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之城”變“綠城” 鄭州法桐數量已超140萬棵

2017-08-22 09:05:54|來源:大河報|編輯:萬慶麗

   【豫見國際列表】“風沙之城”變“綠城” 鄭州法桐數量已超140萬棵

  上世紀80年代的人民公園

  【豫見國際列表】“風沙之城”變“綠城” 鄭州法桐數量已超140萬棵

  上世紀70年代初的金水東路

  【豫見國際列表】“風沙之城”變“綠城” 鄭州法桐數量已超140萬棵

  如今,在法桐樹叢中穿梭的金水路。

  【開篇的話】

  初秋時節,柔軟的陽光穿過法桐的綠葉,灑在行人的臉上,斑駁迷人。這樣的場景,已在鄭州上演了60年。

  1957年,新中國成立後鄭州種植的第一批法桐行道樹,在市民期盼的目光中長大,枝葉連綿,鬱鬱芊芊。鄭州被喚作“綠城”,它們功不可沒。法桐對鄭州而言,不只是一種樹,更代表了一種情懷,一份鄉愁。

  在城市建設步履匆匆的當下,法桐的枝葉上,始終棲息著鄭州人對綠色的追尋和嚮往。今日起,大河報推出系列報道,帶您一起品讀鄭州與法桐的60年情緣,走近鄭州人心中的那一片綠。

  □記者 王悅生 實習生 朱王威娜 文 記者 吳國強 攝影

  核心提示|從新中國成立後鄭州第一批法桐行道樹長成,到鄭州被譽為“綠城”,再到即將開幕的第十一屆中國(鄭州)國際園林博覽會,60年來,鄭州與法桐、與綠葉的緣分始終未斷。

  從1957年到2017年,一個甲子的光陰,倏忽而逝,當年力主在鄭州種植法桐的“法桐三傑”,已有兩人作古,但鄭州人對於法桐的記憶從未模糊。

  回憶

  三位市領導拍板,鄭州開始廣栽法桐

  百歲老人王均智,是新中國成立後鄭州市的第二任市長,他從1956年至1968年擔任鄭州市長達12年。

  晚年的王均智,思維清晰,説起鄭州最開始種植法桐的細節,他如數家珍。1951年,他到鄭州擔任副市長,那時的鄭州是一座被風沙包圍的城市。當時鄭州人有個順口溜:“電燈不明,馬路不平,無風三尺土,有雨滿街泥。”後來有人調侃,如果當時有PM2.5數據監測的話,肯定每天都是爆表狀態。

  風沙那麼大,老百姓天天吃灰,咋辦?王均智主張種樹。恰好,當時的市長宋致和、副市長史隆甫也喜歡種樹搞綠化,所以,三人一拍即合,決定馬上種樹。這三人,後來也被稱為鄭州“法桐三傑”。

  王均智回憶,最開始選種的是刺槐,先在德化街、二七路上栽種,可感覺這種樹的樹形、材質不好。有一天,史隆甫約他到現在的河南博物院附近的園藝場,説那兒有幾棵法國梧桐,看能不能當行道樹。到那一看,王均智立即被這種高大挺拔的樹木吸引了。請教完專家後得知,這種樹易成活,樹蔭大,秋天落葉也快,十來天就落完了,便於清掃。

  二人把情況彙報給了宋致和,最後三人拍板,就在鄭州廣栽法桐。於是,鄭州有了第一批法桐樹。當時,鄭州市政府還發紅頭文件,倡導全民植樹,法桐的樹影在鄭州街頭迅速擴散。

  那時,王均智經常騎一輛自行車,在金水路、人民路來回巡查,發現哪棵樹栽得有毛病,問題小的自己處理,問題大的就把樹的方位、問題寫在煙盒紙上,交給造林隊處理。副市長史隆甫還曾拿著鋼尺挨個測量樹坑,不合格者,要求返工。

  等到王均智擔任鄭州市長的第二年,即1957年,鄭州第一批法桐行道樹經過6年的生長,樹冠成形,枝繁葉茂,也是從那時起,鄭州街頭的主色調開始變成了綠色,法桐開始了與鄭州人至今已60年的情緣。只是如今,世事變遷,“法桐三傑”中的宋致和、史隆甫均已過世,只剩百歲老人王均智健在。

