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準備好了!擁抱冬奧築夢冰雪——寫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倒計時一個月之際
2022年2月4日——一個令人翹首以盼和精神振奮的日子,北京冬奧會將以中國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今天,當2022年的大幕剛剛拉起,北京冬奧會以壓線衝刺的姿態進入開幕倒計時一個月。備受世界期待的北京冬奧會已經做好了準備。
一個月後,心懷“一起向未來”的美好願望,北京將鑄就百年奧運史上新的里程碑,展現中國全面發展美好圖景。2月4日,我們北京見!
這是張家口賽區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夜景(2021年10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攝
距北京冬奧會開幕2380天前,也就是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會第128次全會上宣佈,北京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奧會的舉辦權。巴赫話音剛落,神州大地一片歡騰,北京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舉辦過夏奧會和冬奧會的城市。
距北京冬奧會開幕2243天前,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委會宣告成立,長達六年多的籌辦工作像遠航的巨輪開啟了征程。
新年伊始,隨著賽時形象景觀和引導標識全部完成,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冬奧氣氛無處不在。獨具匠心的景觀設計、週到細緻的引導標識,冬奧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都讓這座北京冬奧會標誌性新建場館大放異彩。
國家速滑館週邊有24個場館入口,為增加辨識度、方便各類客戶群快捷找到入口,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奧運遺産結合,設計製作了有二十四節氣徽章元素的入口標識。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奧會開幕當天恰逢“立春”節氣,這樣的巧合,更能讓到訪“冰絲帶”的人們感受到場館設計的用心之處。
“冰絲帶”場館內,南側的環形墻面已經覆上了約1800平方米的巨型景觀,整體景觀畫幅全長約220米,應用會徽、印鑒、體育圖標、核心圖形等北京冬奧會元素,展示了冬奧會特色的景觀畫面。
今年元旦,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的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首鋼滑雪大跳臺提前啟動賽前閉環管理,這標誌著場館團隊各項工作進入賽時狀態。目前,場館第一階段賽道本體造雪任務已經完成。啟動閉環管理後,場館團隊體育及山地運行業務領域部分工作人員先期進入閉環,配合外籍專家在造雪、二次塑形、儲雪等方面深入工作。
1月3日,冬奧會北京頒獎廣場進行了頒獎儀式全要素演練,標誌著該廣場已具備賽時運行條件。廣場主舞臺的設計理念是“美美與共”,整體造型像一個“雪屋”,外殼還有一些雪花的圖案,和後面的“冰立方”構成一種冰雪交相輝映的視覺感受。賽時它將承擔北京賽區32個比賽項目的獎牌頒發儀式,與張家口頒獎廣場的頒獎儀式交替進行全球直播。
按照國際奧會安排慣例,昨天下午2時,坐落在奧林匹克公園的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正式啟用,並進入閉環管理,首批境外媒體工作人員在媒體中心內開始了緊張的賽前準備工作。賽時,這裡將接待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000名記者和1.2萬名轉播工作人員,成為屆時世界最大的媒體窗口。
三九時節,寒冬臘月,備戰冬奧會的中國健兒卻是揮汗如雨,刻苦訓練。北京冬奧週期中,“擴面、固點、精兵、衝刺”是中國軍團的備戰方略。一步一個腳印,在訓練中度過1400余個日夜後,中國冰雪健兒面向北京冬奧會的備戰終於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冰雪健兒已經在7個大項、15個分項、93個小項上實時入圍,獲得了172個奧運會參賽席位,有望參加冬奧會的選手達到161人。北京冬奧會資格積分賽預計將於1月16日全部結束。
隨著冬奧會臨近,京城市民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北京冬奧會主題口號歌曲《一起向未來》傳唱四方,以歌曲旋律創編的手勢舞也形成熱潮。55位世界冠軍共同演唱的歌曲《我們北京見》MV正式發佈後,迅速上了熱搜榜。
一個月後,心懷“一起向未來”的美好願望,北京將鑄就百年奧運史上新的里程碑,展現中國全面發展美好圖景。中華文明同世界多樣文明的交流互鑒將譜寫出新的華章,來自世界各地的冰雪運動員們將在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感召下再創佳績。穿過寒冬擁抱冬奧,2月4日,我們北京見!本報記者 吳東
相關新聞
核心信息系統全面“上雲”
北京冬奧會成史上首個“雲上奧運”
記者昨天獲悉,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是百年奧運史上的第一個“雲上奧運”——核心信息系統全面“上雲”,雲上超級商店、雲展廳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奧運文化體驗,數字公益平臺鼓勵全民健身……數字科技阻隔了疫情,但阻隔不了奧運的精彩與溫暖。
據北京冬奧組委介紹,北京冬奧會已經完成了一項歷史性的遷移工程——將奧運最核心的賽事成績、賽事轉播、信息發佈、運動員抵離、醫療、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統遷移至阿裏雲上。北京冬奧組委技術部部長喻紅介紹,北京冬奧會核心信息系統已經實現100%運行在阿裏雲上,為即將到來的冬奧會做好了堅實的準備。
這是奧運史上首次由雲計算替代傳統IT,承載奧運的組織和運營。過去,每屆奧運會都需要重復建設傳統IT機房,並在賽事短暫使用後拆除。“上雲”之後,IT基礎設施的成本大幅下降,並且縮短了應用開發和部署流程。
“上雲”是綠色冬奧的重要舉措之一。相比傳統機房,位於張北的冬奧雲數據中心通過自然風冷、浸沒式液冷、智慧調溫等技術,實現100%無機械製冷,將熱能耗降低至70%以上。
觀賽體驗方面,在雲計算的基礎上,視覺智慧、演算法、AR等技術在賽場的應用讓觀眾能夠身臨其境,獲得更好的觀賽體驗。例如通過多角度智慧合成技術,將多陣列視頻組合成全景動態畫面,為觀眾帶來更多維度的觀看視角。
冬奧的精彩從來都不局限于賽場。除了核心繫統全面“上雲”外,數字科技帶著雪花的凜冽一路向南,跨越山海關,將冰雪的激情和文化灑向各地。2018年,全球首家奧林匹克官方旗艦店落地天貓。對於擁有百年曆史的全球奧運會來説,這是一項重大創新:奧運商品可無週期、無國界地售賣,廣大中國消費者能第一時間買到歷史跨度高達百年的全線奧運周邊。記者了解到,北京冬奧會期間,該奧林匹克官方旗艦店將升級為“雲上超級商店”,上線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互動平臺,消費者在玩互動遊戲的同時還能獲取冬奧會和冰雪運動知識。
不止于線上,承載著天貓奧林匹克官方旗艦店商品的“雲貨架”,還將走進北京王府井工美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和北京10余家冬奧特許零售店;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100天時啟動的“雲店”,也將在奧運期間持續為全國1700余個區縣的居民提供服務。
除了雲上超級商店,北京冬奧會還將啟動奧運史上首個“雲會展”,奧運會合作夥伴在雲上參展,實現疫情防控下的“破維”展示。
從線上旗艦店到線下“雲貨架”,從紮根全國區縣的線下“雲店”到“雲會展”,北京冬奧文化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實現線上線下一體的奧運體驗,在開放共享中為全國人民帶來冰雪運動的精彩。(北京日報 記者 孫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