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匯聚巾幗力量 凝聚巾幗智慧
過去五年間,上海婦聯繫統積極服務和聯繫婦女群眾,不斷下沉服務重心,延伸服務觸角、構建服務網絡,創新服務方式,突出“建機制、強功能、重實效”,以更加活力、更加堅強的形式,切實為廣大婦女兒童和家庭服務,提升婦女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圍繞上海構築“四大優勢”、打響“四大品牌”,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征程上,積極動員廣大女性,匯聚巾幗力量,凝聚巾幗智慧,展風采建新功。
夯實服務基礎,廣納人才帶來“源頭活水”
上海市第十五次婦女代表大會代表、上海銘言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單東萍是上海首家菜市場婦聯組織——銘言菜市場婦聯的副主席。來滬14年,單東萍做過菜場攤主,現在是菜場管理和指導者。加入婦聯,她和姐妹們都找到了“娘家”,在第二故鄉——上海更安心、充實地工作生活。本屆市婦代會820名參會代表中,就有708名像單東萍一樣的各行各業一線代表,佔比為86.34%。她們代表上海各界婦女,為推進上海婦女事業發展、創造美好生活,參政議政、建言獻策。
近幾年,以群團改革為契機,上海婦聯繫統不斷夯實服務群眾的基層基礎,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首先是大刀闊斧,優化組織設置,縮減部室,構建“小機關、強基層、全覆蓋”的組織體系,提升基層婦聯組織識別度和人力資源佔比。現在,上海市、區、街鎮、居村四級執委總數90404人,其中每個街鎮婦聯執委擴容到30人以上,並配備1-2名家庭社工;全市街鎮婦聯執委總人數6904人,是改革前的3倍;每個居村婦聯執委擴容到15人以上,全市居村婦聯執委總人數82709人,是改革前的4倍。
織密服務網絡,7678個婦女之家遍佈全市
徐匯區天平路245號的上海市婦女兒童服務指導中心(巾幗園)一樓挂著兩塊牌子———上海市婦女之家旗艦園、上海市兒童之家示範園。在這裡,市民可以查詢到全市各區、街鎮、居村婦聯所有的婦女兒童和家庭服務項目、資源和活動等信息。這個“中樞神經”之外,在申城大街小巷、城區、郊區還遍佈著7678個婦女之家,成為婦聯組織感知婦女兒童需求的“神經末梢”,打通了服務婦女和家庭的“最後一公里”。
市婦聯主席、黨組書記徐楓介紹,“2011年以來,上海婦聯繫統持續在女性就業和活動最集中、最有需要的場所建設服務陣地——婦女之家,比如商務樓宇、開發園區、居委會、社會組織、仲介行業、村宅基地、樓組、商務樓宇等處,密織服務網絡,延伸服務觸角。”婦女之傢具有宣傳教育、維權服務、家庭建設、文體活動和了解婦情民意等功能,將婦聯的幫困救助、法律援助、反家暴等服務,“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品牌,以及“知心媽媽”“家庭教育進社區”等項目送到全市女性身邊。
創新工作模式,重心向下傾聽婦女呼聲和意見
新時代的女性最需要什麼?如何引領和提高婦女在上海實現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中的參與度和貢獻率?市婦聯不斷創新服務及聯繫婦女兒童和家庭的工作方法,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網絡新媒體等多種形式,為更多婦女提供更高效、更對路的服務。
圍繞群團改革的重點,市婦聯認真落實“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要求,工作重心持續下移。全面推進落實機關幹部基層工作“五個一”制度,機關幹部通過“當一天基層婦女幹部、參加一次居村婦女活動、發現一個困擾婦女群眾的問題、為居村婦女群眾開展一次服務、交一個基層婦女群眾朋友”等,走進、傾聽、了解和服務婦女群眾。目前,市婦聯所有機關幹部都已前往居住地居(村)婦聯報到,還有很多人結對其他基層婦聯組織。以金山區為例,近4000名區、鎮、村三級婦聯執委走進“婦女之家”、宅基(樓組)婦女議事堂,走進老黨員、老先進、外來媳婦等困難家庭,數千次走訪婦女群眾,建立婦聯組織和婦女群眾“共呼吸”的親密紐帶。
信息化時代,上海婦聯繫統積極建設網上網下相融合的工作平臺,以及連結各級婦聯組織、團體會員的“婦聯通”等平臺,團結引領、凝聚服務廣大女性的“網上婦聯”平臺,以最便捷的方式抵達婦女群眾。上海婦聯的微信公眾號“上海女性”上還特別開設需求調研專欄,收集意見建議,部分內容轉化為上海和全國“兩會”提案議案、市政府實事項目等,對婦女群眾的訴求件件有回應、有落實。
過去五年間,上海婦聯繫統積極服務和聯繫婦女群眾,下沉服務重心,延伸服務觸角,創新服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