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趙豫:繪畫的最高境界是做減法

2017-12-25 14:12:4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專題-名家訪談列表摘要】著名畫家趙豫:繪畫的最高境界是做減法

  著名畫家趙豫(1942年—)。趙豫 供圖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彭麗):2017年12月19日,上海微網專訪著名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趙豫。趙豫,號伏牛山人,生於1942年。河南省西峽縣人。1969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林風眠藝術研究會會員、吳昌碩藝術研究會理事,並任臨沂美協、台北市故宮書畫院名譽院長、客座教授。

  1994年,作品《繁花似錦》獲全國牡丹競選國畫展優秀作品獎;作品《樹暗草深入靜處》入編《新世紀中國山水畫四百家作品集》並獲“優秀人民藝術家”稱號。多幅作品獲獎並被天安門城樓、中央辦公廳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宋慶齡陳列館等收藏;名入各類大型權威辭書。創作丈八尺巨幅山水《大山雄脊》獲上海中國畫院2003年度藝術獎。

  【專題-名家訪談列表摘要】著名畫家趙豫:繪畫的最高境界是做減法

  趙豫創作的山水畫作品。趙豫 供圖

  豫西伏牛山的層巒疊嶂、秀美如畫,孕育著趙豫山水畫中的青山不老、碧水流長。

  自古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趙豫,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説起南陽這個豫西平原上的明珠,沉醉於它的山清水秀,更感嘆于它的人傑地靈。細數有 “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范蠡、“智聖”諸葛亮、“謀聖”姜子牙等歷史名人,並有二月河、趙豫等諸多當代之秀。

  趙豫自幼喜歡畫畫,讀書時是青龍廟母校的獎學金“專業戶”。趙豫説他最愛上美術課,老師經常給他的美術作業打一百分。讀書時村裏過年,他就為村民畫上山虎、下山虎、鍾馗、八仙等。因為畫畫太過專注,經常是燈油都熬幹了才會起身。考大學選擇報考專業時,趙豫更是力排眾議説:“我要考美術學院,數理化學了也沒用!”並依靠自己的優異成績,同時拿到廣州美院和上海戲劇學院舞美係錄取通知書。

  大學畢業分配,趙豫選擇單位的參照標準很簡單——是不是能畫畫?他之所以被分配到美術設計公司借調到職稱辦公室搞評審,是因為能畫畫、能經常外出寫生。幾年後,凡參加評審工作的同志結束後可任選文化局所屬單位,趙豫又毅然選擇了畫院。可以説,他的一生都在追逐藝術;藝術也終究沒有負他,成就了如今佳作頻出、名揚內外的趙豫。

  【專題-名家訪談列表摘要】著名畫家趙豫:繪畫的最高境界是做減法

  趙豫創作的山水畫作品。趙豫 供圖

  著名畫家朱屺瞻:“趙豫國畫畫得很好,格調高雅,具有大家氣概,前途無可估量。”

  趙豫説:“很早以前花鳥和人物畫的多些,到中國畫院以後畫山水多些。主要畫太行山和伏牛山。”趙豫強調,不同於油畫的焦點透視等,國畫是散點透視。用這種透視法來展現絢麗多姿的世間萬物,使畫面帶來極大的自由性和靈活性。它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不求物體現象,只求構思和形象入“理”。

  惲南田曾説:“諦視斯境,一草一木,一丘一壑,皆潔庵靈想所獨辟,並非人間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榮落在四時之外。”許是受元明畫家的影響,趙豫的畫中隱逸成分很重,其山水,群山峻嶺中,大多留有一寸樂土,高僧隱士,或盤腿而坐,或負手而立,呈現一種幽、潔、靜的意境。于大處筆墨舒展,細處秀逸多變;寫實處樸實遲韌,寫意處漫不經心;山石處勾皴轉折,雲水中虛實清潤;平鋪處縱橫中度,點睛處獨具匠心。從而使觀者清幽靜謐、解弢修身,呈寧靜明爽,脫出塵世的仙道審美境界。

  【專題-名家訪談列表摘要】著名畫家趙豫:繪畫的最高境界是做減法

  趙豫創作的山水畫作品。趙豫 供圖

  趙豫説:“繪畫的最高境界是做減法。”一山一水一聖人,處處見匠心。

  繪畫做加法重在鋪陳,是蒐集多元素材,力爭把山畫得層巒疊嶂,把水繪得源遠流長;做減法則重在提煉,更注重繪出山的巍峨雄壯,水的細膩柔腸。對山石的紋路、質感,植被的虬勁綿歟等形貌特徵,進行分析概括、提煉、熔鑄,另外各地的特色建築風格習慣等等,都作為創作素材與文化支撐之用。並從整體出發,根據畫面需要來取捨、處理、調控各種元素,將熟悉的景物歸納為筆墨形象的組合,將自然的山石樹木歸納為點、線、面和濃、淡、枯、濕,以筆墨出發來處理對象,不受對象的形象干擾。

  【專題-名家訪談列表摘要】著名畫家趙豫:繪畫的最高境界是做減法

  趙豫創作的山水畫作品。趙豫 供圖

  對於做減法過程如何更好的取捨?趙豫強調寫生是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寫生即“師造化”,就是指畫家走進自然,以自然為師,“觀天地之造化”,觀察、體會、感悟自然,從中獲得創作素材,汲取創作靈感,提高筆墨的修養。寫生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寫眼中的山水,第二階段寫心中的山水。著名美術評論家傅雷曾説:“藝術始於寫真,終於傳神,故江山千古如一,畫而世代無窮。倘無性靈無修養,即無情操無個性可言,即或竭盡人工,亦不過徒得形似,拾自然之糟粕耳。”山水畫應該既來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比自然風光更完整、更理想、更感人;同時,山水畫還應該包涵畫家自身的感情與修養,令觀者體會到一些“畫外之音”。將山水刻在心中,在創作時才能遊刃有餘的加工和提煉,進而創作出具有個人辨識度的佳作。

  【專題-名家訪談列表摘要】著名畫家趙豫:繪畫的最高境界是做減法

  趙豫創作的山水畫作品。趙豫 供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