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有機化學家于同隱6日上午在滬去世

2017-02-07 09:01:19|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

圖説:著名有機化學家于同隱6日上午在滬去世  復旦大學供圖

  著名有機化學家、高分子科學家和化學教育家,中國高分子科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復旦大學高分子學科的創建人和帶頭人于同隱,6日上午在滬去世,享年99歲。于同隱長期從事高分子粘彈性和高分子合金研究,研製了取得重大社會效益的人工肺。以蠶絲為高分子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以獨特的導師帶教方式栽培學生,于同隱的為人、為學、為師,在學界傳為佳話。

  (一)科研“處女作”品質高

  于同隱1917年生於江蘇無錫一戶小康之家。自5歲入小學到高中畢業,于同隱接受了完備的新式教育。小學時的他並不都是按時回家的,常常流連于崇安寺鬧市的喧囂,猴子戲、西洋鏡、梨膏糖……一路走一路玩一路吃,完全是個頑皮淘氣的小孩子。中學時代,于同隱每天都要翻閱各種報紙和進步刊物。 1934年,于同隱順利考取了浙江大學化學系。由於基礎紮實,進入大學以後,于同隱的成績突飛猛進。1937年抗戰爆發,于同隱隨浙江大學匯入西遷的長途跋涉中,並在戰亂中畢業。

  1943年,畢業5年後,26歲的于同隱回到母校浙江大學任教,投身學術界。正是在這段時間裏,于同隱獲得機會,跟隨有機化學領域的名師、時任浙大化學系主任的王葆仁從事科研工作。在王葆仁的指導下,于同隱與同為青年教師的高善娟合作,一同完成了他學術生涯中的第一項科研成果。這篇論文“處女作”于1945年1月被送至美國審稿,歷經兩年輾轉,最終於1948年發表在當時國內水準最高的專業化學期刊——《中國化學會會志》上。

  (二)突破口選擇蠶絲

  20世紀80年代,年近70歲的于同隱以他一貫敏銳的目光和對科技發展前沿的精準預測,感覺到從高分子科學角度對生命科學進行探索和研究具有極大的潛力與前景。因此,他開始思索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認為從絲素蛋白為主體的天然生物大分子進行研究,會具有一定的理論與應用意義。之所以選擇蠶絲,正如他的生物大分子研究事業的繼承人邵正中説,因為蠶絲是一種蛋白纖維,符合化學科學中高分子的標準,屬天然高分子。而且,高分子科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研究是一種趨勢,蠶絲材料的獲得非常容易,在中國蠶絲業又是一個重要的産業,能夠發揮我們的長處。

  經過幾年的努力,于同隱帶領學生們在高分子科學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揭示了決定蜘蛛絲優異力學性能的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經過十多億年進化選擇而固定下來的絲蛋白重復單元序列,二是動物對絲蛋白所進行的液晶紡絲行為和過程。這個結論揭示了動物的吐絲器官和成絲機理對絲性能的改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而為在動物體外仿製模擬高性能纖維研究掃清了障礙並奠定了基礎。2004年該成果被教育部提名為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三)“放羊”式帶教學生

  在培養學生方面,于同隱方法堪稱獨特,被稱為“于同隱模式”。作為他的第一個博士生、中科院院士楊玉良説,你如果貶低這種模式的話,就會説他有點像“放羊”,但實際上他不是簡單的“放羊”,而是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因為學生五花八門,但一個教授自己的專業範圍是很有限的,所以他能讓每個學生都自己去把握,給學生以自由,然後再給予一個學生必須要有的規範,這便是他的育人模式。

  邵正中在歸納于同隱與學生的關係時説,于先生給學生選定一個基本的研究方向後,完全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他只管大方向,只管你的學術研究,連研究經費等也完全放給學生自己掌握。正是在這樣的熏陶下,學生自然得到了導師的學術訓練,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然後在自己的專業內繼續深挖,幾年後就能成為專業人才甚至專家。

  (新民晚報 首席記者 王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