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音樂節20年砥礪前行鑄就文化強國夢

2017-10-27 09:28:06|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劉徵宇
北京國際音樂節20年砥礪前行鑄就文化強國夢

  由各樂團首席演奏家組成的節日管弦樂團在藝術總監余隆的率領下,首度亮相併為10月14日交響馬拉松畫上圓滿的句號。

  金秋十月,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如約而至。從史無前例的交響馬拉松到瓦格納的經典歌劇《女武神》,到德意志不來梅室內愛樂樂團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短短三周的時間裏,首都觀眾一如既往領略了國內外知名演出團體、藝術家的精彩表現,欣賞到高水準的古典音樂演出,同時也有幸見證了北京國際音樂節創辦20週年的重要時刻。

  金秋十月,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如約而至。從史無前例的交響馬拉松到瓦格納的經典歌劇《女武神》,到德意志不來梅室內愛樂樂團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短短三周的時間裏,首都觀眾一如既往領略了國內外知名演出團體、藝術家的精彩表現,欣賞到高水準的古典音樂演出,同時也有幸見證了北京國際音樂節創辦20週年的重要時刻。

  讓北京擁有自己的國際音樂節

  二十年前,當北京國際音樂節誕生的時候,恐怕沒有多少人想到它會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1998年首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橫空出世,一舉改變了人們的高雅藝術生活。談到二十年一路走來最大的變化時,音樂節藝術總監和創始人、著名指揮家余隆不無感慨地説:“20年在人類歷史上的長河中只是滄海一粟,但這卻是中國古典音樂發展歷程中值得回味的歲月。比起音樂節本身的改變,北京這座城市的變化更令人印象深刻。”

  余隆回憶,當年北京還沒有像現在這麼多的演出,高水準演出更是寥寥無幾,一支國外樂團來華能引起很大的轟動。所以當第一屆音樂節舉辦時,人們很難想像,在國內音樂舞臺上能匯聚如此眾多的世界級樂團和藝術大師。在隨後的二十年裏,音樂節不僅邀請了無數的知名樂團、知名藝術家,更系統性地向中國觀眾推介了馬勒、瓦格納、威爾第、理查·施特勞斯、肖斯塔科維奇等一批作曲大師,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帕西法爾》、理查·施特勞斯的《玫瑰騎士》《艾萊克特拉》、布裏頓的《仲夏夜之夢》、肖斯塔科維奇的《姆欽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貝爾格的《璐璐》等眾多歌劇,都在北京國際音樂節實現了中國首演。

  余隆説:“北京是一座極具文化素養的城市,這座城市的包容性非常大,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隨著二十年來音樂節的成功舉辦,北京觀眾對於常態化的高水準演出越來越習以為常,中國的古典音樂行業也走上了國際化、專業化道路,高雅藝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北京國際音樂節不僅填補了中國高水準古典音樂節的空白、讓北京這座千年古都擁有了自己的知名音樂節,更在二十年來的文化大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北京國際音樂節業已成為亞洲地區最重要的古典音樂節之一,同時也日漸成為極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盛會。不過在余隆看來,“20歲”對於一個國際級音樂節來説還很年輕,和那些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世界知名音樂節相比,北京國際音樂節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概念”彰顯大國文化自信

  在今年音樂節的閉幕式音樂會上,一部特別的作品尤為引人關注,它就是北京國際音樂節委約作曲家陳其鋼為其二十週年特別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悲喜同源》。值得一提的是,陳其鋼恰是十五年前打響“中國概念”主題的首批作曲家之一。

  實際上,北京國際音樂節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中國概念”藝術理念,併為葉小綱、陳其鋼等中國優秀作曲家舉辦專場音樂會,此後更開國內歌劇風氣之先,將郭文景歌劇《狂人日記》、《夜宴》從歐洲請回國內舞臺。2004年,音樂節第一次邀請國際知名樂團演繹中國作品,由巴黎管弦樂團演奏了中國作曲家盛宗亮的《月笛》。2007年音樂節十週年之際,余隆也曾表示,要在音樂節的第二個十年致力於讓中國作品走出去,因為要想建立真正的音樂文化強國,除了有一流的藝術家、樂團、劇院、音樂廳,還必須有偉大的作品。

  2011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委約作曲家周龍創作的歌劇《白蛇傳》榮獲普利策音樂大獎,這也是對音樂節“中國概念”的一次嘉獎和肯定。余隆説:“走向世界的中國聲音不僅是一句説辭,更重要的是把有分量的中國作品帶到世界的舞臺上,讓世界通過中國作品更理解中國的文化、中國的人文理念。”

  多年來,音樂節將中國作曲家與世界經典大師的名字並立。迄今為止,北京國際音樂節已經演出了中國作曲家創作的7部歌劇、40余部交響樂和室內樂作品,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中國首演,甚至世界首演。這無疑在用行動詮釋“中國概念”——它不是一種噱頭,而是一種文化聲音的傳播,一種大國的文化自信。可以説,音樂節與當代中國最傑出的一批作曲家共同成長,相互扶持,彼此協助,帶來的則是中國作品在國際舞臺上空前的影響力。這個事業絕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而應該是一個薪火相傳的過程。青年人應該有理想,有為中國文化添磚加瓦的雄心壯志,讓這個高峰早日到來。

  惠民舉措助力高雅藝術普及

  高雅藝術離普通老百姓到底有多遠?拋開文化差異的因素,高票價一直是多年來阻礙高雅藝術普及的重要原因。如何讓觀眾花更少的錢欣賞到高品質的演出,這是北京國際音樂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創辦二十週年之際,音樂節業已交出了一份讓社會滿意的答卷。

  初創時期,音樂節在運營方式上還處於摸索階段,但卻堅持在為觀眾提供國際化高水準演出的同時,竭力控制票價。進入新世紀後,國內古典音樂演出市場進入“金元時代”,千元以上的音樂會門票不少,但北京國際音樂節卻始終堅守公益性準則。2002年第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像郎朗與紐約愛樂這樣一流音樂家、一流樂團的音樂會演出,最高票價也沒有超過480元,基本維持在90年代中期的水準。之後幾年,巴黎管弦樂團、北德廣播交響樂團等大型項目也都如此,這在國內古典音樂類演出票價千元門票較為常見的情況下顯得尤為難得。

  2005年第八屆音樂節將德國紐倫堡歌劇院的瓦格納巨作《尼伯龍根的指環》原裝搬到北京,讓觀眾僅花費80元便可欣賞一場難得一見的高水準歌劇演出。從2008年至今,音樂節在保證演出品質的前提下,鼎力推出超低票價,票價最高180元封頂。這樣的價格不僅遠低於很多音樂舞臺同類、同水準演出的票價,與音樂節初期相比也大幅下降,不僅消除了高端古典音樂演出的票價壁壘,也讓人們看到北京國際音樂節打造文化惠民工程的決心。北京國際音樂節以實際行動讓古典音樂走向大眾,讓民眾在高雅藝術中提升了獲得感。

  可以説,自1998年誕生到2017年創辦二十週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從填補中國高水準古典音樂節空白出發,逐步發展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雅藝術盛會。它是音樂愛好者一年一度的節日,也是彰顯中國文化成就的亮麗名片;是具有極高專業水準的行業旗幟,也是惠及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公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