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楊浦:“最貼近百姓”的服務

2017-07-10 08:46:06|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有溫度的楊浦:“最貼近百姓”的服務

  在全市率先實現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在街鎮層面全覆蓋,成為政府和居民之間的橋梁

  工作日上午10時,延吉街道第四睦鄰中心內熱鬧非凡。“樂活舞臺”上,阿姨們正在排練滬劇;“常青藤健康館”內,一堂慢性病預防講座正在進行;閱讀室內,居民們分散在紙質書和電子書兩個區域閱讀……

  由社會組織運營、百姓自下而上參與自治的社區睦鄰中心,從2012年開出第一家至今已建成54家,成為楊浦百姓“家門口的會所”。“十三五”期間,楊浦的睦鄰中心將達到60家,全區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就有一家。五年來,楊浦積極推動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購買服務資金逐年增長,社會組織數量翻番,在全市率先實現了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在街鎮層面的全覆蓋,社會組織成為政府和居民之間的橋梁。

  “潤滑劑”:服務多元社會治理

  去年6月一個暑氣蒸騰的午後,楊浦長白街道228街坊的簽約公示墻邊聚滿了居民,隨著墻上的徵收簽約計數牌翻到100%,他們將告別居住了數十年的老屋。鼎沸的人群裏,不少居民喜極而泣。徵詢率、簽約率和搬遷率達到三個100%,這在上海舊改徵收歷史上非常罕見。而這離不開一個社會組織——上海公義房屋徵收法律服務中心。

  在上海中心城區中,楊浦二級以下舊裏存量是最多的,目前尚存117萬平方米。“過去這些年,在政府主導推動的舊改徵收工作中,從來沒有達到100%的先例。”楊浦區領導指出,專業的社會組織,從情、理、法各個角度,發動居民協商解決矛盾,“三個100%”充分體現了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深層次領域發揮的作用。

  按照常規動遷模式,居民意願徵詢同意率達85%以上,簽約率達90%以上,該地塊動遷就可生效。可生效後,總有一些“釘子戶”拖著不簽,最後只能靠司法強制執行,政府部門還要調處各類矛盾。而“三個100%”,則是在區舊改指揮部的指導和統籌下,由街道搭臺引入第三方律師參與,通過居民整體協商的方式來實施和平動遷,節約了時間成本和財務成本,整個地塊的動遷也不留“尾巴”。

  居民為何願意相信社會組織?作為第三方,社會組織客觀公正;作為專業機構,他們從成立起就在某一領域具有專業優勢;而生長於民間,完全融入居民,通過挨家挨戶的走訪來取得信任,幫助居民協商解決問題,其效果往往大於法律裁判或政府行政管理。

  謝東是上海公義房屋徵收法律服務中心的一員,他曾經花4個月時間蹲守228舊改基地。謝東形容自己的工作方式是“到家搭平臺”,一家一家上門協調。比如,錢家有兄妹四人,房子的産權人是其去世的父母,一所房子的徵收要分出四套房子,姐弟四人相持不下,遲遲不肯簽約。謝東與他們談政策、談親情、談法律,分析利害關係及持續僵局的法律後果,經過8次正式上門搭平臺和多次私下個別約談,最後一家人終於在合約上簽字。

  “過去通過法律裁決或行政手段,雖然解決了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對立了,這不是社會治理的初衷。”楊浦區領導指出,政府有多元的社會治理需求,尤其在面對社會矛盾時,社會組織以其專業優勢和深度介入在其中充當了“潤滑劑”。目前楊浦全區共有社會組織702家,其中以綜合治理為主業的專業調處類社會組織共10家。在社會組織的參與下,政府社會管理綜合成本下降了,治理效率更高了。

  行動隊:挖掘居民自治能力

  2012年,上海新途社區健康促進社開始運營延吉社區第四睦鄰中心前,曾做過一次面向全社區的需求調研,在100份的調研樣本中,高達95.3%的居民認為現有的社區服務無法滿足居民需求。如何讓服務跟上需求?楊浦的做法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由最貼近百姓的人去提供服務。

