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選樹活動舉行

2023-02-24 09:47:1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石悅

  原標題:滬上8位醫界泰斗榮膺“醫德之光”、15位醫務工作者當選“醫德楷模” “為患者而醫”是不變的追求

  第二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選樹活動2月23日揭曉:王鴻利等8位80周歲以上、從醫50年以上,德高望重的醫界泰斗榮膺“醫德之光”選樹人物,王育璠等15位醫務工作者當選“醫德楷模”選樹人物。

  86歲的王鴻利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也是中國檢驗醫學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檢驗醫學專業創始人之一,曾兩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他專注“血栓與止血”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勇闖“玻璃人”手術禁區,帶領瑞金團隊為血友病患者的外科手術護航,行醫近60年,他真正做到了“做人做事做學問,盡心盡力盡責任”。

  102歲的國醫大師朱南孫教授,來自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她是中醫藥文化長城的修繕人和保護者,參與創辦上海第一個獨立建制的中醫婦科,獲“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她出身中醫世家,懸壺濟世八十載,接診患者百萬人次,為診治婦科疑難病症,她建立了“朱氏婦科”特色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百歲高齡的她依舊堅持每週坐診,“為患者而醫”是她不變的追求。

  89歲的國醫大師劉嘉湘教授,來自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全國中醫腫瘤醫療中心主任。他是我國中醫腫瘤學科創始人,以“扶正法”治療晚期肺癌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準。他治學嚴謹,真情對待患者,常説“中醫藥能治療腫瘤,我們要有唱主角的信心和勇氣”。

  93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教授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授、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名譽所長,他首次提出“亞臨床肝癌”概念,被國際肝病學奠基人稱為“人類認識和治療肝癌的重大進展”。三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他大半生與肝癌搏擊,讓患者的生存期從五年、十年延長至二十年、三十年。

  86歲的巫善明教授是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原院長兼肝病科主任,半世紀征戰傳染病防治領域,他創建了國內首家産科肝炎病床,研製抗乙肝病毒藥物,為數萬患者帶去新的希望。

  103歲的李國維教授是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原院長,學貫中西,在婦科中西醫結合診療領域貢獻卓著,百歲高齡依然堅持每週坐診兩個門診。他常説,“我的醫術是黨和人民給的,只要病人需要我,我就願意為他們奉獻一份光和熱!”

  90歲的歐陽仁榮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原院長、血液科主任、教授,也是仁濟醫院血液科創立者之一,深耕血液病領域70多年。他打造了“白血病規範化分層治療”,重點攻關血液腫瘤,他常對後輩説,“我們要仔細診治每一個病例,因為病患是把生命託付給了你。”

  89歲的俞瑾教授是全國名中醫,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原中醫科主任,從醫半個世紀,對20多種不孕疾病開展系列研究,前往海內外講學,更多次奔赴我國偏遠地區送醫下鄉,被尊稱為“世界外婆”。她説,“我真的很開心,能給千萬個家庭帶去幸福,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價值的。”

  此次“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選樹活動還産生了15名“醫德楷模”,均為一線崗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甘於奉獻,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主辦方表示,選樹活動旨在彰顯衛生健康行業新風,持續深化文明行業創建,鼓勵廣大醫務人員積極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記者 顧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