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響全球科創中心的張江答卷 跑出上海"加速度"

2020-01-09 08:44:03|來源:新華每日電訊|編輯:李佳藝 |責編:石麗敏

  時鐘撥入二十一世紀第三個十年。新的歷史交匯點,中國創新已經告別淺灘、挺進深海。

  發令槍響,新十年的創新征程開跑。一向勇當創新發展先行者的上海拿出了怎樣的起跑姿態?記者來到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核心承載區的“心臟”——張江科學城,從這裡理解上海創新,從這裡窺探未來中國創新的模樣。

  “天下創新,唯快不破”

  歲末年初,張江科學城內大項目不斷簽約、開工,創新中心、研發中心接連落成,新商場、新商圈次第開業……如今,上海創新已經沒有淡季。

  2019年12月24日,總投資約142億元、由兩棟320米超高層建築組成的“科學之門”項目在張江科學城舉行啟動儀式。包含“科學之門”在內的53個項目同步開工、入駐、簽約,其中既有大科學設施、企業總部、高校創新中心,又有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産業項目,還有人才公寓、河道綠地、交通路網。

  在張江科學城內,最近流行一句“狠話”——“起跑即是衝刺,開局即是決戰”。科學城建設主力軍張江集團董事長袁濤説:“建設全球科創中心不是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接力跑的每一棒都必須以最好的成績交給下一棒。”

  ——這裡政府辦事效率可按“小時”計算。11月30日,佔地近25畝、建築面積超3.2萬平方米的大項目逸思醫療科創園破土動工。從康橋集團與浦東新區規劃資源局簽訂土地合同、取得土地,到張江科學城建設管理辦公室核發施工許可證,所有審批手續用時不到24小時。

  ——這裡企業幹事效率可按“天”計算。12月18日,上海睿智金科醫藥創新中心開門迎客。這家海外客戶佔比高達80%的國內生命科學研發服務外包巨頭從郭守敬路,搬到哈雷路,再到金科路,場地一擴再擴、員工一增再增。

  “天下創新,唯快不破。張江科學城向來有問時間要效益的傳統。你能相信這幢佔地2.4萬平方米、投資1.8億、員工700余人、服務全球1000多家企業的總部大樓從進場裝修、到器材就位、再到正式辦公只用了136天嗎?”啟用儀式上,上海睿智創始人惠欣自豪地説,“2020年,單這幢樓就能實現近7億元營收。”

  ——這裡市場成事效率可按“周”計算。2019年,張江科學城核心區多了一個明星“科幻島”——張江人工智能島,啟用不到一年,所有“島位”就被競爭一空。IBM研發總部、阿裡巴巴上海研發中心、英飛淩大中華區總部、微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遠景智慧、雲從科技……群星閃耀的“島民”們比拼的不再是知名度,而是實打實的成效。

  記者走進島上微軟“小紅樓”,一進門就看到實驗室過往7個月的詳細客戶排期表。“為什麼每個企業使用實驗室的時間都不超過1個月?”記者問。

  實驗室首席執行官朱琳告訴記者,2019年5月正式啟動運營以來,首批微軟賦能的30家企業全都在4個月內實現了項目商業化,最短不到1周就完成了從産品研發到解決方案包裝。“伯鐳項目産出提速3倍,顯宙物聯網項目提速5倍,天正軟體項目提速12倍……現在第二批30家精選企業已經進場。”

  “敢跟全球頂尖水準對話的志氣”

  積體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是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三大重點産業,也是張江科學城最具優勢的核心産業。

  ——這裡有中國大陸産業鏈最完整、技術能級最高的積體電路産業集群。

  ——這裡有中國醫藥研發資源最為集聚、新藥創製成果最突出的張江醫谷和藥谷。

  ——這裡有體現中國人工智能最新技術、最高水準的人工智能新地標“張江人工智能島”。

  高起點自然意味著高標準。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指出,浦東要在上海改革發展的火熱實踐中扮演不一般的角色、實現不尋常的作為、作出不平凡的貢獻,充分體現敢跟全球頂尖水準對話的志氣,強烈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氣,艱苦奮鬥忘我工作的朝氣。

