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聯賽全明星對抗賽日前在鄭州體育館激情上演,將賽事氛圍推向一個新的高潮,生動詮釋了女排精神的接續與傳承。這一場景,正是豫排聯賽自啟動以來持續“出圈”的縮影,折射出河南以賽事為牽引,推動體育與文旅、消費深度融合的積極探索。
賽事為媒,打造全民共享的體育盛宴
作為河南省首次舉辦的省級女子排球城市聯賽,豫排聯賽自啟動之初就明確“全民參與”定位,設分區賽、排位賽和總決賽三個階段。截至11月4日,第二階段排位賽賽程過半,鄭州隊一場未負穩居榜首,航空港區隊、洛陽隊、開封龍亭隊緊隨其後,競爭日趨白熱化。
豫排聯賽致力於降低參與門檻,運動員年齡跨度從16歲至45歲,涵蓋中學生、大學生、在職人員等多元群體,真正體現“全員排球”的辦賽理念。豫排聯賽既是競技體育,更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綜合文商旅盛宴。豫排聯賽以“一球一賽場,一城一故鄉”為主題,在保障聯賽順利開展的前提下,以賽事為載體,積極探索“賽事+文旅”“賽事+消費”等辦賽新模式。
賽場上,本土文化元素連番上演。商丘賽區,青少年演員唱起豫劇《花木蘭》選段;開封賽區,舞蹈、歌曲盡展大宋風華……賽場外,盤扣技藝、葫蘆烙畫、古法香囊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琳琅滿目。據統計,各賽區分別在賽場週邊組織了50余場次“排場”市集,吸引大批群眾和遊客參與。
賽事與文旅形成了雙向促進。一方面,跟著賽事去旅遊,各地積極推出精品文旅線路。另一方面,通過文旅帶動觀賽,各地推出看聯賽免門票等優惠活動。
多點開花,賽事經濟呈現蓬勃生機
不僅僅是豫排聯賽,賽事經濟在河南已蔚然成風。
今年8月,被稱為“鄭BA”的2025年鄭州市籃球聯賽、被稱為“鄭超”的2025年鄭州市足球聯賽先後啟動。“鄭BA”開展“賽事進商圈”,將部分比賽設置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內,推出“籃球主題美食街”及專屬消費優惠,覆蓋餐飲、酒店等200余家商戶,實現“觀賽+購物+餐飲”一站式體驗。單場平均吸引觀眾超3000人次,帶動周邊商業營業額顯著提升。“鄭超”結合16個區縣的文化特色,聯合本地餐飲品牌推出“足球嘉年華”主題夜市和“諸侯套餐”,以“賽事+夜市”延長消費鏈條、激活夜間經濟,為市民和球迷打造沉浸式的觀賽體驗。
在此之前,河洛大地則通過乒乓球掀起全民健身熱潮。近年來,“洛陽球王”乒乓球爭霸賽的名氣越叫越響。據統計,3年來,超4000名異地選手參與。
在鄭州航空港區,騎行比賽接連舉辦。從2025“一帶一路”國家駐華使節自行車系列賽,到“行走是吾鄉”2025年河南省自行車公開賽,雙鶴湖中央公園已舉辦多場自行車賽,逐步形成“體育+生態+科技”的特色賽事IP,雙鶴湖科創走廊品牌越叫越響。
政策引領,推動賽事經濟走向“長紅”
今年5月,《河南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印發,明確提出“做大體育消費”。鄭州將對經國際組織授權的高水準賽事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補貼,對全國性賽事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補貼,對自主品牌賽事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補貼。
“體育賽事拉動經濟增長,在於以賽事流量為入口,通過場景融合、産業聯動、價值延伸實現‘從流量經濟向留量經濟、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從政府主導向政府參與’的轉化。”豫健(河南)體育産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豫排聯賽仍在火熱進行中,已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辦賽模式。下一步,要持續深挖豫排聯賽自身商業價值,與更多特色IP互動打卡,實現跨界資源整合,相互吸粉引流;建立完善的商務運營體系,發揮“票根經濟”效應,構建具備商業閉環的産業合作模式,有效實現“賽事+”與文、商、旅跨界融合,促進賽事經濟從“網紅”變成“長紅”。
以豫排聯賽為代表,河南正通過體育賽事的創新運營,探索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體文旅商融合發展之路,在全國賽事經濟發展中貢獻更多“河南智慧”,書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本報兼職記者 韋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