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買買買” 中國汽車行業颳起新合資潮流

2018-03-16 11:33:43|來源:東方網|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今年以來,在中國汽車市場龐大規模的吸引下,中國汽車行業又颳起了一陣新合資潮,參與的車企更多,新業務也指向前景更光明的新能源等方面。值得關注的是,與以往中國車企僅是單方面與外資合資開發中國市場不同,也開始有中國車企主動出擊收購外方車企股份,為自己爭取話語權,形成一股汽車業界的新潮流。

  新年掀起新合資潮

  今年春節過後不久在汽車業界就馬上傳出了一個新的合資消息,長城汽車在港交所發佈公告,宣稱與寶馬股份公司簽署意向書,雙方將以合資公司的形式開展合作,而合作方向主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消息顯示,如果寶馬的計劃得以實施,將是MINI汽車首次在歐洲以外地區生産。緊接著北京汽車與戴姆勒共同宣佈,雙方計劃投資超過119億元人民幣,將北京汽車北京分公司位於北京順義的工廠進行升級,打造為北京奔馳新的豪華車生産基地。如此一來,北京奔馳將獲更多豪華車産能及新能源車産能,同時這也是去年雙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戰略合作的延續。

  三月份,合資的腳步仍在繼續向前。據了解,3月7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攜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和奧迪股份公司,在日內瓦簽署了兩份關於成立兩家新公司的諒解備忘錄。根據備忘錄,合作各方將在2018年成立全新的“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和“一汽奧迪移動出行服務(中國)有限公司”,這兩家新公司將分別專登出售業務以及移動出行和數字服務。

  從今年以來的業界新動態可以看到,這股新合資潮全部都指向新業務,包括新能源車、移動出行以及數字服務。在中國汽車行業面臨巨大變革的背景下,眾多車企的這番舉動並不會馬上對市場産生實質性的影響,不過可看做是對將來汽車的佈局,影響深遠。

  中國車企 也主動“買買買”

  除了與外資車企合資開發中國汽車市場這種傳統“套路”外,中國車企也在主動出擊。今年2月份,吉利宣佈已通過旗下海外企主體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此次收購完成後,吉利集團將成為戴姆勒最大的股東,並承諾長期持有其股權。這一動作至今仍成為業界的話題,在不斷被討論。

  其實吉利收購外資車企股份甚至是整車企業並不是第一次,過去的沃爾沃,以及寶騰、路特斯等都已經被吉利收入囊中。不僅僅是吉利,早在2014年,東風汽車收購PSA股份,與法國政府、標致家族旗下控股公司一起成為PSA並列第一大股東,三方分別持股約14%。

  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吉利此次收購的對像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這番舉動可以説前所未有,而且極具想像力。吉利斥鉅資收購意欲何為?或許可以從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話中得知一二:“21世紀的全球汽車行業面臨巨大創新機遇,也面臨來自於非汽車行業公司的挑戰,各個汽車企業單打獨鬥很難贏得這場戰爭。為了主動抓住機遇,我們必須刷新思維方式,與朋友和夥伴聯合,通過協同與分享來佔領技術制高點。”如果説東風汽車收購PSA股份更看重的是核心技術的合作,那麼吉利收購戴姆勒除了考慮在純電動車上展開業務合作,另一方面也是借助戴姆勒進駐歐洲市場,為領克品牌鋪路。總的來説,中國車企在不斷發展壯大中已經掌握了更多的主動權,也孕育出與外資車企更多的合作方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