  講述

  從金水河中挑水澆法桐,綠化鄭州

  時已初秋,碧沙崗公園對面的嵩山路上,兩排法桐的樹蔭格外喜人。家住附近的徐鳳州老人,雖然腿腳不便,但他每隔幾天就會讓老伴用輪椅推著他到樹蔭下坐一坐。

  今年84歲的徐鳳州,是新中國成立後鄭州第一批林業工作者,退休前擔任鄭州市綠化辦主任。他是鄭州第一個獲得全國綠化獎章的人,被稱為鄭州法桐歷史的“活字典”。當年“法桐三傑”在鄭州力推栽種法桐時,他擔任鄭州林業部門的造林隊長,為了種樹,三天兩頭與王均智等市領導打交道。

  在徐鳳州家裏,至今保存著200多張與鄭州法桐相關的珍貴歷史照片,這些照片連同獎章,是老人壓箱底的東西,“這些照片原來只有底片,十年前有人幫我把照片洗了出來”。

  翻看這些被老人精心整理的老照片,仿佛是在看一部鄭州法桐成長史的電影,也讓人眼前浮現出過去60年鄭州的發展與變遷。其中一張照片記錄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鄭州栽種法桐的壯觀場面。上百人圍在金水河邊,挑水澆樹,熱鬧非凡。徐鳳州介紹,那時的金水河兩岸,好多地方還是荒地,沒有一點綠色。

  “當時種樹幾乎是全民行動,動靜很大。為了給樹打藥,還動用了飛機。”徐鳳州記得,法桐栽種後沒幾年,樹葉就開始茂密了,原先光禿禿的街道,綠樹掩映,一下子變得有生機了。等到1957年,鄭州第一批法桐已基本長成,“那時的鄭州,幾乎沒有高樓,最高的樓房也就是三層高。從空中看,綠油油的”。從此,就有人開始把鄭州叫做“綠城”。

  1972年,《人民畫報》以“綠滿鄭州”為主題,刊登了鄭州法桐滿街的多幅照片,照片中,綠色盎然,這些照片讓國內很多人知道了鄭州的法桐樹。1984年,鄭州的綠化覆蓋率已達35.25%,很多人慕名到鄭州學習綠化經驗。鄭州“綠城”的稱號,也慢慢在全國叫響。

  2007年,經過市民投票,鄭州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法桐正式成為鄭州的“市樹”。

  “綠城的榮譽,是鄭州幾代人付出的結果。”徐鳳州老人説,他種了一輩子樹,對樹特別有感情,尤其是對法桐,感情更深,“砍一棵樹可能需要幾分鐘,但是長一棵樹卻要好幾年”。

  【豫見國際列表】“風沙之城”變“綠城” 鄭州法桐數量已超140萬棵

  當年種樹時,人們在金水河內取水。

  【豫見國際列表】“風沙之城”變“綠城” 鄭州法桐數量已超140萬棵

  上世紀50年代的鄭州二七廣場

  【豫見國際列表】“風沙之城”變“綠城” 鄭州法桐數量已超140萬棵

  上世紀60年代在金水河裏玩耍的孩子們

  情誼

  為了救一棵法桐,兄弟倆雨中滑倒多次

  自從一批批法桐在鄭州紮根,這座城市便與法桐結下了難捨的緣分。在很多老鄭州人心裏,法桐樹就像是朝夕相處的家人,不飾虛華,樸實親切。

  徐鳳州的弟弟徐田州,今年74歲。每次憶及法桐往事,徐田州都心潮難平,他記得,1955年初春的一個星期天,哥哥帶他在鄭州城區玩。下午,乘2路公交返回時,下起了大雨,公交車行駛到現在的人民路十一中北邊的路段時,哥哥突然大聲對司機説要下車。

  此時,公交車外雨下得正大,二人想要下車的地方又不是公交站點,公交司機和乘客一時都弄不明白是咋回事。

  哥哥著急地上前解釋:“馬路對面有一棵剛栽上不久的小法桐樹被雨水沖倒了,我是個栽樹的人,得趕快下車把它扶起來栽好。”哥哥的話,感動了全車的乘客。公交車停住了,門開後,兄弟倆下了車。外面風雨正大,只見路西邊有一棵直徑五六釐米的法桐樹連根倒在路溝裏,正順著湍急的雨水往不遠處的金水河裏衝去。

  倆人在泥水裏深一腳淺一腳追趕著,幾次滑倒又起來,終於抓住了這棵小法桐樹。這時,弟兄兩個已成了“落湯雞”,渾身上下的棉衣濕了個透。趁著雨勢漸小,倆人在原來的樹坑處,弟弟手扶樹榦,哥哥雙手挖泥往坑裏填,終於重新栽上了這棵小法桐樹……

