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閱讀上海100勝 99 | 廊下稻浪 “桃花源”田疇翠 “外婆家”曉煙低
廊下郊野公園,總規劃21.4平方公里,一期建設約5.8平方公里,既有萬畝糧田、6000畝涵養林、800畝桂花林、700畝紫荊花、300畝楓葉島等自然風光,亦有廊下生態園、山塘民俗村、錦江中華村農家樂、上海首條鄉間半程馬拉松賽道等人文景觀。
【新民晚報·新民網】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廊下郊野公園,徐璣的田園小詩躍上鄉間粉墻,而眼前風吹稻浪的景致,恰是一派新涼秋意。
作為上海首個開放的郊野公園,從生態園到楓葉島,從萬畝糧田到山塘人家,廊下美在農本,美在自然。
春探花,夏品瓜,秋收稻,冬到農家。金山廊下,是遊人的“桃花源”,孩子的“外婆家”,也是都市的“後花園”。
萬畝糧田喜農忙
連成片的水稻田,仿佛畫家的調色板,金色的稻穗,碧綠的稻葉,顏色隨時節發生著微妙變化。早熟水稻已經開鐮,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切割、脫粒一氣呵成,空氣中瀰漫著稻穀的清香。
萬畝糧田,是廊下現代農業與生態發展的縮影。農水林一體,實現從“一粒谷”到“一粒米”的全程機械化生産。
“今年,廊下水稻種植面積為14600余畝,規模化種植,不僅便於機械化操作,而且有利精細化管理,提高單位産量和稻米品質。”廊下鎮農技站工作人員李葉介紹,萬畝糧田的種植戶均經精挑細選,有3戶千畝以上種糧大戶、8戶百畝以上的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主。
“85後”山東小夥馬天即其中之一,多年前一次機緣來到金山,被廊下廣袤而齊整的農田吸引,承包下1500畝水稻田、1500畝蔬菜基地,憑藉健康理念逐漸創出品牌。在他看來,農業科技離不開土地規模化和集約化,機械化優勢覆蓋耕、種、收各個環節,而廊下就是一片探索的土壤。
今年,馬天還嘗試啟用無人機植保,6月至今,5次飛防。只見,一架八旋翼的無人機升起,緩速飛至距離地面1.8米的上空,噴灑直徑達到4米,將經過霧化的農藥灑向稻田。“效率高多了!如果用傳統方式,8個人工作一整天,才能打完100畝地,無人機只用2個多小時,同時降低了農藥使用量,更安全、更綠色。”
農業科技,正受越來越多農戶青睞與追捧。無人機品牌大疆創新,將應用技術培訓中心上海分校開進了廊下中華村農家樂,一年間已經開設11期農業植保培訓班,培養了近百名專業的“田間飛手”。
耒耜園裏話農耕
廊下,因“姚家廊下”得名。據傳,明代刑部尚書姚士慎告老回鄉後,在宅院門前建起一條跨街長廊,為當地百姓遮風避雨,其後往來客商聚集於此,初具集鎮雛形。
曾經,這裡被稱為“上海的西伯利亞”,既指距離市中心遙遠,也指擁有最鄉土風光。而今,一座沒有圍墻的郊野公園,立足“農本”特色,將原生態的農業資源和自然村落有機結合,吸引都市人回歸大地,重返鄉土。
萬畝糧田種上彩色水稻,繪成別致圖案,仿若與自然對話;粉墻黛瓦觀音兜再現田間,四景朝暮不同,好像與光影共舞;奧運草坪綠意一望無際,引來鷗鷺翔集,似是與人群嬉戲。
2015年10月開園至今,廊下郊野公園人氣高漲,僅今年上半年,已經吸引遊客56.18萬人。
郊野公園遊客中心,位於廊下生態園。三段六間、蓮湘館、土布館、招婿樓、百果園、水上集市、小木屋等景點,將廊下的農耕文化、特色民俗和旅遊資源串連,再現400餘年前“姚家廊下”景象。
