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田徑 > 正文
中國田徑9項已超巴黎奧運會達標線
2023-11-15 08:37:37來源:北京日報編輯:王悅陽

  上月底,世界田聯正式推出“通往巴黎2024”的實時查詢平臺,通過該平臺可及時了解2024年巴黎奧運會田徑項目的達標情況。從成都大運會到布達佩斯田徑世錦賽,再到杭州亞運會,中國田徑選手利用這些比賽機會,努力爭取拿到奧運門票,目前已在9個小項上有選手成績超過達標線。

  項目不同 達標週期不同

  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田徑項目將於8月2日至11日期間進行,共設48個小項,其中男子23項、女子23項、混合2項。根據此前公佈的達標規則,運動員可以通過兩種途徑獲得2024年巴黎奧運會田徑賽事參賽席位:50%的席位將通過達標期內達到競賽項目參賽標準的方式獲取,另外50%的席位將通過排位期內的世界田聯排名確定歸屬。

  不同項目的達標週期有所不同。競走、接力、10000米、全能等項目的達標週期為2022年12月31日至2024年6月30日,馬拉松的達標週期為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其他項目的達標週期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運動員創造的成績沒有在達標期內,無法算作達標。比如中國三級跳遠名將朱亞明和110米欄選手朱勝龍,在今年6月的選拔賽上都有不錯的發揮,17.36米和13.25秒的成績都超過了奧運會達標線,可惜這兩個成績沒有出現在達標期內。

  世界田聯強調,“通往巴黎2024”的平臺只是顯示哪些運動員擁有參加巴黎奧運會的資格,並非意味著這些運動員已被隊伍選中參賽。除了已經通過達標上榜的運動員,隨著時間推移,當其他運動員在達標週期內取得更好的成績,目前通過積分排名上榜的運動員也可能會跌出榜單。為了平衡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整體參賽情況,個人項目一般只允許每支代表隊至多有3名運動員參賽。如果一支隊伍在某個項目的達標人數超過3人,由該隊伍自行制定選拔辦法,以確定最終的參賽人選。

  抬高門檻 也是事出有因

  從各單項達標線來看,相較于東京奧運會,巴黎奧運會的參賽標準大幅提升,堪稱奧運會歷史最高。在2015年之前,田徑項目在奧運會、世錦賽這樣的大賽中設有A標和B標,一國或地區在某單項最少有3人達到A標,該隊可派出滿額的3人參加奧運會該項比賽。若該隊僅有運動員成績達到B標,能有1名選手參加該項爭奪。2015年後,世界田聯去掉B標,達標線又逐步提升,參賽的難度確實增大了許多。

  有業內人士認為,世界田聯抬高達標門檻,既可以促進運動員不斷提升成績,也能讓更多選手有機會靠積分排名參加奧運會。世界田聯近年在積極舉辦各類賽事,如鑽石聯賽、洲際巡迴賽等。這些比賽都有積分,比賽級別越高,成績越好,所獲積分就會越多。運動員可以通過頻繁參賽取得積分,去贏得奧運會、世錦賽的門票。

  仍需努力 中國選手加油

  “通往巴黎2024”的實時數據顯示,中國田徑隊目前在9個小項上有選手成績達標。其中,女子馬拉松、女子20公里競走、男子20公里競走3個項目都有3人及以上達標,可確定滿額參賽。

  巴黎奧運會女子馬拉松入圍標準為2小時26分50秒,今年3月的名古屋馬拉松和無錫馬拉松,張德順、李芷萱、白麗均跑進這個達標線以內。女子20公里競走和男子20公里競走項目,以楊家玉、張俊為代表,中國隊目前分別有女運動員6人、男運動員7人達標。巴黎奧運會男子馬拉松的入圍標準為2小時08分10秒,何傑、楊紹輝在今年的無錫馬拉松雙雙跑進2小時08分以內,成功達標。

  在場地賽項目中,中國隊目前有5個項目出現成績達標的運動員,分別是男子跳遠的王嘉男、女子鐵餅的馮彬、女子鏈球的王崢、女子鉛球的鞏立姣和宋佳媛、女子100米欄的林雨薇和吳艷妮。此外,劉詩穎、葛曼棋、韋永麗等名將雖成績還未達標,但憑藉積分排名也位列榜單之中。

  在男子、女子4×100米接力項目的實時榜單上,中國隊雙雙上榜,其中謝震業領銜的男子接力隊憑藉杭州亞運會的奪冠成績38秒29暫列第13位。不過,排名只是參考,接力項目的參賽資格與明年5月世界接力賽的名次直接掛鉤,中國男女接力隊還要在這項大賽上為奧運資格而戰。

  本報記者 陳嘉堃

  中國田徑成績達標選手

  男子跳遠(1人)王嘉男(8米34,世錦賽)

  男子20公里競走(7人)張俊、錢海峰、王朝朝、李炎東、李興富、劉行、牛文超

  男子馬拉松(2人)何傑、楊紹輝

  女子100米欄(2人)林雨薇(12秒74,亞運會)吳艷妮(12秒76,大運會)

  女子鉛球(2人)鞏立姣(19米69,世錦賽)宋佳媛(18米92,亞運會)

  女子鐵餅(1人)馮彬(68.20米,世錦賽)

  女子鏈球(1人)王崢(74米01)

  女子20公里競走(6人)楊家玉、馬振霞、吳全明、切陽什姐、劉虹、楊柳靜

  女子馬拉松(3人)張德順、李芷萱、白麗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