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小小平價菜櫃力解“菜價貴”老大難

2018-08-23 09:35:06|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浦東新區通過大調研探索新路,36個街鎮平價菜櫃全覆蓋 小小平價菜櫃力解“菜價貴”老大難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浦東新區滬東新村街道江南山水菜市場裏的平價菜櫃。本報記者唐瑋婕攝

  8月22日下午4點,菜場的“非高峰”時間,浦東新區滬東新村街道江南山水菜市場格外熱鬧。家住附近的楊阿姨幾乎每天上下午都要來一次,原因就在於這裡有個平價菜櫃,“菜既便宜又新鮮,你看我買了南瓜、苦瓜、大白菜,準備回家做晚飯的”。

  讓楊阿姨豎起大拇指稱讚的平價菜櫃正是浦東新區商務委和浦東商業發展集團等開展大調研後的産物,這裡主要經營20個基本蔬菜品種,銷售價可以比區域市場均價低約兩成。截至目前,全區36個街鎮已經實現全覆蓋,實際投入運營83家,還有21個平價菜櫃點位也簽訂了租賃協議。

  不是一味廉價,而是要穩價

  浦東菜價高是“老大難”問題,背後的原因千頭萬緒:有供應鏈的因素,有消費人群特點的影響,民營菜市場佔比高也是關鍵。

  如何快刀斬斷亂麻,探索出一條新路?浦東新區商務委和浦東商業發展集團等開展深度調研,到兄弟區學習,也組織了多場專家、企業家、攤主座談會。“政府出手開平價菜櫃,看上去就是給些補貼,賣點便宜菜,但其實並非如此。價格怎麼定、盈虧能不能平衡,財政政策如何體現等等,都不是光坐在辦公室就能定下來的。”浦東新區商務委副主任李曉明表示,“平價菜櫃要做好,説到底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讓這塊試驗田成為穩定菜價的突破口。我們通過大調研,從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出解決方案。”

  抱著“不一味追求廉價,而是要穩價,促成菜場回歸公益”的初心,一紙《浦東新區平價菜櫃建設指導意見》制定完成,明確了功能定位、開設原則、設置標準、銷售品種、經營面積、品質、數量和價格等要求,建設運營主體、管理監督責任、檢查考核以及政策扶持等內容也同時確定了下來。

  為確保堅持公益性,浦東的平價菜櫃由區政府統一部署,街鎮屬地管理,財政資金扶持,國企浦東商業發展集團充當經營管理主體。與此同時,這一全新探索更遵循市場規律,主要就確保供應基本的20個蔬菜品種,符合無公害要求,價格不高於政府指導價,全年平均售價低於市場均價的80%,尤其強調在蔬菜供應淡季、颱風等災害天氣時,保障供應,穩定蔬菜價格。

  老百姓歡迎,菜販也能點讚

  江南山水菜市場的平價菜櫃大約24平方米,因為平時生意不錯,特意設置了兩台電子秤方便收銀。攤位上小青菜、生菜、花菜、南瓜等基本品類的蔬菜擺放成一圈,價格基本要比其他攤位便宜10%到20%。每種蔬菜的價格標識上都印有二維碼,只要用手機一掃,包括品名、價格、編號、等級、産地等信息就會顯現出來,保證品質可追溯。

  “人氣最旺的就是這個平價菜櫃,要是早上來看,總會有不少居民在排隊,每天的銷售額都在5000元以上,雙休日還能達到8000元。”江南山水菜市場負責人楊繡明告訴記者,“與原來沒有平價攤位的時候相比,現在整個菜場的客流翻了四五倍,旁邊攤位都學會了錯位競爭,生意也被帶動起來了。”

  韓月琳的攤位就在平價菜專櫃斜對面,售賣的蔬菜品種多達七八十種。“一開始肯定有些壓力,畢竟專櫃菜的定價要便宜。”她一邊把自己攤位上的蔬菜擺放整齊,一邊招呼著四週的顧客,“現在我們進貨就多進一些本地菜,儘管肯定貴個幾元錢,但吃口更好,賣得很不錯”。

  這幾個月來,平價菜專櫃越來越受到老百姓歡迎,銷售總量逐月穩步上升,5月還停留在130多噸,6月為280多噸,7月就增長到了420多噸。“最近一段時間,上海連續遭遇颱風天氣,我們備貨充足,確保了蔬菜價格的穩定。”浦東商業發展集團農産品公司副總經理劉森才告訴記者,目前全區36個街鎮都設置了平價菜櫃,平抑菜價的穩定器功能逐步顯現。

  擠掉價格泡沫,還需長效可持續

  最近,浦東新區政府辦公室、商務委又奔赴全區11個街道和鎮的13個菜市場再次開展聯合式、體驗式、蹲點式大調研。調查組人員通過現場調查,與居民、攤販面對面溝通,還當起了營業員直接體驗,感受平價菜櫃帶來的“溫度”。調研組共發放150份調查問卷,對平價菜櫃的總體評價 “滿意”及以上的佔95.38%。不少群眾反映:“價格便宜,不缺斤短兩,感覺放心”“平價菜櫃開出來後,周邊攤販對顧客態度好了,價格也降了”。從調研情況看,平價菜櫃一定程度上擠掉了浦東菜價不應該有的“泡沫”,整體價格趨於合理,提升了老百姓的滿意度。

  “菜籃子”工程是一件大事,老百姓天天買菜,天天要吃新鮮菜,“小攤位”連著大民生,“小价格”連著大市場,“小零售”連著大流通。平價菜櫃後續如何發揮“保供穩價”作用,引領菜場回歸公益性,還需要進一步匯聚民智民力,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目前,浦東新區正在生鮮領域更開放、貿易更便利方面下功夫,積極與全國蔬菜生産基地對接,探索 “基地+保險+零售企業”模式,實現産銷、農貿直接對接,升級農産品集散功能,打造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暢通農産品流通環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