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北京旅遊收入65.4億元
原標題:國慶假期北京旅遊收入65.4億元 接待旅遊總人數689.3萬人次
今年國慶假期,北京文旅市場總體安全平穩有序,並呈現出市場供給更豐富、文旅消費更多樣的特點。10月1日至7日,北京接待旅遊總人數689.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5.4億元。
遊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區(地區)是:王府井135萬人,南鑼鼓巷59.8萬人,北京藍色港灣49.3萬人,前門大街景區43.8萬人,樂多港假日廣場42.8萬人,奧林匹克森林公園39萬人,北京首創奧萊休閒驛站景區36.8萬人,中糧·祥雲小鎮32.9萬人,天壇公園30.1萬人,北京歡樂谷28萬人。
紅色主題遊持續走熱
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國慶節期間紅色主題遊升溫明顯,觀看升國旗儀式、參觀紅色主題展覽、遊覽紅色旅遊景區等成為市民和遊客假日出遊重要活動。10月1日,近22萬名群眾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創歷史新高。10月1日至3日,“我眼中的紅色香山——深度遊”活動讓眾多大人孩子在香山公園雙清別墅深入了解紅色故事。在香山之巔唱起《我和我的祖國》表白祖國,也成為許多遊客發自內心的行為,誕生了許多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上感動人心的小視頻。
在香山革命紀念館,近萬名市民遊客重溫“進京趕考”的故事;在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青少年群體成為參觀主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也接待了超過3萬人參觀。業內專家分析,紅色旅遊的蓬勃發展,是産品供給、市場需求、政策支持等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鄉村旅遊更重修煉內功
10月1日至7日,北京鄉村遊累計接待遊客398.3萬人次,同比增長4.4%,按可比口徑比2020年增長47.1%;營業收入60480.7萬元,同比增長12.1%,按可比口徑比2020年增長1倍。遊客接待量前三位的是:延慶區126萬人次,密雲區115.2萬人次,懷柔區88.9萬人次。在京郊,綠色有氧騎遊、徒步遊成為新熱點。以延慶區為例,5.3萬遊客有氧騎遊媯川線,日均騎遊遊客較今年中秋節增長468%。昌平等區也在國慶假期前推出多條騎行路線,引導市民綠色遊京郊。
國慶節期間,相對於城區的住宿接待場所,更多戶外開放的獨棟式、包院式精品鄉村民宿成為鄉村旅遊的重要去處,一些有條件支持戶外騎行、露營度假、農業採摘休閒以及有景區景點線路支撐的特色山區村鎮更受歡迎,全市鄉村民宿經營客房保持在1.1萬間水準,平均入住率達81%以上,延慶、密雲、懷柔等區接待人數排名前三。
來自多家品牌民宿和露營地經營者的分析顯示,過去只住1晚的常態正在逐漸向入住2晚、3晚轉變。“大家更傾向於踏踏實實住下來,更從容地沉浸式享受美景、沉浸式消費。”密雲老友季民宿創始人梁晴分析。密雲日光山谷營地樂園總經理湯兆則認為,營地的內容運營能力是消費升級的必要條件。“營地裏有好內容才會持續吸引遊客前來。”在日光山谷,國慶假期安排了白噪音露營音樂節、兒童光影劇、露天電影等活動,分別滿足不同年齡段客人的休閒需求。
主題街區和休閒綜合體紅火
國慶假期,市民多選擇在京過節,遊客出遊半徑明顯縮短,受到10月2日小雨、3日寒潮等天氣影響,市民遊客騎行漫步、品讀城市、文化休閒等“小而精”的出遊方式成為民眾選擇。王府井、樂多港、首創奧萊休閒驛站、中糧·祥雲小鎮、南鑼鼓巷、藍色港灣等主題街區和娛樂、購物、休閒綜合體成為全市接待遊客的熱點地區,也紛紛出現消費小高潮。
在王府井步行街地區,與平日消費人口占街區總客流80%相比,國慶假期消費人口大幅提升,佔比95.75%;與平日本地人口占街區總客流80%相比,國慶假期本地人口下降至73.1%;25至44歲年輕客群依然是街區主力消費人群,佔比62%。
在中糧·祥雲小鎮,第五屆戶外藝術季舉辦了逾60場公共藝術街頭表演,吸引了30余萬人次沉浸式感受街頭藝術盛宴,客流同比提升11.53%。落地小鎮的lululemon、糖 水 川 菜 、花 鹽 街 、LACOSTE等多家順義首店在國慶前夕開門迎客,也有效地帶動小鎮銷售同比提升逾25%。
節日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國慶節假期,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市共舉辦線下演出多達1258場,觀眾27.4萬人次,票房收入4246.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0.2%、17.1%、9.5%。傳統戲曲展演吸引戲迷前往梅蘭芳大劇院、長安大戲院、吉祥大戲院觀演消費。小劇場上演的話劇、兒童劇、音樂劇成為年輕父母、戲劇發燒友的“好去處”。
此外,各區的主題文化活動、群眾文化活動、文圖兩館服務各具特色,精彩紛呈。全市共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662項1654場,參與市民群眾578萬人次,讓市民群眾過好“有文化味兒”的國慶假期。
國慶假期,北京文旅行業堅決貫徹落實“快、嚴、準、實、細”要求,不僅嚴格落實了測溫、掃碼驗碼、查驗核酸、戴口罩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也加大強化了各類安全檢查,讓市民享受了一個安全放心的假期。
(北京日報記者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