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聯手市文明辦、市發改委、市衛計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新聞出版局、市體育局、市農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及各區政府,全力推進市政府實事項目 “提升4500個標準化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 (中心)服務功能”,立足率先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助推打響“上海文化”品牌,通過多級聯動、多方聯合、下沉資源,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著力夯實本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四級網絡,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本系列專題將分期呈現16個區提升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服務功能取得的新進展、新變化,以期更深度、更全面、更生動地展現上海最基層公共文化建設之現狀,並以此展現上海涵養文化生態、豐富城市文化生活的積極作為。
一村一居一舞臺
在寶山區大場鎮華欣苑小區,有一支遠近聞名的“新華民樂隊”。樂隊由當地的民樂愛好者組成,居委會提供一定的活動經費與排練場地,合力傳承江南絲竹。“大場江南絲竹”産生於民間,流行於民間,新華民樂隊同樣有著為百姓服務的優良傳統。每年,樂隊都會反哺社區,將悠揚的樂聲送到敬老院、居民小區、老年活動室和學校,“江南絲竹”成為此地的特色文化名片。這是寶山活躍的基層文化之縮影。
眾文空間
今年年初,“提升4500個標準化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服務功能”被納入市政府實事項目,著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為此,寶山區在構建“春之櫻、夏之郵、秋之藝、冬之閱”文化四季品牌格局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目光聚焦到基層居村,通過構建四級公共文化資源配送體系,打造 “眾文空間”、“一村一居一舞臺”等惠民實事項目,推出“寶山大劇薈”、“寶山市民藝術修身導賞計劃”、“寶山星舞臺”等惠民活動,源源不斷地將優質文化資源送到百姓家門口。同時也積極培育居村群文團隊,紮實提升全區420個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服務功能,讓每一位寶山百姓都能有滿滿的文化獲得感。
寶山星舞臺展示展演活動
一村一居一舞臺 夯實硬體基礎
寶山區地處上海市東北部,位於長江、黃浦江、吳淞江三水交匯之處,江風海韻、文脈深厚,是中國近代自主開埠的策源地,也是中國近代工業和現代教育的重要發祥地。寶山民間文化獨具特色,羅店龍船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項目名錄,另有市級非遺項目7個,區級非遺項目25個。羅店鎮、月浦鎮、顧村鎮、羅涇鎮更獲評為2018-2020年度上海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羅店鎮被上海市推薦參評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寶山文化資源豐富,聚焦老百姓對更高品質、更高水準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需要利用好現有資源,努力探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提升服務的針對性及精準度,讓文化資源下沉到居村,打造家門口的文化驛站,而這些措施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居民文化素養。”寶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廣局黨委書記、局長王一川説。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節