  徐田州説,從那以後,每次坐公交車路過人民路,他都會張望一下那棵法桐樹。幾十年過去了,這棵法桐樹在他的掛念中慢慢長大。當初直徑只有五六釐米的法桐樹,如今已長成直徑四五十釐米的大樹。

  對這棵法桐的方位,徐田州仍牢記於心,“人民路金水河橋西側,向南第十二棵樹。”現在每次路過,他都感慨萬千,“時間過得真快啊……”

  變遷

  鄭州行道樹中,法桐比例越來越高

  上世紀50年代初,鄭州中心城區面積只有不到5平方公里,而行道樹也只有七八十棵。

  鄭州的法桐行道樹發展軌跡是啥?連日來,記者採訪了鄭州市園林、林業等多個部門,並查閱了大量資料後,得到了幾組數據。

  2000年,鄭州的法桐樹有六七萬棵,其中,作為行道樹的法桐有4萬多棵。到2006年,鄭州市區的行道樹有20多萬棵,其中法桐佔30%左右,有6萬到7萬棵。除了用作行道樹的法桐,鄭州市區各機關單位、家屬院、公園、學校等也種植有法桐,加在一起約有30萬棵。2012年,鄭州市區的行道樹增加到30萬棵,其中法桐行道樹的比例增加到46%,達到了13.8萬棵。而當時,全市所有的法桐種植數量已達110萬棵。到2014年,鄭州市區的行道樹數量仍保持為30萬棵,其中法桐行道樹的比例增加到55.3%,達到了16.6萬株。

  截至目前,鄭州市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已達443.04平方公里,是上世紀50年代初的88倍。鄭州市園林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鄭州全市法桐種植數量已達140.9萬棵,其中,鄭州市區的行道樹總數這兩年暫未統計,但估計法桐行道樹在所有行道樹中所佔的比例已增加到80%。

  疑問

  法桐為啥被稱為“世界行道樹之王”?

  鄭州市農林科學研究所的專家介紹,法桐被園林界稱為“世界行道樹之王”,是因為法桐生長速度快,3到5年即可成蔭,且法桐樹葉大,遮陰效果好,制氧能力強。此外,法桐可降低城市噪音10到30分貝,在法桐樹下,空氣濕度可增加50%至60%。

  鄭州市綠化工程管理處的專家稱,法桐最早産于歐洲東南部及亞洲西部,晉代時開始引進到中國,繼而引入中原,當時被稱為“祛汗樹”“凈土樹”。

  據記者了解,新中國成立前,鄭州市就生長有法桐,但數量較少。從上世紀50年代初,鄭州開始把法桐作為行道樹大面積種植。雖然鄭州大面積種植法桐的歷史沒有南京等城市早,但是專家介紹,鄭州的法桐是“後起之秀”,因為氣候等原因,鄭州很多法桐樹比南京的法桐更粗壯高大。

  科普

  鄭州的“法桐”其實應該叫“英桐”

  法桐,學名叫懸鈴木,得名原因是其所結果球像一個個風鈴懸挂于樹上。但很多人不知道,鄭州街頭的法桐實際上是個誤稱。

  鄭州市綠化工程管理處的專家稱,鄭州街頭引種的是“二球懸鈴木”,即英國梧桐。真正的法國梧桐學名叫“三球懸鈴木”,另外還有一種學名叫“一球懸鈴木”的,是美國梧桐。

  十八世紀,法國人把懸鈴木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作為行道樹,因其葉似梧桐,人們就叫它法國梧桐。隨後人云亦云,把懸鈴木統稱為法桐。

  現在,鄭州樹齡較大的法桐,集中在人民路、迎賓路、金水路、人民公園等地。

【豫見國際列表】“風沙之城”變“綠城” 鄭州法桐數量已超140萬棵

   圖①:上世紀50年代鄭州市綠化動員會現場

【豫見國際列表】“風沙之城”變“綠城” 鄭州法桐數量已超140萬棵

圖②:上世紀60年代在金水河裏玩耍的孩子們

【豫見國際列表】“風沙之城”變“綠城” 鄭州法桐數量已超140萬棵

圖③:1972年的河南醫學院(現鄭大一附院)記者翻拍圖

【豫見國際列表】“風沙之城”變“綠城” 鄭州法桐數量已超140萬棵

圖④:現在的綠城鄭州 記者 吳國強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