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公里濱江線 是夢和故鄉也是詩與遠方

2018-09-21 09:04:35|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45公里濱江線 是夢和故鄉也是詩與遠方

圖片説明: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後的後續規劃和開發,引發專家們的熱議。圖為俯瞰黃浦江兩岸。 本報記者 袁婧攝

  剛剛落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徐匯濱江10萬平方米的 “AI公園”成為上海人工智能的實驗場和首發地。大會主會場組成中既有見證城市發展的工業遺存油罐藝術公園,也有西岸藝術中心、余德耀美術館、龍美術館等藝術場館。上海這些年來在濱江公共空間開發利用上取得的成效,再一次得到展示。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日前召開 “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後的後續規劃和開發”專題研討會,專家們對標紐約、倫敦、悉尼等城市濱水地區轉型發展的經驗建言獻策,探討讓黃浦江兩岸進一步成為城市核心功能的空間載體、市民遊客的公共客廳和貫穿申城的生態廊道,讓親水文化空間成為融工作、生活、休閒為一體的24小時活動場所。

  城市中心、濱水地帶和歷史街區,是後工業時代城市建成環境的三個主體板塊,黃浦江兩岸濱水地帶正好是三者的疊合。市政府參事、同濟大學教授唐子來表示,開放空間貫通、塑造區段特質和輻射城市腹地,是城市濱水地帶轉型發展的基本環節。他強調濱水地區植入新興功能,要為城市功能服務。如倫敦的金融和商務中心功能大部分已轉移至倫敦碼頭區,其在全球的影響力遠超倫敦當初的金融區,也提升了倫敦的全球競爭力。他同時建議,需塑造地域特質以形成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體驗經濟時代,具有歷史底蘊和文化氛圍的城市建成環境,已成為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新時尚場所——工業遺産和都市生活交相輝映,塔吊成為公共藝術,倉庫成為博覽中心,濱水地區豐富的歷史遺存將被賦予新的價值。

  黃浦江是上海南北向城市發展軸,“水+綠”呈現出上海的自然生態特色,“親水”特質的濱江再開發,可以補上中心城區缺少綠地公園的短板。原市政府參事、上海大學教授傅克誠認為,注重兩岸互視性,建設開放通透的濱水式建築,規劃便捷可達的交通,以及制定安全疏散路線等海外經驗值得借鑒。 “對市民來説,濱水區有一種非日常感,不是熟悉的城市生活的陸上感覺,因此在設計時需注意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讓人們充分享受濱水的特點。”她同時建議搭建濱江科學研究框架,建立跨學科數據庫,以學術助力相關的開發規劃。

  市政府參事、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築師汪孝安認為,浦江兩岸公共空間及其腹地的功能和服務有待進一步提升。他建議完善兩岸聯動的交通與旅遊網絡,形成碼頭和城市腹地歷史風貌區域的交通聯動,形成水上觀光和陸上文旅的 “魚骨式”或 “葉脈式”構架, “遊一條江,讀一座城,講好上海故事,形成有水脈特色、有歷史內涵的上海城市文化深度遊覽線路。”

  改革開放40年,上海發生的巨大變化也反映在母親河黃浦江的兩岸。市政府參事、市作協副主席趙麗宏建議,數十公里的濱江綠地,凝聚著歲月滄桑和幾代上海人的苦樂悲歡,應該成為一個巨大的歷史博物館和文化藝術的展示廳,展現上海的歷史足跡、民俗風情,和人民對生活的美好嚮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