近年來,寶山區積極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設施基礎,“人人共享、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功能完善”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體系日趨完善。寶山擁有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寶山區圖書館、寶山區文化館、月浦文化館等市、區級公共文化設施;木文化博物館、上海玻璃博物館、奇石博物館、3D列印博物館等各具特色的社會博物館、陳列館共39家。為進一步擴充文化設施服務覆蓋面,讓百姓就近、就便、自主選擇文化場館,寶山區探索形成“政府+社會”設施網絡,成立寶山區博物館聯盟,依託市民文化節等各類載體和平臺,促進區內各類文化場館間的聯合聯動,讓公共文化服務近在咫尺、觸手可及。目前,全區各類文化設施總面積達36.3萬平方米,人均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到0.18平方米,“15分鐘文化圈”不斷提升服務能級。
作為上海北部的人口導入區與城市功能轉型承載區,寶山百姓的文化需求十分旺盛。為了進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務觸角,區文廣局聚焦抬高底部,加大文化經費投入,紮實推進“一村一居一舞臺”區政府實事項目,對多功能綜合文化活動室進行標準化的燈光、音響配置,打造老百姓身邊的文化舞臺。截止目前,寶山已有“一村一居一舞臺”134個,到今年年底,還將完成15個,使總數提升至149個。此外,寶山還創新實施星級綜合文化活動室和星級群眾文藝團隊評選,在評選出73個星級綜合文化活動室和89個星級文藝團隊的基礎上,選取7個星級綜合活動室打造各具特色的“眾文空間”,注入新的功能內涵,進一步改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設施和環境,以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
呼瑪二村公共客廳
百姓“點單”政府“端菜” 供需精準對接
對於居村文化活動室而言,硬體設施的改造、提升是基礎,而文化資源的注入、文化活動的開展則是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的最有力證明。大場鎮觀闌泓郡、泓匯地標兩個小區都由經緯城市綠洲第三居委統一管理,由於小區內年輕人居多,居委會便把文化活動的重點放在親子項目上。每年暑假,為期一月、活動次數多達20次的“家園夏令營”成為居民一致肯定的亮點品牌。夏令營倡導趣味教學,以動手類和文博類場館參觀為主,目前已經步入第七年,學生也從最初的60多位擴展到現在的200多位。有位家長感慨:“居委會的活動越辦越精彩,孩子們在活動室就能鍛鍊動手能力,學到課外知識,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
插花導賞課進入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
除了居委會自發組織的活動,依託市、區、街鎮、居村的四級公共文化配送網絡,戲曲導賞、健康講座、非遺體驗、手工活動、詩詞賞析等源源不斷的文化活動被送進 “家門口”的文化活動室。寶山區堅持以“需求側”指導“供給側”,深化配送改革,引入競爭機制,區級公共文化資源配送面向社會公開招投標,實現公共文化配送從“政府為主體單一輸出”向“社會主體參與多元供給”轉變,通過精心組織策劃,覆蓋全區村居,積極推進公共文化資源配送工作向偏遠村委傾斜,年均配送各類文化服務活動3500余場,受益人次達60萬餘人次。
百姓家門口的“公益影院”同樣月月開張,區文化部門精心策劃實施覆蓋全區村居的文化網絡,將政府“送菜”和百姓“點菜”供需有機對接,為每個行政村提供至少每月1場的公益數字電影放映服務,年均放映3千余場公益電影,服務百姓達40萬人次。同時,寶山以現有62個農家書屋為陣地,進一步提升書屋設施建設、管理和服務能級,全年配送各類圖書1萬餘冊,併為每一個書屋配送30種報刊雜誌,不斷延伸農家書屋服務觸角,讓基層百姓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著名昆劇藝術名家谷好好為寶山百姓帶來昆劇導賞課
“文化需要熏陶,並通過實踐養成。政府職能部門要做的是做大做強公共文化資源庫,讓百姓有更多的文化大餐可以選、可以點、可以品。”王一川説。為此,寶山創新推出“寶山市民藝術修身導賞計劃”,按照音樂、美術、文學、建築、舞蹈、戲劇、電影七大藝術門類,建立300場藝術導賞資源庫,以多方師資融合的方式,構建專業、高效的藝術導賞師資團,打造層次遞進的藝術導賞系統網絡。對於導賞計劃感興趣的居村活動室、文創園區、文化中心等都可以參與“點單”。
在原有基礎上,寶山還升級打造了“寶山大劇薈”惠民項目。圍繞“月月有好戲”集聚滬上和外省市優秀劇團,4年來引進京劇《貞觀盛事》、芭蕾舞劇《天鵝湖》、昆劇《臨川四夢》等30多部經典劇目,參與市民達4萬多人次。採取區、街鎮兩級財政投入與公益票價補貼機制,進一步降低了高雅藝術欣賞 “門檻”,形成廣泛參與文化建設的良好態勢,讓廣大老百姓在感受藝術、樂享經典中提升藝術欣賞水準。
