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鄰裡匯":"家門口客廳"打造美好生活共同體

2019-12-12 10:52:1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李佳藝 |責編:石麗敏

徐匯區"鄰裡匯":"家門口客廳"打造美好生活共同體

在長橋四村,一支擁有約8名常駐成員的民樂隊在“鄰裡匯”建設中順利組建。 舒抒 攝

  2016年起,徐匯在上海率先打造“鄰裡匯”,初衷是為了補足中心城區家門口養老服務不足,解決社區公共服務空間少、資源散、功能弱,以及社區治理缺乏有效抓手和平臺的問題。

  三年過去,全區13個街鎮均實現了“大小鄰裡匯”全覆蓋,這一“家門口的客廳”逐漸得到了居民打心眼裏的認同。

   “關門”與“開門”的背後

  2016年,喬鏖剛到康健街道壽昌坊任職居民區書記。這位年輕的“80後”頓感“好難”——當時大部分居民對“美好生活”的認識,就是抓一把瓜子、坐在樓道口,曬太陽“嘎訕胡”。但凡居民區要召集志願者或是搞活動,參與的也總是幾張“老面孔”。

  恰逢徐匯區正為試點建設首批“鄰裡匯”尋覓合適空間,位於壽昌坊小區南側的一處閒置倉庫進入大家視野。2017年開春,壽昌坊“鄰裡匯”建成投用,一開始有兩扇門,分別位於滬閔路高架一側和壽昌坊小區內。沒多久,考慮到居民的各種擔心,居委會封閉了小區裏的大門。可這樣一來,壽昌坊的居民想去,就必須繞道。喬鏖和同事們都覺得這樣不行,“鄰裡匯”不僅沒有方便居民,反而增加了老人走大馬路的風險,“門還是得開。”

  這一次,“鄰裡匯”的門不僅再次打開,封閉的圍墻還變成了欄杆。一天,大約50位居民把喬鏖圍在中間。其中一半人“質疑”居委會,“關上的門怎麼又開了。”另一半人則比居委會更先一步回應,“我們居民也要進出‘鄰裡匯’,為什麼小區裏就不能開一扇門?”

  “最後主要依靠‘誰都會老’這句話説服了大部分反對‘開門’的居民。”但喬鏖還有更重要的收穫。通過這次兩方持不同意見居民的討論,他發現“鄰裡匯”不僅是家門口的客廳、家門口的助老服務點,更是所有居民參與議事、民主協商的理想載體。

  挖掘小區能人聚集“鄰裡匯”

  2015年,謝麗英來到長橋四村擔任居民區書記,眼前的景象讓幹了20多年社區工作的她心裏發蒙。“房子舊、老人多,小區裏以前還有麵粉加工廠,居委會樓下還有一個開了20餘年的棋牌室,每天都有居民去打牌。”

  謝麗英口中的“棋牌室”,就是如今長橋四村“鄰裡小匯”——“常思匯”的所在地。以前,老年人要來二樓的居委會辦事,必須走上陡峭的樓梯。“下雨天時別説老人了,我自己就摔倒過。”

  2017年,謝麗英向街道申請將居委會所在的小樓納入“鄰裡匯”建設範疇。居民區黨總支還不斷挖掘小區能人,讓他們聚集到即將“開張”的“鄰裡匯”。在喬鏖“舌戰群儒”的同一時段,謝麗英終於在小區找到了一位讓她激動不已的“能人”——剛從江西回滬的老胡。

  今年1月,由居民們集思廣益後得名的“常思匯”正式啟用,採用了“長橋四村”的諧音,也體現了居民們的美好願望。而“能人”老胡的民樂隊也在同一時間組建,擁有約8名常駐成員。有了樂隊之後,讀報組、編織組也自發地涌現出來。在謝麗英看來,“鄰裡匯”講求的“美好生活共同體”,不僅是不同居民能在同一地點共同享受美好生活,還要讓大家把在“鄰裡匯”得到的正能量帶回家。

  把服務活動匯集在同一空間

  把客廳“縮小”後,星羅棋佈地“鑲嵌”進居民區,是徐匯“鄰裡匯”體系建設進階的第二步。這讓正在自主推進“居委會不用辦公桌”、建設服務型居委的楓林街道看到了新切入點——居委會騰出的空間,可以直接變成“鄰裡小匯”,服務、活動匯集在同一空間,把人心真正聚起來。

  “鄰裡小匯”怎麼建?謹斜居民區書記陳剛與同事們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在小區調研,幾乎所有居民都提到,小區老人多,雖然社區衛生站已經設在這裡,但仍希望增加老人活動場地和醫療服務項目。

  今年6月,謹斜居委“鄰裡小匯”建成,居民們用“錦鯉”的諧音“謹裏坊”為其命名。居委會原來的8張辦公桌精簡為2個共享工位,辦公室變成多功能會議室,騰出的空間裏開闢了老年助浴,擺放了9張舒適的按摩椅,小區周邊的理髮店還定期來這裡為老人理髮、剪指甲,還有社會組織每週來帶領老人們做手指操、教老人們使用微信。

  如今,83歲的吉傳錦老伯伯每天早上都會先去公園逛逛,然後到“謹裏坊”坐坐。一旁的夏阿姨則和姐妹們上編織課,“這是我剛織的帽子,漂亮嗎?”夏阿姨問記者,一臉笑容。(記者 舒抒)

  原標題:徐匯區13個街鎮“鄰裡匯”全覆蓋,補足社區治理平臺不足

  “家門口客廳”打造美好生活共同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