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名人中國行:北京政府對文創産業的支持力度值得借鑒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勝蘭 余海芳 馬寧寧 董麗薇):5月18-20日,“絲路名人中國行”活動在北京舉行。活動期間,來自阿富汗、埃及、印尼、蘇丹、俄羅斯和土耳其等絲路沿線國家知名人士組成的參訪團,走訪北京文化創意産業展示中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首都博物館、故宮等地,親身體驗了北京的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創新成果。
在參觀北京文化創意産業展示中心後,來自約旦《言論報》的專欄作者家穆罕默德·赫魯布説,“整個園區充滿了現代感、科技感、創意感,我在那兒領略了北京的風光和人文精神,尤其在觀看了關於文化的4D電影后,身臨其境地感受北京的美。”
納賽爾·阿卜杜拉法塔赫來自埃及,是艾因夏姆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他説,北京和開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個城市都是歷史文化名城,但兩個城市代表了不同的文明,埃及代表了尼羅河流域文明、阿拉伯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北京代表著和平之城和皇家文化。“北京是一個融合了現代和古老的多元化城市,我通過參觀永定門、前門、文化創意園,發現北京用最先進現代的科技手段展示她的古老文化,這很棒。” 他還建議,北京可以建一個埃及文化中心,向中國人介紹埃及文化。
東盟博客協會印尼分會主席伊曼·布羅托索諾是印尼著名的導演、攝影師和博客作家。他表示,這次北京之行令他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了中國了不起的飛躍發展,不僅摩天大樓鱗次櫛比,“科技發展水準也已與日、美、歐等發達國家同列,甚至在一些方面有所超越。這些必然使中國人民受益。”他説,印尼在動畫、電影、計算機程式設計等方面也擁有不亞於中國的創意資源,但是二者的區別在於政府的支持力度,“北京政府對文創産業的支持力度是值得印尼借鑒的。”他建議,中印兩國可以在創意領域開展合作,例如印尼導演來中國拍攝紀錄片,以印尼人的角度和思路來看中國人民的文化生活,反過來,中國導演也去印尼拍攝電影。“如果能出品由中印不同導演創作的十部電影,那必將創造出有趣且有益的作品內容。”
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舉辦的“絲路大V北京文化行座談會”上,談到中外媒體文化交流時,阿富汗總統學術與社會事務高級顧問拉爾·帕恰·阿茲穆建議,北京以及中國的媒體可以通過進一步加強與海外媒體的交流合作,讓中外文化聯繫地更加緊密,從而進一步擴大中國媒體的受眾基群,雙方間的經貿往來才能逐步增強,並對雙邊外交關係産生積極影響。此次活動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以及我駐多國使領館聯合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