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童心”打破音樂門類,欲將琵琶推向國際舞臺 81歲劉德海:不希望琵琶成為一個孤獨的奇跡
劉德海演出照。(主辦方供圖)
琵琶大師劉德海日前在上海音樂廳“敦煌國樂”師生音樂會上舉行多首新作首演。音樂會上不僅有傳統江南絲竹之聲,更有81歲高齡的劉德海為兒童奏響《平安之夜》的琵琶新聲,欲與西方古典音樂大師巴赫隔空對話。
在劉德海看來,琵琶在民族樂器中的特殊地位在於其海納百川的包容性。它不僅融合了西域與江南血統,琵琶更在不同樂曲風格的探索中走在改革前沿。 “不希望琵琶成為一個孤獨的奇跡”,是劉德海不斷進行作曲、技法創新的初衷。“回歸江南民間音樂的根基,汲取外國優秀的技術經驗,把琵琶推向世界,我們要再走前人沒走完的路。”
以絲竹古韻抵擋“流行之躁”
一曲 《故鄉行》拉開了音樂會的序幕。劉德海19歲離開上海,特意在暮年返鄉之際以 《文將軍》改編的琵琶曲作為 “絲竹新聲”開場自有深意。 “江南不僅是民樂傳統文化的搖籃,到江南田野中采風尋根,也是傳統音樂人必須回歸的道路。”師生音樂會前的排練,劉德海在台下指導時頻頻站起擊掌打節拍,引導學生進入音律涌動的一呼一吸。“現在的琵琶‘脾氣很壞’,很‘躁’。”劉德海表示,年輕演奏家容易受一些流行音樂的衝擊,要守住柔韌的江南絲竹根基並不容易。
走場結束後,劉德海的得意門生李佳不願休息,獨抱琵琶在臺上苦練琢磨許久。李佳在音樂會中獨奏的傳統琵琶大套文曲 《月兒高》,抒情寫景之外更重精神內涵。現代演奏家如何觸摸古人精微細膩、莊重大氣的音樂質感?李佳回憶起了與絲竹樂隊的崑曲排演經歷, “合作中不知不覺融入了其他絲竹管弦慣用的加花”。其他民族樂器中源於江南的民間音樂基礎,能讓演奏家汲取到獨奏中難以領悟的經驗和情感,不僅為合奏 “墊出好聽的細節”,也能在專業琵琶樂曲演奏和二度創作改編中,散髮絲竹管弦的韻味。
“大珠小珠”落出巴赫的和諧
提起琵琶,大多觀眾的印象仍停留在 《十面埋伏》中令人耳暈目眩的高難度技巧。相比易於入門的古箏、鋼琴等樂器,琵琶近年迎來的考級琴童人數雖有增加,普及度仍遠遠不及。劉德海近年特意創作、改編了一批兒童音樂,此次首演的 《聽媽媽講好故事》 《平安之夜》 《快樂的夏令營》等樂曲也進行了網絡直播,正有意改變觀眾的認識:“彈琵琶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傳統樂曲大多較為深沉,有一定難度,初接觸時有距離感,愉快而深刻的少。”劉德海表示,民樂創作中,兒童音樂歷來是欠缺的門類,傳統樂曲中極為罕見,現代民樂作曲家也較少關注。 “創作孩子喜歡聽的音樂,才能讓孩子喜歡琵琶。”
這一民樂新課題,讓劉德海的創作經歷了 “從八個月到幾年的難産期”。他向西方音樂大師巴赫取經,將十二平均律的作曲技法移植到琵琶弦上,才終於撥弄出了優美和聲。“怎麼讓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音不散亂?和聲,只有用和聲,讓琵琶作為彈撥樂器的顆粒聲音 ‘抱團’,達到群體性的和諧。”在音樂會的壓軸曲目 《踢踏舞》中,劉德海突破性地運用中指食指雙彈挑組合的新技巧,讓習慣了 “獨唱”的民族樂器奏響曼妙新奇的雙人歌舞,琵琶也終於有了一首真正的音樂會練習曲。
“琵琶本身是從西域傳來的樂器,經過現代樂器改良後,完全能滿足西方律制中轉調、移調的前提條件。”青年琵琶演奏家李佳解釋。正是由於樂器本身的包容性,琵琶現代作品風格極為豐富,在 《瀏陽河》《倒垂簾》等民歌、 《唱支山歌給黨聽》等紅歌改編中 “大出風頭”;與西方交響樂隊、民族管弦樂隊的合作也更為融洽。1973年,劉德海首開琵琶與大型交響樂團合作之先河,創作琵琶協奏曲 《草原小姐妹》,又與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 西柏林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將琵琶藝術推向國際舞臺。
“琵琶永遠在爬坡。”劉德海曾經這樣説,所以他一直在探索琵琶作為世界性樂器向前發展的各種可能性。李佳也説,有追求的民族音樂演奏家、作曲家,都不希望將琵琶局限在特色音域、特色樂器的框定中。“琵琶能不能像小提琴、鋼琴一樣,讓全世界的人都聽見?”劉德海從琵琶的 “童心”中,看到了打通高雅音樂、通俗音樂門類,跨越文化、國界傳播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