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圜丘壇9月重現原貌 內壇新增32000平方米遊覽區
原標題:天壇圜丘壇9月重現原貌
天壇正一步步地回歸。上月,天壇公園泰元門修繕工程已正式啟動,預計9月竣工,屆時,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成貞門四大天門遙遙相望,圜丘壇重現昔日格局,內壇修繕將全面完成。而隨著內壇的呈現,將進一步推動外壇佔地單位的騰退,實現外壇的恢復。
內壇新增32000平方米遊覽區
2017年底,天壇公園啟動了內壇騰退工作,共涉及位於天壇核心遊覽區內的20戶住戶,包括西南側原北京市園林機械廠15戶、東南側泰元門2戶及北側綠化一隊辦公區3戶,騰退住戶房屋總建築面積715.04平方米。
其中,位於天壇公園西南角的機械廠區域,經過搬遷騰退和修繕整治後,恢復歷史風貌,已于6月8日正式接待遊客,新開放的景區面積達3.2公頃,即一下子新增了32000平方米的遊覽區。這是該區域近70年來首次向遊客開放,天壇內壇得以首次完整呈現。
天壇內壇核心區住戶搬遷和機械廠區域騰退直接得益於近年來北京城市疏解和中軸線整體申遺項目啟動。隨著天壇周邊天壇南裏、西裏拆遷快速推進,為天壇廣利門和南內壇墻保護修繕提供了有利條件。廣利門迤南至昭亨門、昭亨門迤東119米處的內壇墻修繕合計704.4米,至此內壇共計4100多延長米的壇墻完全修繕完成,天壇內壇“環壇步道”全部貫通。
“原來遊客走到機械廠封閉區域就轉不過去了,只能通過三座門向北走,從齋宮前經過,現在則完全可以直抵西內壇墻,不論參觀遊覽,還是晨練健身,都方便很多。”天壇公園園長李高介紹,“現在向北打通了從廣利門到神樂署的參觀步道,向東打通了從廣利門到泰元門的路線,遊客可以體驗完整的內壇格局,同時沿著步道感受壇墻的連續性,領略‘郊祀’風貌,得到不同的審美體驗。”
廣利門修繕後,內壇一側經考證恢復了小段祭祀時皇帝通行的輿路,古樸的老城磚重現了數百年前的風貌。“天壇南面壇墻轉角是直角,北面壇墻轉角為圓弧狀,象徵‘天圓地方’,體現著古人的宇宙觀,通過這種鮮明的建築形象,天壇把中國古代禮樂文化核心價值傳達給今天的人們,發揮著認知功能和社會教育功能,就如同一部活生生的歷史教材。”李高説。
四天門重現昔日格局
天壇內壇南北分為圜丘壇和祈谷壇,其中圜丘壇主要建築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廚、三庫及宰牲亭,附屬建築有具服臺、望燈等,並有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和成貞門等四座門。
6月份,天壇公園啟動了泰元門修繕工程。“機械廠和綠化一隊住宅均為普通磚石結構平房,而泰元門住宅屬於文物古建,因此騰退修繕意義更為重大。”李高介紹。騰退前,泰元門住戶在門洞內,通過隔斷分成廚房、臥室等生活空間,對文物本體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部分漆面剝落、老城磚破損。
在泰元門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腳手架上開展修繕作業。門洞內,剝開住戶裝修的簡易墻面,破朽的泰元門大門依稀可辨。天壇公園工程科工作人員介紹,泰元門修繕工程總體包括挑頂修繕、恢復六樣琉璃瓦件屋面、墻體重抹靠骨灰、修整大門各部、補配門釘、重做地仗油飾等。
泰元門修繕完成後,圜丘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天門——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和成貞門恢復古貌,圜丘壇將重現昔日格局。
天壇外壇建築有望恢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認為,天壇是具有世界性突出價值的藝術傑作,應該作為人類瑰寶世代傳承。1985年中國作為締約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1998年,天壇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30多年來天壇得益於“整體保護”原則不斷貫徹,在恢復天壇完整性上不斷取得進展。恢復古壇風貌,實現遺産完整性,是我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
目前,天壇被佔區域主要集中于三南(西南、南、東南)外壇,佔用單位包括中央級直屬單位、企業、事業單位和居民社區等。被佔區域分佈有大量的遺址遺跡,包括神樂署、犧牲所、石牌樓、鐘樓、輿路等。這些遺址遺跡是天壇作為最高等級祭祀壇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研究古代壇廟祭祀禮儀的重要歷史素材和物證。
過去在神樂署的南面有犧牲所,為明清兩朝祭祀犧牲之神和豢養犧牲的地方。由於犧牲所負責飼養的牛羊豬鹿兔等犧牲,是用來祭祀天地日月、宗廟社稷,即所謂大祀、中祀等祭祀活動,數量十分巨大,佔地範圍廣,規模最盛時各種房屋達百餘間之多,在祭祀禮儀規制中佔有重要地位。經考證研究,犧牲所原位置在今天西南外壇的天壇西裏東區附近。與現在可見的其他四組建築不同,犧牲所目前僅殘存一段30多米長的南墻。
從遠期來看,外佔單位騰退拆除後,相關遺址將在現場考古後,根據遺址和歷史資料的完整程度,決定修復還是保護。“具備修復條件,可以申請修復論證,如果修復條件不成熟,則可能開展遺址保護。”李高表示。