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功臣袁承業院士在滬辭世

2018-01-12 09:20:28|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兩彈一星”功臣袁承業院士在滬辭世“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責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袁承業院士在研討會上。(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供圖)

  又一位為“兩彈一星”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大家離我們而去。記者昨天從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獲悉,“兩彈一星”功臣、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袁承業,因病醫治無效,于1月9日晚在上海與世長辭,享年94歲。

  作為“中國萃取劑化學之父”,袁承業為中國的核科學事業和核工業發展,傾注了全部智慧和畢生精力。直到九十高齡,他依然在為我國的戰略資源———鋰的提取、回收和利用而殫精竭慮。“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責任!”這是他一生的格言。

  每一種萃取劑都來自生産一線的需求

  袁承業先生是中國萃取劑化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立足基礎、著眼應用,在國家需要和科學探索間找到了最佳結合點。

  1959年,為了“兩彈一星”等國防任務急切需要,他毅然從已取得良好進展的氨基酸與多肽合成藥物研究改行,組建並領導核燃料萃取劑研究組,成功研製P-204、N-235和P-350等萃取劑,為中國原子能工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袁承業因此獲得國防科工委頒發的“獻身國防事業”獎章與獎狀,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作為中國科學院40位代表之一,袁承業因對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而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會見。

  在完成國防科研任務後,袁承業又帶領團隊成功研製出一系列新型實用萃取劑,並得到廣泛應用,其中11個品種萃取劑實現了工業化生産。這些萃取劑幾乎涵蓋當時中國萃取劑工業的全部。

  “很多萃取劑不是我們想出來的,也不是誰要求我們做的。而是生産實踐提出這樣的需求,我們才用自己的知識加以實現。”數年前,他回顧自己的科研生涯時説,稀土元素萃取中,有一個課題是將鈮鉭分離。由於這個過程不能碰玻璃,可實驗室所有瓶瓶罐罐都是玻璃的,他們不得不先把所有玻璃儀器都換成塑膠的。後來,由此研製成功的N503,不但成功萃取了鈮鉭,還為上海污水治理的“廢水脫酚”作出了貢獻。

  國家的尊嚴和需要至高無上

  在袁承業心中,祖國的尊嚴和國家的需要至高無上。上世紀80年代,袁承業在出席國際學術會議時,曾兩次碰到會議主辦方挂錯國旗,他發現後,立刻向大會主席提出要求更正。“這樣的原則問題,一定是不能含糊的!”

  生命不息,為國家發展奉獻的心意不竭。即使已到耄耋之年,他仍傾心關注科技前沿。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丁奎嶺院士告訴記者,釷基核能鋰同位素分離、青海鹽湖鋰資源,這些關乎國家戰略需求的課題,一直受到袁先生關注。十幾年前,他就提出,要注重鋰資源的回收利用,果然在今天成為科研和産業熱點。

  中國科學院有機氟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胡金波説,自己在承擔鋰同位素分離項目時,經常請教袁先生,他把自己多年工作積累所形成的工作思路和具體做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年輕的研究人員。

  他常對青年科學家説:“沒有興趣是做不好研究的,但個人興趣必須服從國家的需要。”他以蘇聯鋼鐵英雄保爾·柯察金的名言激勵年輕人:“作為科學家,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應該問問自己,我這一輩子為國家作了哪些有用的貢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