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八萬人體育場”改造進入衝刺

2018-04-17 09:35:21|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徐匯|“八萬人體育場”改造進入衝刺!以後鍛鍊、看球賽……上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八萬人體育場”即將變身徐家匯體育公園啦!

  徐家匯體育公園將保留和改造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上海游泳館和東亞體育大廈4棟主要建築,其餘建築基本拆除。重新規劃後的徐家匯體育公園,將成為高度開放的城市空間,未來徐家匯體育公園將24小時對外公共開放。在沿零陵路和天鑰橋路,打造具有活躍功能互動的公共開放介面,大片的草地、成片的樹林、密植的綠化,讓這裡成為城市中的天然氧吧!

  ps.徐家匯體育公園上海體育場綜合改造一期項目以及東亞大廈外立面改造項目大面積改造施工將於今年6月份全面展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上海體育場綜合改造一期項目平面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改造後的東亞體育大廈↓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3

  改造項目最大的亮點,就是實現了“邊施工、邊運營”。你能夠想像在工程建設期間,上海上港在依然在這裡踢主場比賽,熱愛運動的市民們依然在這裡晨練,不過這又是怎樣實現的呢?

  採用全包圍式圍擋,大幅降低施工可能帶來的噪音和揚塵問題,同時全包圍的設計保障了周邊道路的安全,方便行人通過,為“邊施工、邊運營”創造了可能。

  為了確保園內道路的暢通和市民穿行安全,施工方通過加裝道路減速帶,劃出了統一的行人通行道路和機動車通行道路,實現了將安全和便利合二為一。

  在舉行重大賽事如上海上港在這裡踢亞冠主場時,施工方不僅承擔了工地內部的總承包管理職責,並且積極與賽事主辦方溝通協調。在賽事開始期間,施工方暫時停止施工並集中所有建設者進行安全教育培訓,避免與大客流量有所接觸,防患于未然。

  施工方在大臨設施的選擇上也非常用心,在圍墻上加入綠色點綴,並將辦公場所設計成“藍色陽光房”,使之與融入上海體育場整體景觀之中,不顯突兀。

  “八萬人體育場”簡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4

  1997年,歷時三年,耗資數億,“上海體育場”終於破土而出。成為當時國內現代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體育場,因為它的極限容納人數接近8萬人(實際常規座位只有5.6萬個),所以上海人親切地稱其為“八萬人體育場”。“八萬人體育場”承載了上海的許多記憶,劉翔在這裡奪冠,在這裡退役,張國榮、周傑倫在這裡開過演唱會,這裡也是上海上港的主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