舊貌換新顏,有很多經驗可以總結。比如,敢於擔當、加強協同,法治引領、依法整治,相信群眾、依靠基層,輿論監督、引導共識;比如,“沒有例外、一視同仁,沒有死角、統一標準”;比如,“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新年新氣象。上海生態環境大變樣的背後,是全市上下補短板的決心和推進發展的意志。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下,各區在違章搭建、人口導入、環境污染等“一團亂麻”之中找出“線頭”,從痛點著眼、難處著手,以擔當精神抓緊時機補短板,將上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藍圖”化為廣大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城中村感受“慢下來”

  許浦村曾是上海最大“城中村”之一,違建遍地,出了名的臟亂差。

  可現在,居民們説:“許浦大變臉啦———不但拆了違建,還建了綠地,種上了成片的涵養林,去那裏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真是再舒服不過了。”

  去年,許浦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打響閔行區“五違”整治第一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整治過程中,村裏有摩擦、有碰撞、有衝突,但更多的是拆違工作組的忘我工作,以及村民們的信任、理解和支持。51天拆違57萬平方米的“許浦速度”甚至被搬上舞臺,滬劇《你是我的深情》通過藝術加工再現了拆違工作中的點點滴滴。

  昨天,當記者再次走進這個村子,時間仿佛慢了下來。許旺路兩側,原本是兩座擠滿了近千人的“白領公寓”,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休閒綠地,沿著健身步道,呼吸到的不再是惡臭難聞的氣味,而是淡淡的泥土芬芳。一側的健身廣場響起了熟悉的廣場舞旋律,村民們用這樣的方式迎接新年。

  不遠處的許浦港,原先漂浮著的厚厚一層垃圾不見了,河水經過清淤,惡臭味兒消失了,細看那河水,不僅河道變寬了,碧波盪漾下還倒映出對岸的重重樓影。不僅如此,一條近300米長的吳淞江生態廊道已經建成,一排排涵養林猶如河道衛士一般守護著吳淞江和許浦港。今昔對比,令人感慨萬千。

  20年小區違建終成社區綠地

  中心城區的拆違工作並不大開大闔,而是更加注重拆違之後的翻新重建。連貫舒適的健身步道、可觀可遊的景觀廊架、大小錯落的卵石小品……這一頗具都市新風尚的小公園讓人眼前一亮,吸引著不少居民在此晨練散步,賞景拍照。

  新市北路1501弄是虹口區的一個老式居民區,臨近江灣地鐵站。2016年,這裡6000多平方米的違章建築是虹口區的第一個拆違點。如今,拆違後的地塊經過專業景觀設計,化身佈置現代的景觀綠地。

  “違法建築曾經矗立在小區中20多年,裏面旅館、水産攤、房屋仲介等魚龍混雜。”江灣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耿彧説,圍繞拆違後的空地作何使用,江灣鎮召開過不下百次現場會,以充分了解居民們的內心期待。經過廣泛徵詢,停車需求、健身需求、老人與小孩的活動空間,最後成為社區最大的需求,於是這片曾經的空地被規劃為社區綠地,並由同濟大學專業設計團隊“量身定制”。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景觀工程設計院院長陸偉宏告訴記者,這片綠地在市中心彌足珍貴,旁邊有公園、社區和醫院,人口非常密集,為此,設計團隊盡可能地把健身、社區交流等功能與現代元素和色彩結合起來,讓時尚的活力透現出來。最終,一處佔地約2364平方米的城市綠地融入50多個停車位、健身場所和百姓步道,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一個休憩交流、鄰裡活動的好去處。

  在周邊居民的提議下,公園的設計還特別使用了如竹木平臺等環保材質,讓這個舒適安全的遊憩空間踐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發動居民共建美麗家園

  建設美麗家園是靜安區政府2016年一號實事項目。

  地處鬧市區的西王小區建於1930年,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安妮女王式建築風格,賦予小區獨特的人文底蘊。但這一小區也曾有著傳統老式住宅小區的共同痛點:違章搭建、樓道堆物、消防隱患重重。2016年,石門二路街道為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打造美麗家園2.0升級版,在西王小區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整治行動。

  如今的西王小區,中心綠化帶“公”字頭違章已經拆除,樓道暢通敞亮,顯露出曾經的建築風格。如何調動居民親身參與,共建美麗家園?西王小區自有心得。

  在靜安區城管執法力量下沉街道後,職責範圍從街面逐步深入到社區。城管石門二路街道執法中隊會同各職能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共立案15起,將該小區內的所有違建重新梳理。治理違建的同時,中隊還積極參與小區管理,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樓道整治、群租整治、小區公共部位堆物整治,通過不懈的宣傳,居民悄悄將違建自行改正,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