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上的樂器”展覽在上音舉行

2018-09-18 10:30:35|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20多個國家的近百件樂器描繪出音樂文化盛景 絲綢之路樂器,你認識幾件

“絲綢之路上的樂器”展覽在上音舉行

圖片説明:印尼熱巴布和泰國熱巴布。

  上海音樂學院藝術成果展覽廳裏,“絲綢之路上的樂器”展覽正在舉行。展覽匯集了絲路沿線20多個國家的近百件樂器,通過對絲路弓弦、撥弦、吹管和口弦等樂器的展示,描繪出一幅絲綢之路音樂文化的盛景。有人説,絲綢之路是用音樂鋪成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樂器,在千百年的文化交往中,傳播到異域,成為人類文明共同的遺産。絲綢之路上都有些什麼樣的樂器?它們有些什麼相似之處,又有哪些不同?

  “絲綢之路上的樂器”展覽是湖北博物館和上海音樂學院東方樂器博物館聯合主辦的2018國際博物館協會樂器專業委員會年會的組成部分。這是國際博物館協會樂器專業委員會年會首次在亞洲舉辦,主題為“理論、技術、方法:博物館對傳統音樂的詮釋”。9月13日—16日,年會上海分會場舉行了“中國古代樂器發掘”學術講座、“古樂·新聲”陳應時解譯敦煌古譜音樂會、“中國南方傳統音樂非遺傳承表演”等豐富的活動。

  撥弦樂器是絲綢之路上最龐大的樂器家族。埃及的魯特琴,土耳其的烏德琴,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印度以及我國新疆的彈布爾,中國、韓國、緬甸的箜篌家族以及中、日、越等國的琵琶等撥弦類樂器一脈相傳。“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從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見琵琶這件隨絲綢之路傳來中原的樂器在唐代的盛行。

  絲綢之路上的弓弦樂器出現較晚。據資料記載,阿拉伯最早的弓弦樂器出現在西元903年。此後,阿拉伯流行的外置琴弓的熱巴布向西流傳形成的列比克影響了歐洲小提琴的形成,而往東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弓弦類樂器都産生了重要影響。波斯的卡曼恰,伊拉克的貢扎,阿富汗的沙林達,印度、巴基斯坦地區的沙朗吉以及我國維吾爾族的艾捷克、薩塔爾,蒙古的馬頭琴,藏族的跟卡,現代漢族流行的胡琴類樂器等都是伴隨著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交流而産生的。

  本次展覽包含了眾多來自東盟、南亞等國家的樂器。展覽將展至11月30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