一座江南農具館格外醒目,名喚“耒耜園”。“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耒耜,中國最古老的翻土農具之一,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是犁頭,被稱為“農耕之源”。
耒耜園內,共展示300余種農具,小至彎鬥、杵臼、五升斗,大至竹耙、鍘刀、曲轅犁,展現各時代的農具變遷;一幅長26米的江南鄉村農事圖,描繪春耕、夏種、秋收、冬織的農俗,勾勒出鄉土記憶與農耕回憶。
郊野公園探農趣
廊下對農耕文化,既有靜態的展示,亦有動態的體驗。
捲起袖口、褲管,下田割稻、碼稻、捆稻,目睹稻穀脫粒成米……豐收節是廊下秋季的傳統節慶,村民割稻比賽、市民下田學農、知青返鄉體驗、農家小吃展示,從農耕運動會到田野夏令營,好不熱鬧。
向化路上,緊鄰萬畝糧田的“田間美術館”,便是去年豐收節的傑作。池杉參天的林蔭大道,70余塊高低錯落、寬窄相間的木質舊門板一字排開,彩繪的稻草人、福祿壽、大胖娃等民俗元素,與清晰可見的門把手、鑰匙孔相映成趣,訴説著老物件的新故事。
“去年廊下豐收節,我們從遷走的幾百戶農家舊宅裏,蒐集了100片舊瓦片、100扇舊門板、100個舊壇罐,邀請大學生繪畫創作,將原來一錘子敲掉、一把火燒掉的農村舊物二次利用,留住老農和市民的共同鄉愁。”廊下鎮黨委書記沈文介紹。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立秋之日涼風至”,一口口田間水井,則配上了以節氣、豐收、農家為主題的農民畫作,成為一幅幅鄉間阡陌的藝術品,沒有外框,沒有展廳,供來往遊人與市民駐足欣賞,以手觸摸,追憶鄉情。
更別提鄉野採摘農趣,廊下郊野公園的定義正是“多功能農場式”的主題公園。春來,賀爾斯學苑的草莓紅了,夏天,天母果園的水蜜桃熟了,秋季,板扎基地的獼猴桃甜了,冬日,阿婆菜飯配紅燒肉香了。
園內,還隱藏著上海首條鄉間半程馬拉松賽道,全長21公里,途經廊下人家、水岸花語、密林探幽、農家菜園、田園牧歌、金桂飄香、五彩森林、智慧農業等“廊下十景”。
山塘人家享農情
廊下山塘村姚家宅,朱桂芳家中人頭攢動,甜甜的眉毛餃,濃濃的鄉土情,是中秋佳節的傳統風味。
攤開圓圓的餃子皮,舀一勺芝麻白糖放在邊沿,蘸上蛋清捲起一半,將小碗扣上一壓,用手把外沿捏出十幾個褶子,便成了波浪形的荷葉邊,形似彎彎的眉毛,“眉毛餃”由此得名。燒起土灶,油鍋一炸,金燦燦煞是誘人,滿嘴香脆,滿屋飄香。“過年蒸蓮湘糕,中秋卷眉毛餃,是老底子的味道。”
傳承民俗,傳遞文化。9月30日錫劇,10月1日-2日滬劇,10月3日-4日越劇,10月5日-6日摺子戲,10月7日-8日來娣戲,假期裏每天送戲下鄉,譜寫鄉情農歌。
去年,山塘村獲評“中國最美村鎮人文獎”。古村、古橋、古校,山塘村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水鄉風貌,散發著誠歡誠喜的古意雅韻。以百年古校山塘小學為基,山塘村琮璞文化苑建成,培育創意産業,青瓷製作、葫蘆烙畫等互動活動,吸引青少年親近非遺。
待到11月,紅葉似火。山塘村新建江4組的楓葉島,北美紅楓、北美楓香和紅葉石楠等佔地300畝,其中僅北美紅楓就有8000余株。每到深秋,綠葉漸變為黃、橙、紅,層林盡染,美不勝收。
“世外桃源,稻花飄香;山塘人家,寄情蓮湘。小樓映明月,彩筆繪粉墻,燈河邀星光,城鄉共守望。”一曲《廊下之戀》,唱出生態之願,咏出郊野之戀——
夢想之廊,始於足下。(新民晚報記者 范潔 攝影 陶磊 蔡黃浩)
導覽:廊下生態園
地址:金山區廊下鎮漕廊公路9133號
電話:57395422
交通:1號線蓮花路地鐵站,換乘蓮廊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