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展覽中心的紅五星到普希金銅像 中俄交往在上海留下印記

2023-03-22 09:31:31|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石悅

  原標題:從展覽中心的紅五星到普希金銅像 在上海,中俄交往留下印記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十年前的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時,引用了思想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的這句話,闡釋人類進步不會一帆風順。

  車爾尼雪夫斯基筆下的涅瓦大街,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最古老、最繁華的街道。每次走到那裏,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主任強曉雲總會去附近的“友誼園”走走。彩陶九龍壁、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在周邊俄式歐式建築包圍中,嵌入了一塊精巧的江南小品。那是2003年,也就是聖彼得堡建城300週年之際,上海贈送的一份禮物。“不少當地人都知道,這個園子是從中國來、從上海來的。”強曉雲告訴記者,我們熟悉的普希金、萊蒙托夫、高爾基等都在聖彼得堡生活過,直到今天還保留不少印記。

  同樣,在萬里之遙的上海岳陽路、汾陽路、桃江路三角地,也立著一座普希金銅像。很長一段時間裏,這裡是上海的俄語角、俄羅斯文學研究者的聚集地。不僅如此,每有俄方高級團組來滬,到這裡向銅像獻花都是一項重要活動。

  從普希金像往北走2公里,就到了延安中路上的上海展覽中心。它還有個曾用名——中蘇友好大廈。這幢極富俄式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在老一代上海人心中有著別樣地位:不僅因為它是蘇聯專家幫助設計的上海首座展覽館,還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頂端那顆紅五星是上海天際線的最高點。

  就在中蘇友好大廈建成不久,20多歲的上海人薛范翻譯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從此這首蘇聯歌曲在中國大地傳唱至今。薛范生前接受採訪時談及翻譯初心,“那些激勵我們去追求崇高理想、美好生活的歌曲,將永伴我們前行”。

  

  “上海一直在中俄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局限於人文領域,還涉及政治、經濟、教育等多方面;不只是過去時,也是進行時,更是將來時。”上海外國語大學中亞研究中心主任畢洪業告訴記者。

  上海是見證者。

  還是在上海展覽中心,1996年4月26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簽署了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拉開“上海五國”機制序幕;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香格里拉酒店,中、俄、哈、吉、塔及烏茲別克斯坦六國元首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首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誕生。

  20多年來,上海見證了這個多邊合作組織成立、發展、取得成果的全過程。上海舉行過多場中俄間重量級會晤。2010年9月,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率千人大團參加上海世博會俄羅斯國家館日,並與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共同致辭;2014年5月,在上海舉行亞信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舉行會談。峰會發表《上海宣言》,達成“上海共識”,呼籲各方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

  上海還是參與者、貢獻者。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許多俄羅斯企業家深信,與上海開展合作能輻射到整個長三角,並延伸至中國全境甚至亞太地區。”強曉雲提到,上海的對外開放包容、遵守合作規範等,都對俄企俄商有巨大吸引力。

  目前,上海正加快推進與俄羅斯各地高品質項目合作。在醫療領域,上海醫藥與俄羅斯最大生物醫療公司BIOCAD簽署協議,推進生物藥國際研發合作;在科創領域,上海中俄創新中心成立,對科技項目進行聯合攻關;在新能源領域,上海發揮産業高地優勢,助力兩國能源合作。

  今年正是上海與聖彼得堡結為友好城市35週年。2005年,聖彼得堡、上海兩地政府與上海海外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議,由後者開發“波羅的海明珠”項目,在當地建設大型綜合社區。這是中國在俄最大非能源類投資項目,更是為當地城市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畢洪業提到了進博會,“俄方非常重視。儘管之前受疫情影響,但來上海參展的層次與規模不斷提升,希望借此平臺,把優質的俄羅斯商品帶進中國市場。”他相信,今年在“四葉草”裏將看到更多俄羅斯産品。

  

  1999年,俄羅斯音樂家亞歷山大和娜塔莎夫婦來到上海發展,先生成了樂團大號手,夫人則在學校教鋼琴,過著恬淡愜意的生活。“蒜泥黃瓜、白斬雞是外出吃飯必點,臭豆腐也敢嘗試。”亞歷山大笑著説。

  亞歷山大説,感謝自己的音樂與人生被一座東方城市所接納,看著俄中關係越來越好,既開心又安心。

  “70年來,無論兩國關係經歷何種變化,人民的友誼始終堅如磐石。”2019年6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中俄建交7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2020年前,上海每年組織中學生赴俄參加拉祖尼國際青年夏令營;同樣,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對外友協、聖彼得堡國際合作協會等也會組織當地人士到訪上海。即便疫情後人員往來受限,兩地間的雲端交流也從未停滯。不僅如此,上海還積極關心在滬俄羅斯人士與俄羅斯企業,及時提供幫助。

  上海女高音歌唱家楊學進還記得,在2020年“中俄友好之夜”活動中,兩國藝術家共同演繹多首曲目。“正如我們聽到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會熱血沸騰,俄羅斯朋友也會通過《茉莉花》《在那遙遠的地方》來認識我們的民族。文化的力量直通人心,用音樂來交流,是很好的方式。”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這種友誼,定會産生積極效應。中共一大紀念館陳列研究部主任張玉菡説,2015年下半年,她和多位專家學者前往俄羅斯遠東地區查找徵集檔案資料,此行得到當地朋友的大力支持。“我們13天去了4座遠東城市,查閱了近百萬字的檔案資料,其中一些關於中共早期領導人的檔案均為首次發現。我們拍了500多張檔案照片,複印了大量資料,大大豐富了館藏。”

  

  UP主、翻譯、油畫愛好者、詩歌寫作者……在上海生活的“95後”俄羅斯女孩唐曦蘭是位典型的“斜杠青年”,她高中時在當地孔子學院與中國文化結緣,18歲來華留學,一直待到現在。

  去年底,在市友協的支持下,唐曦蘭舉辦了個人畫展。她現場用中文告訴大家,“在上海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希望能在中俄友誼花園裏繼續耕耘,創作出更多的作品”。

  上外俄羅斯留學生魯斯蘭去年成了進博會志願者,幫助中國採購商了解俄羅斯的商品。看著滿滿的商機,學金融專業的他感慨,“中國對外開放政策,對我故鄉大有幫助”。

  在時差5小時的俄羅斯,上海學生同樣感受到兩國友誼。

  “00後”張瓊心是上外俄語專業碩士研究生,目前在莫斯科的國立普希金俄語學院讀研二。在那裏,每週五中午或下午會有中俄語言角,中國留學生在那裏學俄語,俄羅斯同學學中文,“當地同學繼承了俄羅斯民族的熱情好客,對喜愛的人和事有著令人驚羨的執著”。

  她的學妹于汭妍,在聖彼得堡國立師範大學交流。她還記得第一次在俄羅斯國家博物館看到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真跡時的場景:“整個人都懵了,畫作就活生生在你面前,有種夢想照進現實的感覺。”她説,親身感受俄羅斯芭蕾、繪畫、音樂,使自己對整個俄羅斯民族有更深刻了解。

  中俄青年間的交流,以及對對方國家的深度認識,都將為兩國未來友好注入更多的確定性。也就是習近平主席所説,“促進理念溝通、文化融通、民心相通,共同傳遞中俄世代友好的接力棒”。(記者 洪俊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