  在張江科學城內一路探訪,記者發現無論政府、企業,還是研發機構、高校科研院所,“跟全球頂尖水準對話”深刻影響著這裡的創新。

  幾天前,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公佈了“2020年值得關注的人物”榜單,從張江科學城成長起來的我國第一款抗阿爾茨海默病原創新藥“九期一”的主要發明人耿美玉入選。12月29日,該藥正式登陸全國各大專業藥房。

  去年底,中國內地首款卵巢癌創新藥“則樂”獲批上市,這款國家一類新藥的申報者正是張江科學城內的本土藥企再鼎醫藥。

  科學家不斷衝破著未知科技的“天花板”,企業家不斷積累著産業市場的“主導力”,政府等服務部門則在不遺餘力爭做最牛金牌“店小二”。

  記者了解到,在張江的規劃中,未來95平方公里的科學城將全面開放場景,在金融、醫療、安保、出行、生産、服務等各領域,全方位、多維度助力企業快速獲取數據、迭代演算法、推出産品,讓新技術、新産業依託我國豐富的數據、場景和市場優勢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七年再造一個浦東。”2019年6月,上海市委、市政府為浦東發展擘畫了“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在高水準改革開放、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的新藍圖。

  既在使勁“幹”,又在拼命“趕”

  2019年,對於上海來説,包括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在內的一系列國家戰略悉數啟動;2020年,上海進入全面“施工年”。歲末年初,嚴寒擋不住“施工”的火熱,張江科學城內熱點不斷、熱度不減。

  ——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能力最強的大科學裝置群加速“生長”。

  上海光源二期線站即將投入使用,硬X射線裝置核心部件實現技術突破,軟X射線裝置順利出光,超強超短鐳射裝置投入試運行……

  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侯勁表示,“今後我們計劃向長三角地區進一步開放,為區域合作提供支撐。”

  ——在更大的棋盤上“落子”,讓“中國芯”更強,“創新藥”更多。

  在張江科學城的核心區域,一塊面積僅僅3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快速集聚起全球積體電路設計的翹楚。2020年,浦東將加快上海積體電路設計産業園建設,推動區域積體電路産業規模力爭達到1500億元。

  沿著貫穿張江科學城的金科路主幹道一路向北,“金光大道”兩側,2019年浦東一次性拿出近10平方公里土地,新規劃了創新藥産業基地、國際醫學園區、細胞産業園和醫療器械産業基地4個“大基地”,“浦東研發”將轉化為“浦東智造”,醫藥研發“成本中心”將轉化為“利潤中心”。

  12月18日,創新藥産業基地迎來首個“免疫細胞治療工廠”。由全球免疫細胞治療領先企業美國凱特製藥與復星醫藥合營的復星凱特公司“重倉”免疫細胞治療,率先在這裡啟用了CAR-T産業化生産基地。

  ——為全球英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大科學中心、大生産基地在“只爭朝夕”,科學城中的每一個“細胞”也在“聞雞起舞”。

  清早,天濛濛亮,地鐵口的人就像米袋子散了一樣涌出來,一粒粒流進各大寫字樓、實驗室。外行人猜測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可能是新一批搖瓶子、寫代碼的,“身經百戰”的行家則能通過他們身上化合物的味道分辨出來自哪個實驗室。

  深夜,在24小時咖啡館、便利店,碰到上市公司創始人、大科學家、大工程師“頭腦風暴”是常有的事。

  強大的裝置支撐、交錯的産業佈局、融通的人才碰撞,在熱土跨界牽手、集成應用、協同創新。

  跨入嶄新的2020年,這裡的每一位奮鬥者既在使勁“幹”、又在拼命“趕”,為上海幹出“當驚世界殊”的奇跡,為中國趕出“偉大復興”的明天。 記者季明、何欣榮、王琳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