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23日電題:鳥類遷徙路上的“加油站”——上海崇明東灘重建之路
新華社記者杜康
4月份,上海崇明東灘濕地植物返青,蘆葦又拔高了一節。大批大濱鷸從澳大利亞飛過來,在這裡停留休整幾天后,動身繼續飛向西伯利亞。崇明東灘濕地,這一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又煥發了生機。
崇明濕地——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的“加油站”
遷飛是許多鳥類的本能,許多鳥類形成了獨有的遷飛路線。然而遷徙路途遙遠,需要中途補給,進行休息和覓食,以恢復長途飛行過程中損失的體重。“以大濱鷸為例,春天離開澳大利亞的時候,體重大概有250克左右。經過5天5夜,不間斷的長達5000公里的飛行,到達崇明東灘時,體重已經減至一半,迫切需要停下來補充能量。”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馬志軍介紹。諸多濕地便承擔了這一功能。
崇明東灘位於長江入海口,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此地鹹淡水交匯處泥沙不斷堆積,豐富的底棲動物和水生植物為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鳥兒的遷飛路線北至俄羅斯遠東地區和阿拉斯加,向南經東亞、東南亞,南至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每年近30萬隻的鸻鷸類會在崇明東灘過境停留,近6萬隻雁鴨在此越冬。
外來物種入侵 “加油站”變“綠色沙漠”
然而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這一鳥類遷徙路上的“加油站”遭遇了危機。外來物種互花米草在東灘快速生長,其擴散速度是蘆葦等土著物種的3至5倍。截至2011年,互花米草的分佈面積已達到約21平方公里,並仍以每年約4平方公里的速度向保護區核心區擴張。
上海市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科技信息科副科長馮雪松介紹,保護區雖然總面積約240平方公里,但植被面積並不大,很多區域終年被水淹沒,“互花米草侵佔了保護區近一半的植物面積。”
隨著互花米草強勢入侵,原有的土著物種紛紛死亡,植物結構隨之改變,鳥類的食源也在減少。“互花米草長得稠密,鳥類取食困難。它的根系也發達,原本適應蘆葦和光灘的底棲動物數量大幅下降。如果我們讓互花米草一直蔓延,整個崇明東灘可能會成為一片‘綠色的沙漠’。雖然遠遠望去滿眼綠色,但生態系統已經破壞嚴重,物種多樣性大大降低。”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博説。
“互花米草擴散後,本土植物海三棱藨草基本消失。但海三棱藨草為雁鴨類提供了食物,也是鸻鷸類的棲息地。幾年之間,可觀測到的鳥類數量也大幅下降。”馬志軍説。
“化整為零”做控制 濕地修復貢獻“上海方案”
如何治理互花米草是個難題。專家們先後嘗試了化學試劑、火燒、反復割除等方式,終於找到了一個辦法。
“先把治理區域圍起來,4月份,互花米草開花的時候,把莖長割到只剩5到10公分,再將這一區域蓄水,淹沒互花米草至半年,效果最好。”李博説。2013年9月份,崇明濕地修復項目正式開始。先建圍堤,將治理區域與旁邊隔離開;研發專門的帶水刈割設備;圍堤上建有涵閘,與周邊新建的隨塘河水系聯通,用於控制水位。
“通過‘圍、割、淹、曬’幾個步驟,互花米草的滅除率超過了95%。”李博介紹。
消除了互花米草,下一步就要考慮恢復原有的植被。“起初我們對於本地物種的恢復很沒有信心。以海三棱藨草為例,它對環境要求嚴格,對鹽度敏感,還要有潮汐。封閉的區域其實是一個半人工環境,想要模倣大自然這個‘工程師’,難度很大。”李博説。
涵閘的設計理念同樣被用於區域內部,這一約24平方公里的區域被分成了20個相對獨立且可調控的生境單元、56個生境島嶼。“整個區域的水位都可控。”馮雪松説。不同生境單元原本地勢高低不同,通過人工調水,可以模倣潮汐,滿足了不同生物的需求,植被也逐漸恢復。
“鸻鷸類喜歡在泥潭裏走來走去找食物,他們需要生活在水淺一些的地方。雁鴨類喜歡在水裏遊,適合水稍微深一點的地方。”馮雪松説。
如今小天鵝、黑臉琵鷺、東方白鸛、白頭鶴等23種國家珍稀保護鳥類回歸東灘越冬棲息。修復區內主要土著植物的生長面積達到1.4萬畝,魚類種類恢復至21種,大型底棲動物恢復至25種,生態修復區內外鳥類種群數量均明顯增加。
為了控制互花米草入侵與擴張,崇明東灘濕地採取的“生態學與工程學相結合的途徑”,在國內外並無先例,也沒有經驗可以借鑒。
如今,互花米草生態控制與治理綜合技術、鳥類棲息地營建和種群維持關鍵技術、土著植物種群復壯技術,諸多經驗為世界範圍的外來物種入侵治理貢獻了“上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