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節月浦鎮專場
多方合力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級
截止目前,寶山區已順利完成第一批和第二批驗收工作,通過驗收的居村點位數達376個,共完成89.5%的點位驗收,年底前將全覆蓋完成點位驗收工作。
“總體驗收情況較好,隨著實事項目的深入推進,家門口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不斷豐富,百姓的文化獲得感不斷提升。”區文廣局工作人員表示。隨著市民文化節的蓬勃開展和四級公共文化資源配送的深入推進,“老來樂”“社區納涼晚會”等一批優質公共文化服務送到了百姓身邊,活動覆蓋面得到進一步擴大,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高品質、合口味的文化服務,切實豐富充實了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打通公共文化“最後一公里”是一場持久戰。寶山區文廣局表示,未來將繼續在全區範圍內加強基層社區公共文化建設,夯實“硬體”基礎,加強“軟體”建設,同步介紹推廣優秀居村點位案例,起到示範帶頭作用。目前,羅涇鎮西塘村文化空間、廟行鎮綠地閱讀室、友誼路街道陳伯吹兒童文學主題閱覽室、寶山月浦竹工藝展示體驗區等多個“眾文空間”已積極立項,將通過文化空間再造和文化資源注入兩部分內容,在軟硬體設施方面施策加力,真正讓市民在家門口的“文化客廳”“百姓舞臺”有所樂、有所學。同時,還將以打造“一居一村一品牌”為契機,有機結合“寶山星級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寶山星級群眾文藝團隊”創建與“寶山星舞臺”賽事等星級系列評選活動,持續激發百姓參與文化的熱情與文藝創作的激情,挖掘創建過程中的先進團隊與典型案例,切實提升工作品質。
因地制宜 打造一居村一品牌
“激活”居村文化氛圍,活躍居村文化生態,離不開居村群文團隊的反哺與貢獻,也離不開文化能人的帶頭作用。在市政府實事項目推進過程中,寶山區通過經費、排練廳、演出場地等支持舉措,積極孵化基層群文團隊,挖掘源自社區的文化帶頭人。
如今,走進任意一家居村文化活動室,都能看到合唱隊在唱歌、舞蹈隊在排練,手工坊熱熱鬧鬧。各個居村的群文團隊、群文項目和而不同,有的重在“鄉土情懷”,有的重在中西合璧,有的重在文化傳承,可謂實現了“一居村一品牌”。
坐落在月浦鎮申浦路中冶尚園288弄和月塘路寶月花園268弄的寶月尚園居委綜合文化活動室,面積共500多平方米,2014年7月正式建成。過去,活動室以棋牌、開會、讀報為主,功能單一,年輕的居委書記莊燕認為必須注入文化資源,增強活動室文化氛圍。在挨家走訪後,居委會牽頭成立了“長春藤”志願坊,邀請具有個人特長的居民來活動室開班授課,目前已開設“水墨香”書法班、“竹之韻”竹編工作室、“君悅”心理工作室等特色課程,深受居民歡迎。小區裏的書法家趙剛年近七十,卻當仁不讓地承擔了書法班的教學工作,每週二為零基礎的老年居民講習書法,短短三四年,不少學員的作品已經能參加全市乃至全國的書法展了。居民趙阿伯已經學習了好幾年書法,幾乎每堂課都沒落下,他説,小區書法班在周邊社區鼎鼎有名,豐富了居民的退休生活。
依託街鎮地域文化與豐厚的民間文化資源,寶山定向扶持以羅店龍船、大場書畫、楊行吹塑板畫、友誼剪紙等街鎮“一地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建設,開展品牌非遺活動進鄉村、進社區,紮根基層服務百姓,不斷提升特色品牌影響力、社區粘合度和百姓親和感,讓廣大百姓記取鄉愁鄉韻,提高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
在此過程中,不少居村因地制宜引入文化資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活動 。如羅涇鎮陳行村的滬劇沙龍、淞南鎮長宏新苑居委的剪紙班、吳淞街道三營房居委的“軍地共建雙擁”活動、高境鎮共和十一村居委的“阿婆學堂”、友誼路街道寶山五村居委綠緣坊手工創意坊的手鞠球、絲網花製作等等。居委活動室各具特色、各具特點,既傳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又展現了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文化內容,每個居村都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