  在小區一座老房子的一樓開闢出一片公共空間,劃出9個不同的功能區,同時滿足小區居民健康、教育、國學、戲曲、飲食、體育等方面的多元訴求,併為社區裏12支居民自治團隊提供日常活動的場所,這在以往的小區架構裏從未有過。睦鄰中心正是在街道和居委會中間“長”出來的自治組織。

  剛開始運營睦鄰中心,新途從自身專業領域入手為社區裏的老居民開展健康篩查和講座,後來將服務拓展到更多領域,形成包含常青藤館、樂活社區、科技驛站、成長空間、老有計劃等多品牌結合的運營模式。第四睦鄰中心的負責人小周是個“80後”,每天活躍在居民中間,平時居民有什麼需求都會向小周提出,由她來連結資源。

  第四睦鄰中心只有2名工作人員,要管理9個功能區、4個公共空間,並讓12支自治團體每天的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背後依靠的是100多名居民志願者。羅阿姨是延吉新村的老居民,也是小區裏頗有名望的“活躍分子”。在參加了睦鄰中心健康講壇以後,羅阿姨成為了常駐志願者,每天負責健身房的管理和健康講壇的組織宣傳。每天按時“上班”,羅阿姨説自己休閒的時間都沒有了。她嘴上説著煩,心裏卻很高興。

  從一開始參加興趣小組、活動俱樂部,到後來參與社區治理,居民的自治能力被充分挖掘出來。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很多基於社區型的社會組織在服務領域有了良好的基礎以後,往往會擴散到治理領域。

  目前,楊浦的社會組織中,社區治理類社會組織的比例正在迅速擴大,在全區702家社會組織中,有300家活躍于社會治理基層領域,他們把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睦鄰中心之外的樓組、庭院、小道、花園、廣場等公共場所,打造出有溫度的城區空間。

  助推器:政府助其規劃成長

  在引進到延吉社區以前,上海新途社區健康促進社已是一家知名的5A級社會組織,在上海各區運營著16個公共服務空間,覆蓋近40余個社區的專業服務項目。新途負責人王偉立告訴記者,社會組織為什麼願意選擇楊浦,是因為這裡有生長的土壤。

  在控江路街道社區睦鄰中心二層,有一個社會組織“創客屋”,在充滿創新氛圍的辦公環境裏,5年來共有23家社會組織誕生於此,43批次社會組織獲得政府購買公益項目。“相比起成熟的社會組織,往往是一些小名氣、土生土長的社會組織更需要扶持,他們年輕肯幹,更願意全身心投入到社區服務中。”創客屋負責人魏文慶告訴記者。

  為了更好地培養社會組織,楊浦先後出臺一系列規範性政策文件,形成了科學合理、互相協調的政策扶持體系。楊浦還在全市率先實現了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在街鎮層面的全覆蓋,打造了堅實的社會組織服務支持平臺。

  五年來,社會組織創新培養的“楊浦模式”已逐漸形成。目前,楊浦對社會組織的投入已進入一個相對穩定時期,更關注社會組織的品質,要求社會組織符合市場競爭的規律,優勝劣汰。一本“優選名冊”,把一批服務好、口碑佳的社會組織囊括其中,供購買主體從中擇取合適的社會組織承接服務項目。楊浦採用“一年一評、動態調整”的方式,鞭策入選社會組織守牢公益服務的“品質線”,鼓勵未入選的社會組織繼續努力。

  “過去政府對於社會組織的監管更側重前置把關,只要符合條件就能成立社會組織,現在更強調中期評估和後評估,對社會組織的專業化程度、發展空間和潛力進行評價。”楊浦區對社會組織的培養正從過去的簡單扶持轉變為主動干預,幫助其進行發展規劃,讓各類社會組織茁壯成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