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興起“集裝箱”創意園區

2017-11-01 13:55:16|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集裝箱創意創業園區

  在集裝箱裏辦公、創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近幾年來,申城出現了許多集裝箱創意創業園區,集聚了不少年輕創業者。新潮的辦公環境、透明開放的空間,在很多年輕創客眼中,相比于封閉的大樓,這樣的園區更能激發自己的靈感。

  入駐者多是初創企業

  陽光透過玻璃,把藍色集裝箱照得暖洋洋的。悠揚的琴聲遠遠傳來,帶著些摩登時尚風。走進這家約50平方米的集裝箱樂器行,墻上挂滿了不同款式的吉他和尤克裏裏,一位外國客人正深情地彈奏著一曲卡農。

  一年前,90後創業者劉攀一眼就相中了這塊位於廣紀路的集裝箱鋪面,並把初創小店安在這裡。

  “當時就覺得,這種集裝箱外形、透明玻璃的店舖模式非常有創意,外觀很漂亮。和商場相比,嘈雜喧鬧的環境反而不利於小店的運營,而在這邊,環境是輕鬆舒適的,門口的公共區域也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據她介紹,每週小店都會在門口的廣場上做一些關於音樂的分享活動,不僅吸引了大量年輕人的關注,就連周邊的居民也會駐足停留。

  這塊原先的淞滬鐵路江灣站遺址,如今成為集裝箱創客走廊,類似的集裝箱商鋪還有十幾個,五顏六色地裝點在狹長的道路兩側,最小的只有不到20平方米。其中一棟雙層建築作為蜂巢創業服務平臺的站點,已經入駐了十多家的初創企業。在這個綠色大型集裝箱裏,一樓引進了敞開式的創意咖啡室,一旁還設置了30余個工位,供那些初創企業進行辦公。二樓則被分成了獨立的十多個小間,每天,這裡都迸發著無數的創意與思想的碰撞。

  蜂巢運營經理鄧彬彬説,目前入駐的都是初創企業。在二樓的團隊中,很多聚焦在IT行業。“有的給金融公司搭建內部平臺,有的則在做互聯網約車,對於這些剛剛起步的企業,我們也提供了一些便利和優惠,減少他們的負擔。”

  租金低於商場辦公樓

  “考慮到初創企業經濟成本的壓力,在集裝箱創客走廊,我們提供的集裝箱租金要比外面的商場辦公樓更加優惠。”園區相關負責人宋宇峰表示。

  園區內一家兒童攝影企業的創業者就坦言,一方面相對較輕的租金壓力也給了自己充分發揮的空間,另一方面,園區敞開式的生態自然環境給予了自己很多的想像空間。“我們甚至可以直接將園區作為背景,拍攝的場景同樣美輪美奐。”

  有意思的是,集裝箱模式正在上海悄悄興起,不少還是由老廠房、倉庫改建而成,資源得到增值。在閔行、寶山等地,都陸續出現了集裝箱創意園區的身影。在七寶德必易園內,有一座由集裝箱搭建的1800平方米的辦公樓,在辦公樓的頂部,還有大面積的公共活動空間。這個在年輕創業者眼中既有美感又有靈感的創意園區,受到諸多企業的青睞,目前,已有60多家文創科創企業入駐。在寶山智慧灣,一排排集裝箱錯落搭建起一片獨具特色的創客空間,同樣引來幾十家年輕創業者來嘗鮮。

  七寶德必易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園區特意選擇了毛坯交付的方式,創意人群可以根據自己需求,租賃大小不等的空間,按照各自喜好的風格,自由分割,創新設計。這樣一種新穎的租賃模式也受到許多年輕人的歡迎,老廠房也煥發了新生機。

  集裝箱園區是建築的創新

  從最早工地裏的工棚開始,集裝箱的創意其實由來已久。在宋宇峰看來,園區特地定制這些集裝箱,不僅在於追求時尚美觀和新鮮創意,更是需要通過入駐企業來賦予其生命力。“對於入駐的企業,其實也是有門檻的。集裝箱都是落地的,尤其是一層的集裝箱,它的展示功能很強。看似割裂的單體要形成一種集聚效應,就必須考慮到入駐企業的功能性。”

  在創客走廊,目前進駐的企業包括了珠寶設計、攝影、音樂、酒吧、輕餐飲等,沒有重復的業態,但卻有一個共通點,都是年輕人的創業團隊,受眾也主要是年輕消費者。“這樣就形成了良性互動,目前集裝箱是滿租的,一有空位,就馬上會有企業入駐。”

  劉攀認為,同樣一家樂器行,如果開在沿街店舖,每天經過的人流很大一部分都不會是受眾群體,而在園區裏,不僅産品能得到更好地展示,受眾針對性更強,客群也是集聚的,轉化率較高。

  宋宇峰指出,根據園區的場地大小,集裝箱模式是可複製推廣的。“集裝箱園區是建築的創新,從實施層面上並不難,如果有足夠的場地空間,甚至可以引入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年輕人喜歡的體育休閒內容,做到內容的延伸,尋找到更多年輕創客的需求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